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消费文化与城市发展:新图景

消费文化与城市发展:新图景

时间:2023-11-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消费与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发展当今世界,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典型的“消费王国”,消费作为一种工具也理所当然融入城市的发展策略之中,这主要表现为购物中心与战后郊区社会的发展以及消费节庆场所与内城复兴两方面。

消费文化与城市发展:新图景

3 消费与发达国家城市空间发展

当今世界,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经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我们甚至无法想象没有购物或者没有商店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世界会陷入混乱或无法正常运转。据统计,到2000年左右,从全世界来看,用于零售的空间达到近20亿m2,人均约0.3m2。其中美国有7.72亿m2,占到全世界的39%;欧洲1.81亿m2,占10%;亚洲7.37亿m2,占37%(图3-1),其中中国有0.53亿m2,约占整个亚洲的7.2%,世界的2.7%(图3-2),在亚洲仅次于日本(1.02亿m2,占亚洲的14%)。世界上所有的零售用地加起来的规模大致相当于33个纽约曼哈顿岛的面积(60.88km2),即2 009km2左右[1]。如果将世界上的几大零售企业巨头考虑为一个国家的话,按国内生产总值的大小来排序(表3-1),2000年,沃尔玛(Wal-Mart)的销售额达到1 650亿美元,可排在第24位;家乐福(Carrefour Group)522亿美元,可排在第49位[2]

在美国,除居住和工作以外,用于其他功能的场所在数量上将无法与消费空间的数

量相比;消费活动所吸引的人数压倒了其他各种城市活动;在用于非居住功能的城市建成区中,消费场所也占据了最多的空间;消费行业雇佣的劳动人口,已超过了其他任何一种行业与领域。消费已经通过市场牢牢地控制了空间、建筑、城市、活动和生活[3]。著名建筑师莱姆·库哈斯认为,当今以购物为代表的消费活动已经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占领着其他建筑类型的领地,各种无所不在的消费空间影响着人们对城市的体验。

图3-1 2000年世界各国零售空间面积统计

图3-2 2000年亚洲各国零售空间面积统计

表3-1 2000年各国国内生产总值排序

当人们日益卷入一个充满商品和消费的社会时,当代的消费活动也表现出新的特征(表3-2)。事实上这些新的特征反映了当代消费的影响力已从经济层面向城市的空间、文化、社会等各个层面拓展,并与城市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详见本书第4章)。

表3-2 当代消费活动的新特征

目前,由于消费在促进城市就业、解决公共机构生存、引导城市建设、发展都市旅游、推动城市经济增长、增加城市竞争力等方面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消费已经融入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的战略之中。尤其是在经济发达国家,各个城市一方面通过消费空间、节庆场所、奇观建筑以及文化设施的建设,进而生产、包装、买卖和消费着各式休闲、娱乐、奇观和快乐,城市也逐渐由生产中心转变为消费中心;另一方面,由于“形象、活力和文化成为城市全球化竞争的主要内容”[4],城市日益注重城市符号和象征意义的生产、包装、宣传和销售,这促使城市本身越来越像可供消费的商品。但是,在城市由生产中心向消费中心转型的过程中,由于各国社会文化背景与现实条件的不同,它们通过消费发展城市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不论各种方式的差别有多大,它们却共同反映出了这一事实:即消费对当今城市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已是不可忽视的,甚至已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

3.1 美国:消费空间引导城市发展

美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消费社会的国家。上世纪初,大众消费在美国社会开始居于支配地位。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莉莎贝思·科恩(Lizabeth Cohen)指出:“在20世纪20年代期间,大众消费——标准化的品牌商品的生产、分配和购买和旨在范围最广泛地使公众购买成为可能——越来越普遍。到了20年代结束之时,大多数美国人不管他们开销了多少钱,都承认大众消费在整个国家中的主导地位日益上升。”[5]美国也是一个典型的以消费拉动经济的消费型社会,“调查显示20世纪90年代末,63%的年收入50 000~100 000美元的美国家庭存在信用卡透支现象,美国家庭平均只将35%的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6]。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零售空间,2000年左右约7.72亿m2,占到全世界的39%[7]。依据国际购物中心委员会(ICSC)统计数据,截至2005年美国共有48 695家购物中心,其中3万个以上的购物中心的营业面积超过了10万平方英尺(约合9 290m2),有437家超过了100万平方英尺(约合9.29万m2),这些购物中心的销售总额已达到2.12万亿美元。而且,美国拥有最具消费主义色彩的商品品牌(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耐克……)、游乐场所(迪士尼乐园)以及城市(赌城拉斯维加斯、时尚之都纽约)。因此,美国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典型的“消费王国”,消费作为一种工具也理所当然融入城市的发展策略之中,这主要表现为购物中心与战后郊区社会的发展以及消费节庆场所与内城复兴两方面。

