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人类价值量生产与消费总图景

探析人类价值量生产与消费总图景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腔中所含有的“食物”,依次为“原材料、初级品”“半成品、产成品”“最终消费品初阶”“最终消费品中阶”“最终消费品终阶”。该图的中间部分是“人的劳动时间”和“物的劳动时间”的生产与消费过程。从而造成“消费者”饿肚子,表现为经济体营养不良。供“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总目的。这个图中的信息,就是我们“价值量”生产的总图景信息。在供给活动中,“资本者”居主导地位,“劳动者”居附属地位。

探析人类价值量生产与消费总图景

(一)

我们前面讲解了五个图,将“价值量”生产、“劳动时间”生产、“生产工具”生产、“劳动时间”分配、“效用时间”使用,以及“效用时间”“劳动者”“劳动时间”“经济活动产品”“资源”五种事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

但是,这种梳理是零散的、支离破碎的。我们需要对以上五个图进行综合。以便大家更容易理解经济活动的总过程。我们将五个图汇总为一个图,见图5-6。该图看起来非常像一张正在吃东西的大嘴,而且从社会功能上说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一张嘴。我们称之为:人类经济活动之颚。

这张大嘴,同人嘴一样也有“上颚部分”和“下颚部分”。其中“上颚部分”是“人的劳动时间”的生产分配活动,“下颚部分”是“物的劳动时间”的生产分配活动。上下颚一张一合,那是否该吃东西了?那么“食物”又该是什么呢?

图5-6 人类经济活动之颚

这张大嘴,它的食物就是“原材料”(资源和能源)。人类从大地上采集各种自然资源,制成原材料;然后再将原材料加工成产成品。产成品通过物流、分配、消费,变成了“最终消费品”。“最终消费品”被人消费,从而释放出“效用时间”。“效用时间”再变成“劳动时间”,从而继续采集大地的资源进行下一期的经济活动。

(二)

在图5-6中,采集、加工、物流、分配、消费,被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人的劳动时间”通过该五个过程,对“食物”施加影响。一部分是,“物的劳动时间”也通过该五个过程,对“食物”施加影响。“采集、加工、物流、分配、消费”五个过程,犹如五对牙齿在咀嚼从大地中采集来的原材料,并最终将其转化成可以为“消费者”所吸收的“营养物质”——“效用时间”。

中间部分是这张经济之嘴的口腔。口腔中所含有的“食物”,依次为“原材料、初级品”“半成品、产成品”“最终消费品初阶”“最终消费品中阶”“最终消费品终阶”。

其中:“原材料、初级品”是“采集之牙”所生产的产品,“半成品、产成品”是“加工之牙”所生产的产品,“最终消费品初阶”是“物流之牙”所生产的产品,“最终产品中阶”是“分配之牙”所生产的产品,“最终消费品终阶”是“消费之牙”所生产的产品。(www.xing528.com)

该图的中间部分是“人的劳动时间”和“物的劳动时间”的生产与消费过程。“劳动者”利用“最终消费品”的“效用时间”,通过自身而产生了“人的劳动时间”。“资本者”利用“生产工具”的“效用时间”,通过“管理组织”(“生产工具”的一种,也算通过自身)而产生了“物的劳动时间”。

所以,“劳动者”和“资本者”,以及他们所产生的“人的劳动时间”和“物的劳动时间”为这个“经济之嘴”提供了咀嚼的动力。这就如人类牙齿需要肌肉提供动力,才能够咀嚼一样。

在“经济上颚”和“经济下颚”的中间,是“供给者”。“供给者”由“劳动者”和“资本者”两者所组成。供给者,是“经济之嘴”的咽喉。“经济之嘴”所咀嚼的“食物”,最终都要通过“供给者”这个咽喉要道而输送给“消费者”。这个咽喉要道如果发炎了,则“供给”就会停顿,消费者就会饿肚子,表现为经济体营养不良

“供给者”后面是“效用时间”。“效用时间”是由口腔中的“最终消费品终极”通过“咽喉要道”后变成的。我们用一个黑色的粗箭头表示这种关系。没有“最终消费品终阶”就没有“效用时间”。“供给者”的“采集之牙、加工之牙、物流之牙、分配之牙、消费之牙”五对牙齿,如果哪一个坏掉了,咀嚼得不充分了。都会造成“最终消费品”的短缺。从而造成“消费者”饿肚子,表现为经济体营养不良。

最后面是“消费者”。供“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总目的。“经济之嘴”的牙齿、口腔、肌肉、咽喉,共同咀嚼、消化、吞咽“经济食物”,就是为了“消费者”吸收营养——“效用时间”。

(三)

我们从这个图5-5中是否能够发现什么呢?很显然这同我们人类的生理结构相似,如果我们将“消费者”看成“人体的细胞”,将“供给者”看成人类的整个消耗系统,将各种自然资源看成人类的食物。

请大家熟稔地理解本章节的六个图,特别是最后一个图。这个图中的信息,就是我们“价值量”生产的总图景信息。

“劳动者”和“资本者”共同组成了“供给者”。“劳动者”负责劳动力(劳动时间)的再生产,“资本者”负责“生产工具”的再生产。“劳动者”为“经济上颚”提供养分和动力,“资本者”为“经济下颚”提供养分和动力。

在供给活动中,“资本者”居主导地位,“劳动者”居附属地位。经济活动要靠“资本者”进行经济生产的组织活动。一旦供给活动变得无利可图,则“资本者”就会主动停止生产,而“劳动者”只能被动接受。但是因为“劳动者”也是“消费者”,相比于“资本者”来说,在消费活动中由“劳动者”变身而来的“消费者”居主导地位。“劳动者”变身而来的“消费者”一旦改变消费习惯,则就会深刻影响供给活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