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实操:三次产业衔接求实一致性

反思实操:三次产业衔接求实一致性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与前面几位的访谈思路一致,首先我们关注的是李局长的专业素养。玉龙县属于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4.4%以上,在全省林地面积排第七位。为此,他们开始探索一条符合玉龙县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文化可持续、减贫可持续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且内生性增长的脱贫道路。到目前为止,林业部门着力在做的几件事情:第一,以油橄榄为主业的产业链建设。农户可与相关政策衔接,大大受益。

反思实操:三次产业衔接求实一致性

如何化解脱贫攻坚中通过生产发展脱贫一批的短线要求与通过第一、二、三产业递进,增加产品市场附加值及延长产业生命周期的长期预期之间的内在张力,是产业扶贫长期以来难以绕过的又一个难题。因为,仅仅以“以短养长”的种植和养殖结构的互补,只能回应3—5年周期内横向的收入结构平衡困境问题,但以产品附加值可持续提升的前提建构,即第一、二、三产业的递进结构建构而言,第一、二、三产业的形成机理与内生动力来源之间的错位、缺位与越位带来的教训,往往阻碍和误导贫困地区县、乡政府对扶贫发展产业的决策思路和项目落地的责任担当。

但随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产业政策上对资源整合力量的加强,弥补体制短板和缺位,纠正错位与越位的能力和定力的提高,第一、二、三产业内在贯通的可能性必然增大。如果深谙其中机理,以“内行”的智慧来运作资源,扎根式产业链的建立就有了可行前提。在此,“内行”的成熟与成长与脱贫攻坚提供的巨大历史机遇交汇,建功立业似乎也可水到渠成。从这一方面看,玉龙县林业局长李金明在脱贫攻坚阶段的专业性作为,可为以上分析写下注脚。

与前面几位的访谈思路一致,首先我们关注的是李局长的专业素养。从对他的访谈中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相关信息:李金明局长出生于玉龙县九河乡甸尾坪村,该村白族人居多,所处的九河坝与云南大理州的剑川县毗邻,往东北方向,就是丽江古城,是纳西族聚居地。因此,九河乡算是历史上白族中心地大理与纳西族中心地丽江之间的交通文化交汇之地。

玉龙县属于林区,森林覆盖率达74.4%以上,在全省林地面积排第七位。李局长说,森林之境不但可以给林农提供除木材之外的菌类食品和收入,也为林下种植养殖提供自然的高品质资源。在打通脱贫攻坚与林地保护和利用相结合的思路时,本土生活的记忆都会起作用。

1991年,李局长于丽江地区农校(中专)毕业,分配到现在的古城区大东乡农科站工作。1995年由于组织调整,至东部鸣音乡农科站工作。2000年入党,2003年进入鸣音乡人民政府任副乡长,分管农、林、牧、水及移民工作。2007年调回出生地九河乡任职乡长,2013年任九河乡党委书记,2015年12月调至玉龙县林业局任局长。这些基层工作经历,特别是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乡镇任职,上接林业、交通、旅游、国土农业等行业部门业务和扶贫政策落地项目时,对彼此间的政策就会有深切的了解。尤其在精准扶贫实施之前,产业扶贫大量盲目引进不合适的项目,如规模化种植核桃水果等,由于水土不服,基础设施不配套,老百姓缺乏公共性技术服务,产业成功率极低。精准扶贫实施以来,特别是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要求,向林业局提出的问题是:玉龙县的农户大部分也可算成林农,祖祖辈辈生活在林区,需要靠林产品来增加收入。怎样从粗暴砍伐林木、破坏生态的生计方式中彻底走出来,但又不消极地坐吃生态补偿的低水平生存,是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可持续减贫对林业职能部门提出的挑战。为此,他们开始探索一条符合玉龙县生态可持续、社会可持续、文化可持续、减贫可持续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且内生性增长的脱贫道路。(www.xing528.com)

到目前为止,林业部门着力在做的几件事情:

第一,以油橄榄为主业的产业链建设。从体制性的行业规范上,将林地划分为公益林、商品林和集体林地。行业主管部门更多是一种静态的常规管理,如森林防火、禁伐禁砍、生态型造林等。因而,从扶贫开发与可持续减贫的制度创新上,对林木资源的经营性维度聚焦,无疑是对行业部门提出的新课题,也是新挑战。玉龙县林业局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经济递升并具有特色品质的林产品上入手,将“小农户+企业资本+村级党组织+行业部门支持”的油橄榄等具有当地优势的经济林果在第一、二产业落地生根,并提供拓展方面的立体服务。一改过去林业局主体业务仅限于服务17年才成林的观念,统合到脱贫攻坚中的产业扶贫,实现多方主体间懂业务、遵循规律的行业间的贯通,由脱贫攻坚统领,大见成效。

第二,以综合性林产业为支撑的旅游业升级,大面积的绿色植被,是玉龙优质生态环境的标识,也是对生态破坏性“发展”之后重新与自然“和好”的结果。大肆砍伐森林之后,以生态旅游作为生计收益的产业选择,同样向玉龙县与生态保护相关的产业和可持续减贫提出了综合性要求。李局长告诉我们,在玉龙县《关于建设金沙江绿色经济走廊“两带三网两提升”实施意见》的规划中,林业口已经提出“生态林业+民族文化+乡村振兴”方案。而这一思路的两个启示,一个是如宝山乡一个村干部所说:“在生存和违法面前,我们只能选择违法。”这说明,不愁吃、不愁穿,摆脱贫困,也是生态保护的前提。再一个是2018年9月,全县脱贫摘帽验收之后,甲子村书记找到他,说这些年植被恢复后玉龙雪山景区天更蓝、水更清了。“能否给村民几百亩林业种植项目?村里不是要项目款,而是要种树的合法性,村集体现在钱多着呢!”

第三,依托国家两江保护战略的新型田园综合体(区域链思维)区块战略统领,金沙江上游绿色经济廊道建设项目,150—250亩退耕还林与国土陡坡地生态治理项目就有可能合规,这也是制度创新。否则,按过去的规定,是与行业项目规划冲突的。荒地造林政策每亩200元,国土生态修复项目或退耕还林可达1600—2000元/亩。农户可与相关政策衔接,大大受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