3.1.1 购物中心与城市郊区化

1)郊区购物中心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小汽车的普及,美国开始了大规模郊区化的进程,人口从城市向郊区大量外迁。居住的郊区化,导致了购买力的外移,为郊区居住区配套的购物中心等新型郊区型消费空间也开始大量地出现并迅速扩张。“美国郊区化的扩散,就是商业设施构成大都市区的基本要素”[8]。据美国和加拿大的统计,1957年仅有2 700座购物中心,到1973年就已达到17 000座[9]。商业零售业的郊区化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美国,20世纪50年代,郊区销售额仅占城市区的40%,60年代中期占50%,70年代后期超过75%[10]。这些购物中心一般选址于郊区高速公路附近,规模庞大,建筑面积在数万至数十万平方米不等,一般包括百货店、大卖场以及众多专业连锁零售店、电影院、游乐园、餐饮店、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设施;而且配设大面积的停车场库,为周边开私家车过来消费的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图3-3)。其主要特点是功能设施完善、业态复合度高、自成体系、消费环境人工化和步行化,消费出行以小汽车为主要工具;功能定位于家庭,能满足一站式购物消费服务,并可提供休闲、文娱、餐饮、展览、旅游、社区活动等全方位的服务。以位于明尼苏达州的美国广场(Mall of America)为例,建筑面积约39万m2,提供12 750个免费停车位,是美国最大的购物娱乐中心(图3-4):拥有520家商店,其中包括4家大型百货公司;还有40多家餐馆,一个14厅的集合电影院和8家夜总会;并为人们提供了高尔夫球场、史努比游乐园(Snoopy Amusement Park)以及一个穿越4个生态圈的水下航行等游乐项目。目前,购物中心的年客流量为4 250万人次,已成为了全球闻名的“旅游景点”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此外,由于每天早上7点开门为附近居民提供晨练场所,以及设置了大量的公众服务和教育设施,美国广场也成为了周边居民生活、交往的公共活动中心。

图3-3 典型的美国郊区购物中心

图3-4 美国最大的购物中心——美国广场

2)从购物中心到城镇中心

郊区购物中心设计和建造的初衷是为了模仿旧有的城市商业中心,并努力营造郊区社会的生活中心。购物中心的发明者维克多·格伦认为购物中心通过提供各种人们所需的商品、服务以及活动场所,已经呈现出都市有机体的特质,并成为郊区生活的中心——购物城镇(Shopping-Town)。在他的理念中,购物商场等同于城镇中心(图3-5),通过提供社会生活的机会,在一个受保护的步行环境内进行消费娱乐,并与公众和教育设施相结合,购物中心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生活提供所需的场所和机会,就像古老的希腊市场(Greek Agora)、中世纪的市场和城镇广场一样[11]

图3-5 维克多·格伦的理念——“购物中心=城镇中心”

事实上,以购物中心为代表的郊区商业消费空间确实逐渐成为美国郊区居民生活中的核心公共空间,在实际功能和生活观念上大有取代旧城中心的趋势。其对旧城中心区内的传统商业空间所造成的冲击也是内城衰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然,近些年来,郊区购物中心由于存在浪费土地、过分依赖小汽车交通、与周边郊区环境脱节、缺乏文化内涵等弊端而受到了许多批评,发展也逐渐放缓,但是它的一些成功的空间模式(模拟城市结构、步行化环境、混合性功能业态等)却被广泛地运用到内城复兴的开发与建设之中。

3.1.2 消费节庆场所与内城复兴

1)内城复兴

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以及内城的持续衰败和面临的文化危机,促使西方社会开始从节约能源的角度对其郊区化的发展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另外,由于社会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城市中传统工业的衰退为内城的更新提供了大量可供开发和置换的土地。再加上对城市传统空间、历史文化和活力的怀念,美国的城市建设重点逐渐由郊区建设转向了内城复兴,各城市纷纷对内城破旧的历史街区或工业仓储、码头等城市衰败或被遗弃的区域进行更新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消费同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综合性消费商业空间和带有明显节庆色彩的公共空间的开发与建设成为美国城市复兴与旧城空间改造的主旋律。迈克·克朗(Mike Crang)指出,“城市中出现了将城市本身作为消费场所的复兴运动。消费空间增加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寻求解决城市里非工业化问题的城市复兴战略的应用。那些曾经是劳动的景观现在成了休闲的景观;以前的船坞、工厂成了艺术中心,它们或被改建成住宅或被改建成庆祝活动的场所”[12]

2)节庆消费场所的营造

在内城复兴运动中,美国的罗斯房产发展公司(James Rouse)可谓是最为成功的开拓者。20世纪50年代,罗斯公司参与了波士顿被遗弃滨水区的复兴项目,他们在昆西市场(Quincy Markets)和斯科雷广场(Scollay Square)的再发展计划中,通过设置大量休闲和购物设施以及营造欢快的节庆氛围(主要包括一个综合的主题公园娱乐设施、休闲购物、街道剧场以及其他的服务设施),使市区内的一块衰败区很快成为了世界旅游观光的焦点,并成为波士顿形象的代言空间。波士顿的成功为其他萧条的城市进行效仿提供了一个发展模式,并从最初的美国扩展到全世界(图3-6)。包括巴尔的摩内港(Inner Harbor)、纽约的南街海港(South Street Seaport)、伦敦的Docklands、悉尼的达令港(Darling Harbour)等等。

图3-6 消费节庆场所:波士顿昆西市场与巴尔的摩内港

这些场所的复兴一般以房地产开发、消费商业发展、地方文化复兴相整合的模式进行,其重点是对反映城市发展印记或具有文化历史价值的空间、建筑或设施进行保留并改造,甚至进行功能置换;对整体交通、环境、景观进行综合整治;强调空间的功能混合,设置购物中心、文化中心、休闲娱乐空间、办公商务建筑、艺术工作室、高档公寓等;结合地方文化传统组织节庆狂欢活动,并借机发展都市旅游。这些场所由于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与节庆氛围,以及充满活力的购物与休闲娱乐功能,因而受到许多中产阶级、青年、文化人士和艺术家的青睐,最终促使人群向市区的回流。事实上,从景观破旧、环境恶劣、犯罪率高的衰败空间向充满活力的消费节庆空间和旅游景点的转变,不但刺激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且推广了地方文化,并提升了城市的形象。迈克·费瑟斯通认为:“这是一个称为后现代化的过程。它表明通过投资新型模式,重新构建了全球性的社会空间联系。由于内城中心地带的重新开发,也导致了与城市中心消解相反的一种趋势。后现代化过程必然使内城区域与码头之类城市边缘脱离工业化过程,成为新中产阶级成员之聚集地,并将之开发为旅游业与文化消费的场所。”[13]从某种意义来讲,城市复兴甚至成为了消费空间开发的代名词。

但是,由于过分依赖消费活动,同时这些场所主要培育的是中产阶级的消费和休闲活动,社会底层被自然而然地排除在外。另外,虽然通过历史遗迹的保护和再利用以及文化和节庆活动的举办,在一定程度上复兴了地方文化,但是却忽视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没有支持地方文化基础设施的发展。

3)消费主导城市发展

50多年来,商业消费空间从市区到郊区然后再返回市区的发展过程,成为美国城市空间演替的主旋律之一。在这一进程中,消费商业与房地产开发的结合始终有效地支持了城市的扩张和转型。

3.2 欧洲:消费发展与城市认同走向融合

欧洲的消费空间可以追溯到古老的希腊市场(Greek agora),围绕着广场、街道形成的集市、商店以及路边摆放座椅的咖啡店和酒吧,这些形成了具有欧洲特色的消费空间,同时它们也是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交场所。19世纪出现在巴黎的拱廊商业街道,是消费空间历史上一次重要的飞跃,它重新定义了城市的体验。通过购物活动将原先分割开的城市街区连接成了整体,街道被整合成了一种特殊的公共空间。它的出现对后来的购物中心的发展,起到了启示性的作用。但是,二战之后,欧洲的消费空间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强大的美国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它经历了从盲目接受美国消费模式到冲突与抵制再到另辟蹊径的过程。

3.2.1 美国式购物中心的入侵

1)入侵

战后美国国内郊区购物中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渐使得美国的购物空间模式——“大盒子”的购物中心开始向世界蔓延。20世纪60年代,在家乐福等零售业巨头公司的推动下这种“大盒子”建筑在欧洲各国开始陆续出现,综合超市与仓储式超市等大型消费空间逐渐普及;从80年代开始,服务于次区域和区域的更大规模的购物中心也开始出现(图3-7)。这些欧洲的新型购物空间首先继承了美国式购物空间的巨大规模,超级商场的平均占地规模达到了12 542m2(之前的平均面积为5 000m2左右)。如果将巨大规模的美国购物中心放置到欧洲的地理景观中,我们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些大盒子的巨大程度。伦敦中心区拥有320万m2的用地。如果一座139 353m2[14]的美国购物中心设在那里,它将占据4.4%的伦敦中心区的用地。一个更惊人的比较可以通过美国最大的购物中心——美国广场(Mall of America)来进行,它的用地面积约232 250m2,假设它位于伦敦市中心区,它将占据其7.5%的用地。如果它位于欧洲最小国家之一的摩纳哥,它将占据这个国家12%的总用地面积[15]。此外,由于受到城市中心区空间的限制和高昂地价以及交通的困扰,大型零售商更倾向于在都市外围建造购物消费空间,“低地价、可利用性、可达性”成为新型购物空间的选址的标准。从90年代中期,法国80%购物中心位于郊区。1995年,德国郊区购物中心以每周开放一家的速度在建造。[16]这样,一种不同于欧洲传统方式的全新购物体验产生了。

图3-7 (左)欧洲传统购物拱廊;(右)巨型购物中心——位于曼城市郊的Trafford Centre

2)冲突

到1996年,大规模的零售商控制了欧洲商业贸易的主要份额:在法国超过了90%,在德国超过了75%,在意大利超过了55%。在西班牙,从1986年到1994年,位于城市中心的小商店数量已经下降了30%[17]。大型购物空间对欧洲城市的渗透,使得欧洲的城镇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主要的忧虑集中在以下几点:(1)位于城市中的大体量购物空间,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城市和乡村的面貌,对城镇已有尺度、天际轮廓、肌理和景观造成了破坏;(2)单调同一的购物景观和体验,减少了欧洲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并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3)商业消费活动的外移,造成城市旧城活力的不断分散和城市特色本质的衰弱。欧共体委员会(CEC: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1990年发布的《城市环境绿皮书》(Green Paper on the Urban Environment)中就指出城市外围的大型购物中心不断涌现是城市环境恶化及中心衰退的重要原因之一[18]

3.2.2 消费的控制与欧洲城市认同

1)欧洲城市认同

欧洲人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起了抵制大型购物空间的行动。这种抵制实质上是一次保留欧洲认同的尝试,因为“欧洲人认同自身是通过他们的城市,并且这种不曾预料到的空间和物质秩序的改变实际上会是一个对欧洲特质的生硬伤害”[19]。事实上,这种文化上的认同已经沉积到了城市的历史建筑、街道、广场、天际轮廓以及肌理等城市物质环境中,并已经深深地融入城市的结构之中。巨大的美国式的购物中心无疑会割裂这种结构,这相当于削弱了城市结构所支撑的文化与传统。认识到这一点之后,欧洲各国开始限制大型消费空间在城市中的建造计划。

2)抵制与控制

意大利是抵制大型商业最坚决的欧洲国家之一。1971年执行的426法令,规定超过1 500m2的新商场,或者人口少于1万人的城镇中销售面积超过400m2的新商店,都必须获得地区政府的准许才能建设。80年代在准入许可方面的轻微放松造成了大型购物空间的流入,但是90年代开始强化了法律,则明显地提高了进入的门槛。法国也较早就对大型零售业的发展引入了限制性的法令。1973年的罗伊法令(Loi Royer law)规定超过1 000m2的商场建设需获得地方政府批准,超过10 000m2的商场需获得中央政府批准。由于控制效果不佳,1993年4月,一个新的法令颁布,在12个月内冻结了所有新的超过1 000m2的任何形式的高级百货商店计划,而且开工建设必须得到贸易代表委员会、消费者团体以及市长的批准。1993年颁布的法令更是限制了食品商店的规模,消除掠夺性的价格,并且向超过300m2的商场征税。总之,这些控制措施有效地限制了新购物中心的增长。在英国,90年代中期颁布的两个法令开始减缓了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规划政策指导第6条(PPG6)的修订本为购物中心的选址设置了“连续的考验”:第一个法令,选址地点必须是城镇中心,其次是城镇的边缘;只有当前两种地点被证明是不可行时,规划代理才能考虑城镇以外的选址。第二个法令,由皇家环境委员会建议,如果没有展示出对环境显而易见益处的新商场发展计划将被禁止。[20]这些国家的措施明显保护了欧洲城市的物质环境和景观,并对传统商业中心的文化与活力的维持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从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欧洲城市的认同感。

3.2.3 “隐藏的购物中心”与文化规划

在欧洲各国一系列限制法令和措施颁布之后,如何在维护文化认同和发展消费经济之间寻求平衡,成为欧洲人不得不面对的难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消费空间与城市复兴战略的协调发展,以及在文化规划的指引下推销城市的地方文化等模式的运用,使得城市的消费发展与文化认同从冲突走向了融合。

1)“隐藏的购物中心”

其中一种模式是许多大型零售商主动将商业发展计划与城市的复兴发展战略相结合。在遵守控制法令的前提下,许多商店设置在城市内部并主动融入城市的肌理和景观之中,并适当地进行调整以适应商业规模效应的需求。由于大多数法令对商场的规模都有限制,许多开发商通过将空间分配成相邻的单元,每个单元面积都小于允许的规模,虽然物理尺寸被减小了,但是隐藏在店面之后的运作结构和连成整体的空间规模依然与以前一样庞大。位于伦敦的牛津大街,正是采用了这种策略,转变成了符合规模限制要求的“隐藏的购物中心”(图3-8)。街边历史建筑和新建筑中入驻的一系列商店,每个虽然规模不大,但聚集在一起却形成一个的巨大消费空间,加之提供了最具吸引力的混合型业态,并对街道环境进行了改造,鼓励步行,从而提供了与购物中心相比毫不逊色的消费环境,在其中 活动的同时还能体验到伦敦的空间特色与文化传统。以前欧美的郊区购物中心是为了模仿城市的空间,而如今“隐藏的购物中心”本身就利用了原有城市的历史文化空间,这无疑比郊区的发展计划更具有吸引力。更重要的是的这种模式不但通过刺激消费发展了经济,而且促进了城市中心的复兴和更新。当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此模式时,一种类似于购物中心的运作和维护方式——城镇促进地带(Town Improvement Zone,简称TIZ)被许多城市的商业街区所采用。在这些街区中,街道清洁、保安以及景观维护都是承租人和房东的责任,这种监管方式整合了私人和公众资源,并且激发了商业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1990年至2000年之间,英国专职的TIZ的经理人数已从8个增长到超过250个。

图3-8 伦敦牛津大街———隐藏的购物中心

[21]

2)文化规划

另一种成功的模式是以“地方文化”的销售为出发点的文化规划(cultural planning)以及创新城市(creative city)理念在城市发展战略中的应用。由于当代消费活动更注重符号和意义的消费,文化商品化和文化消费在社会中的影响日益明显,欧洲各国也认识到,城市的物质空间和环境固然重要,人们对城市的感知、解读及期待也同样重要。因此,当推销城市时,商品不仅是城市物质空间本身,还包括城市的文化因素。大卫·哈维认为,“现今的城市和地方,看上去,更关注去创造积极的和高品质的城市印象……充斥某种特质、奇观和戏剧效果的组织”[22]。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于城市的文化规划在欧洲城市的政策议程中逐渐成为重点,这种规划突出了文化及其产业发展和消费的重要性,培育创新性成为地区经济复兴和赋予地方象征体系和城市特色的基本战略。“文化规划需要与诸如建成环境的设计、住宅政策、零售、治安和广泛的经济活动等城市项目相联系,文化规划代表着一种实现城市规划的新途径”[23]。由于商业消费空间在规模上受到了限制,许多开发商转而将目光投向了文化型消费空间的建设和节庆活动的组织上,起码在文化外衣下消费的本质被一定程度地遮掩住了。但实际上,这些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是通过地方环境氛围和文化产品来吸引观光者,这极大地促进了都市旅游,并通过联动效应促进了购物、休闲、娱乐、教育等相关消费活动的发展。而相配套的公共住房计划、历史建筑的修复和新办公空间的建设以及对创意产业和人员的鼓励和优惠政策,促进了中产阶级和文化艺术、科技信息等从业人员向城市中心区的回流(工作和居住),从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消费人群和文化商品生产者,这对城市中心活力的复兴和地方文化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是欧洲文化规划运用到城市复兴的成功案例之一。这个计划包括城市环境的更新,鼓励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新美术馆的开张和文化节庆活动的举办,特别是1990年城市“欧洲文化之都”的活动,更是提高了格拉斯哥的城市形象和知名度,并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和消费(图3-9)。在英国,到2001年,以文化商品的生产与消费为特征的创意产业在国民增值中(GVA)的比例已达8.2%,其出口额已达1 140万英镑,相当于当年货物和服务业出口的4.2%[24]。如今,“文化规划”的理念已应用到利物浦、谢菲尔德、慕尼黑、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城市中,并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与都市旅游的发展。

图3-9 文化规划后的格拉斯哥布坎南街(Buchanan Street)——商业空间与文化空间、城市历史景观的融合发展

3)从冲突到融合

在商业发展和城市认同产生冲突之后,欧洲所采用的方式是将大型商业化整为零并与城市的景观和肌理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从而支撑了内城尤其是城市历史地段的复兴,并维持了欧洲人对城市的认同感;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原有中心被商店、商场或商业街所占据,内城居住的多样性和便利性也不可避免地随之降低。而近些年来在欧洲兴起的文化规划,所采取的是一种混合型的发展模式,其重点是文化商品(包括城市特色)的生产与消费。它鼓励将文化、社会与经济政策紧密相连,并作为一种提升都市景观、复兴地方经济、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培育公众文化认同感、发展都市旅游以及鼓励社会公正的工具。但实际上,文化规划并不能达到如此广泛的目标,而且其在实施效果上是有限的。同样的,它对文化产业的大力扶持,受益最多的还是文化、艺术人士等精英阶层。

3.3 新加坡:依托购物旅游的购物之城

新加坡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国家,不但空间狭小而且资源有限,如何依托区位优势,在各种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其作为亚洲贸易与金融商业中心的地位,是新加坡面临的主要难题。为了应对种种新的挑战,遵循“合作-竞争(Coopetition)”机制[25],通过密集布局,大力发展购物消费和都市旅游,成为新加坡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

3.3.1 “合作-竞争”机制

近年来,新加坡政府一方面促进产业转型,大力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力求以最优越的商业环境吸引外来投资;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服务业,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将服务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龙头产业。目前,旅游业和由各国游客所带动的零售与娱乐业是整个国家主要外汇收入来源和支柱产业之一。此外,新加坡坚持将“合作-竞争”机制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理念之一。1991年,新加坡的贸易工业部长宣布在充分整合其微小规模和有限资源的基础上,将“合作-竞争”机制作为经济规划概念中的重点和关键,从而逐渐形成了一个都市发展计划——希望将整个城市和区域转变为一种高度协同的购物消费环境。[26]

1)区域层次的合作-竞争

在区域层次上,新加坡与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合作-竞争,努力发展成为旅游中转站。就自然和历史文化条件而言,新加坡并不具备发展旅游业的突出优势,但利用其显要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基础设施,美化城市环境,提供优质服务,简化出入境手续,开展各种旅游外交活动,从而吸引大量外国游客前来旅游以及大批国际商务活动与会议前来举办。并通过现代化的环境与服务优良的、密集的购物与休闲消费空间,与自然和人文资源较为丰富的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邻近国家错位互补发展,从而形成相互依赖的旅游消费网络。目前,新加坡已成为东南亚旅游必到的旅游中转站和购物目的地。

2)都市层次的合作-竞争

在都市层次上,新加坡的商业消费空间无论它们是单栋的建筑或是更大的城市空间,都是基于“合作-竞争”机制,战略性地共同面对挑战。它们在空间上密集设置,虽然强化了商场之间的竞争,但同时也通过规模效应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到来,并更充分地激发了消费者的欲望。各个商场之间的持续竞争,使得错位发展成为了必然选择。商场的经营者也更多地考虑顾客的个性化要求,强调特色化经营,并不断地引领并拓展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敌对的,而是互相促进和互相依存的关系,最终形成了功能齐全、配套完善、服务多样化且规模巨大的消费环境。

3.3.2 乌节路与购物之城

1)乌节路——购物走廊

图3-10 购物走廊——新加坡的乌节路

新加坡的标志性商业中心——乌节路(Orchard Road)就是基于“合作-竞争”机制形成的巨型消费区(图3-10)。它位于新加坡中心区,由最初的林荫大道演变为一个购物、旅馆、办公和娱乐相混合的功能区。拥有超过50个大规模的混合用途的购物发展项目,主要的特许经营和大型购物消费链相互连接并延伸,形成长达3km的“购物走廊”。大道两旁密集布置的商场为了吸引顾客而激烈竞争,但是它们之间也通过加强步行交通联系、整合商品信息网络、优化交易与配送体系等方式来相互合作。目前,各种消费活动已经渗透到了大道两侧的每一处机构和建筑。“旅游者身处乌节路上的两家宾馆之内,现在可以在客房内购买他们所需的商品,并可快捷地送达房间。在ANA宾馆中,他们可以通过电视屏幕购买商品,在凤凰宾馆(The Phoenix Hotel),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从路对面的鲁宾逊百货公司(Robinsons Department Store)订购商品”。[27]

如今,乌节路为主体的新加坡中心商业区已成为与纽约的第五大道、巴黎的香榭里舍、东京的银座齐名的国际性购物消费地带。另外,每年一次的“新加坡大热卖”(The Great Singapore Sale)[28],通过名牌商品大幅打折、延长购物时间至午夜、购物抽奖和赠送礼品、组织各项精彩游乐活动等方式,使得活动期间各种商业娱乐设施和空间在“合作-竞争”机制下更加高效地运行着,整个城市成为了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狂欢与购物的“天堂”。这最终进一步巩固了新加坡在东南亚“购物和休闲消费之都”的地位。

2)购物之城

乌节路这种购物中心沿主要的室外廊道密集排布的空间发展模式,突破了以往的城市商业中心的模式,现今在亚洲国家的一些城市十分流行。在这种模式下,加上节庆活动的举办,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正逐渐发展成为一座购物之城。就目前的发展状况而言,从其自身看上去新加坡确实就像一个购物中心:新加坡人均所拥有的零售空间面积要远远超过其他邻近的东南亚大都市。2000年左右,雅加达人均0.4ft2(约合0.04m2),曼谷1.9ft2(约合0.18m2),吉伦坡4.1ft2(约合0.38m2),而新加坡则有18.4ft2(约合1.71m2)。[29]

3.4 阿联酋迪拜:奇观之城

20世纪90年代之前,迪拜[30]还是一个位于阿拉伯湾的普通沙漠城市,像其他中东城市一样,迪拜因石油而富庶。然而,石油是不可持续的,如何让一座缺少旅游消费亮点的沙漠城市,成为全球瞩目和快速发展的城市,是迪拜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到了90年代以后,迪拜政府认为必须借鉴香港、新加坡的经济发展模式,把迪拜建设成为一个以服务与消费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引下,消费,而且是顶级的奇观消费和奢侈消费,逐渐成为这座城市发展的主要策略。

3.4.1 奇观消费与奇观城市

自从弗兰克·盖里设计的毕尔巴鄂(Bilbao,也有译作毕尔堡)古根海姆博物馆作为一个奇观建筑,将名气不大的毕尔巴鄂从一个经济衰退的工业小城提升为全球的旅游热点城市之后,利用奇观建筑发展都市旅游和经济的“毕尔巴鄂(Bilbao)效应”[31]便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一效应的本质正是将建筑奇观作为消费商品。在雄厚的石油经济的支撑下,阿联酋同样毫不掩饰其对于奢华壮观景象的青睐与追求,通过制造一个又一个举世震惊的消费品——奇观建筑或工程,迪拜一跃成为世界顶级的旅游热点城市。

1)建筑奇观

由英国阿特金斯公司(Atkins)设计的阿拉伯塔酒店(Burj Al-Arab或译为帆船酒店),于1999年建成,一共有56层,高321m,也是目前全球最高和最豪华的酒店之一。整个建筑建立在离海岸线280m处的人工填海而成的小岛上(图3-11),其施工建造的难度之大在工程史上也堪称一项奇迹。建筑整体外观如同大海中张扬的风帆,建成后迅速成为迪拜和阿联酋的新地标与著名旅游景点,也成为了阿拉伯人奢侈和富足的象征。由于该酒店奇观效应的成功,更坚定了迪拜奇观消费的发展理念。

刚建造完成的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原名迪拜塔Burj Dubai)堪称另一个世界奇观,大楼有160层,最终高度为828m(图3-11)。这一高度使得世界上著名的高楼——纽约的帝国大厦(381m)、上海的金贸大厦(421m)、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442m)和马来西亚吉隆坡的双子塔(452m)、台北的101大楼(508m)等都相形见绌。哈利法塔的开发商表示,它是由钢筋水泥和玻璃建造起来的一项建筑和工程学的杰作,“迪拜拒绝平凡,渴望建造一座世界的地标性建筑,这将是人类一项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32]。而且哈利法塔并不仅是一个奢华的酒店和公寓,还是又一个令人震撼的综合性消费场所,它包括购物中心、旗舰店、餐饮店、游乐场、温泉等等。可想而知,其建筑本身就是比其他任何东西都更具吸引力和震撼力的消费品。

图3-11 世界奇观:阿拉伯塔酒店(左)与哈利法塔(右)

前几年在迪拜海湾开工建设的世界最大的人工填海造岛项目——棕榈岛和世界岛,又一次震惊了世界(图3-12)。该项目的初衷就是要打造“世界第八大奇迹”。棕榈岛是在距海岸约4km处的大海中人工填出的两座岛屿,从空中俯瞰,每座岛由一个“树干”、“枝条”和一圈防波堤组成,就像两棵巨大的棕榈树,因此被称为棕榈岛。棕榈岛上既有静谧隐蔽的私人住宅区,也有供游客观光的酒店和度假村。另外,棕榈岛的开发和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岛上居民的吃喝玩乐各方面的需要,大型超市、购物中心、餐厅、游乐场、运动设施、影院、水疗中心、会所、海洋公园一应俱全,并将建一条单轨铁路,以方便游客和居民在这个巨大的“公园”内前往各个景点。据悉,世界上许多富豪、影星和球星已在此置业。“世界岛”项目则是另一个大胆的创意,它由250座大小不等的人工填岛在大海中按照世界各个大洲和各个国家的形状组成一幅“漂浮在海面中”的世界地图,整个“地图”覆盖的面积长约9km,宽约6km。这些小岛的形状经过精心设计,组成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微缩形状。开发商希望以这个独具创意的构思来吸引世界各地的富豪、开发商和投资者前来“瓜分世界”。

(www.xing528.com)

图3-12 世界奇观:棕榈岛与世界岛

2)奇观城市

此外,迪拜还有世界最大的商场——阿拉伯商场、世界第一座海底酒店、沙漠中的滑雪场等等,这些在沙漠中相继诞生的海市蜃楼般的城市奇观,无一不是以追求震撼来吸引世界的目光,追求极致(most)的“最大、最高、最豪华、最具创意、最震撼”成为这些奇观成功的秘诀,“毕尔巴鄂效应”在这里得到了极致的演绎。正是这些奇观使得整个城市演变成了可供消费的奇观商品,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建设区和发展最快的世界级都市,以及全球最为瞩目的旅游胜地之一(图3-13)。2004年,迪拜接待了超过540万名游客,比2003年上涨了9%,到2010年,游客数字增长了3倍[33]

3.4.2 奢侈消费与石油之后的城市发展战略

1)奢侈消费

图3-13 迪拜成为一座奇观城市

迪拜成功的另一个秘诀,就是将城市的消费者定位于世界上的明星、模特、艺术家、商人、富豪等中上阶层,以提供令人难忘的高端消费甚至是奢侈消费来吸引这些人群。阿拉伯塔酒店堪称世界上最奢华的酒店之一,其室内装修金碧辉煌,因为饭店设施和服务实在太过高级,远远超过五星的标准,只好破例称它做“七星级酒店”(图3-14)。此外,哈利法塔、棕榈岛和世界岛等等一系列工程,走的都是奢华路线,其环境质量和服务以及消费项目的高档都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另外,迪拜还大力发展各种文化体育和政治经贸项目,同样也是以巨额投入和奢华消费吸引世人目光。这里举办的沙漠高尔夫精英赛奖金总额高达200万美元,奖金总额为600万美元的迪拜“沙漠世界杯”是全球奖金最高的赛马赛事。2003年,迪拜主办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年会,这是两机构成立50多年来首次在中东地区举行年会。2003年迪拜会展业产值达到15亿美元,目前,迪拜最大的两家展览中心——迪拜世贸中心和迪拜机场展览中心每年举行的展会超过70个,参展客商达到1 500万人。[34]另外,为了进一步促进迪拜的零售业、消遣娱乐及旅游业,以促销活动为亮点的购物节成为刺激阿联酋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类似豪华轿车和金条的惊人大赠送,以及在全市范围内的打折促销,是迪拜一年一度购物节的最大特色。购物节已经把迪拜全城变为一个主题乐园。1998年的购物节,吸引了200多万游客,带来了10亿多美元的消费收入,获得了巨大成功。

图3-14 阿拉伯塔酒店极尽奢华

2)石油之后的战略

当人们感叹阿联酋石油和金钱的威力时,其实许多人并没有察觉到迪拜这些一掷千金的大动作后面所隐藏的动力——即对石油资源终有耗尽之时的危机感。上世纪中叶发现的大规模油田,一举改变了迪拜人的命运。现在以迪拜王储为首的迪拜决策者千方百计地为石油换来的财富寻找合适的投资目标,以未雨绸缪的态度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石油枯竭的局面。奢侈消费正是迪拜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零售业,努力吸引世界各地高收入阶层和游客,减少迪拜对石油经济的依赖,促进经济的多样化发展,把迪拜建设成东西方之间的自由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商业中心和旅游中心,从而在全球城市竞争中占领先机。据统计,2000年,迪拜有大约19亿美元的经济活动要归功于旅游业,这一数字包括旅游者在酒店及餐馆的支出、交通费用、购物花费等。如今,旅游业在迪拜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超过石油产业。近几年,在迪拜的非石油产值中,旅游业产值约占40%。[35]从这些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在非石油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奢侈消费与奇观消费已成为迪拜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力(表3-3)。但是,由于过分依赖巨额的房地产投资和旅游消费,在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迪拜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遇到了严峻的挑战。

表3-3 迪拜1995—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
(以1995年价格作为不变价格,单位:10亿迪纳姆,1美元=3.67迪纳姆)

3.5 日本:消费网络之城

日本可以说是亚洲乃至整个世界商业消费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到2000年左右,日本拥有零售空间面积约1.03亿m2,占整个亚洲的14%,世界的5%,仅次于美国。[36]购物消费在这个国家的城市,尤其在东京、横滨、大阪等大都市的空间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依托于轨道交通的百货商店所形成的主干网络,以及依托于信息网络的便利店所形成的微观网络,逐渐成为城市不可分割的部分,并支撑着日本城市的运行、发展和更新。

3.5.1 百货商店等同于城市

在日本的大都市中,日本特色的百货商店(英文称为Depato,实际上也是一种购物中心)不仅作为购物消费的目的地出现在城市中,更多地是作为城市环境的组成部分,并且达到了不可分割的程度。

1)百货商店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铁路开发公司例如阪急(Hankyu)、东急(Tokyu)、西武(Seibu)等公司掌管了日本百货商店的发展。他们战略性地将交通设施和购物消费空间结合在了一起,创造了一种新城市发展模式:为了建设新的轨道系统购买大量的土地,沿轨道线开发居住用地,同时在轨道站点周边开发娱乐和购物设施。这种将轨道站点与日本百货商店综合设置的方式,产生了著名的终端型百货商店(Terminal Department Store)。通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支撑,终端型百货商店轻松地将它的顾客群扩大到所有的阶层,即将巨大的交通集散人流便捷地转变为消费客户。例如,东京的新宿(Shinjuku)站是这个区域最大的一个站点,它周边聚结着9家私人的铁路公司、5个百货公司以及6个终端型百货商店(图3-15)。每天有超过130万乘客,而其中有超过30万人经过商场的门口,即使其中只有一部分人会成为顾客,仍然为商场带来了大量的人流和商机。[37]

图3-15 东京的新宿站——购物消费空间和交通设施的完美结合

2)合作-竞争与Keiretsu系统

日本的这些开发公司大多采用了一种称作“Keiretsu”[38]的公司运营结构系统,一种日本式的合作-竞争模式,它在结构、运作和空间层面上改变了日本百货商店发展的模式。铁路开发商与其他公司组成的Keiretsu是一种跨行业的公司所形成的团体,大家通过相互投资和交叉参股,共同参与城市发展的每一步——从轨道系统、住宅公寓到百货商店,各个公司彼此紧密合作又相互竞争,最终增加了整体的利润。Keiretsu系统建造并维护着东京等大都市的交通网络,而且通过各种消费支撑起了一种高负荷、高密度的城市空间,并保证了交通、生活、工作、消费等各种城市活动之间的有效互动。而百货商店作为开发与运营的重中之重,正是各种城市活动不可或缺的连接点。

东急公司与西武公司在东京涉谷地区(Shibuya)的合作-竞争过程是一种典型的Keiretsu系统成功运行的案例(图3-16)。两个公司之间互相错位发展:东急公司的主力店(Tokyu’s main store)采用了传统的大型建筑体形式——在一个屋盖下包含了数个商场,以规模巨大和综合全面而取胜;而西武公司则采用了“化整为零”的模式,将百货公司划分成专业化的部门并发展成数个个性化的新型分店(包括The Prime店、Seed店、Loft店等),每个分店是相互独立、规模有限的建筑,但是以消费的主题化和专业化取胜,并且各个分店之间通过地下的廊道或天桥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相对松散而整体的购物消费环境。两个公司之间既竞争激烈又相互补充,通过整合在一起的规模效应和消费环境的多样化,在轨道系统和综合立体化步行系统的支撑下成为了东京最重要的消费目的地。

图3-16 东急公司与西武公司在东京涉谷地区的合作-竞争

3)不仅是购物

通过百货商店,Keiretsu系统将城市的基础设施与公共空间紧密地整合在了一起。因为发展购物并不是唯一的目的,通过整合城市轨道等基础设施,百货商店以购物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其功能的完善和项目的多元化。将一些基本的城市公共活动,例如学习、餐饮、健身、展览、观演等日常生活的配套服务以及社区活动纳入其中,百货商店日益发展成更大的系统——成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这样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和各种活动的联动效应创造更大的利润。“从其最开始,日本百货公司就已经定义为准公共的实体,它吸收了现代化、基础设施、文化机构的职能。它提供了如此广泛的服务,从住房供给到儿童护理,空间上从市政办公室到博物馆,通常都与公众部分相联系”[39]。最为明显的就是,百货公司作为一种文化机构在日本已经十分普遍。为了更有效地吸引活动和提升企业的形象,他们积极参与文化事业的建设,在商场中设置一些非购物的节目和活动,例如艺术展览、歌舞剧演出、教育服务、婚礼宴会服务以及运动设施等,积极拓展文化事业,并借此提高消费者的文化品位。西武公司通过设在百货商场中的艺术书店、剧院和社区大学等场所,积极鼓励各种文化活动。西武的官员透露,“在1990年集团只收回了45%在文化事业上的花费(通过捐款和门票收入),而且认为剩下的(他们不能回收的部分)主要用于公众关系和慈善事业”。东急公司也将自己的百货公司发展成文化机构,例如1988年开放的Bunkamura店(意为“文化村庄”)。这座面积31 995m2的七层建筑花费约1.4亿美元,包括两座电影院、一个2 150座的歌剧院、一个747座的音乐厅、一个画廊、一个餐厅、两个咖啡店、一个书店以及一个停车场(图3-17)。其目标是通过提供“更高水准的文化”来培育他的顾客。[40]

图3-17 东急公司的“文化村庄”——文化与消费的混合体

4)百货商店=城市

日本百货商店一方面通过Keiretsu系统,使得各个百货商店在合作-竞争的同时,依托于城市轨道网络系统所带来的可达性和巨大人流,在更大的城市范围内产生了更为有效和强大的联动效应,使得日本的城市居民在生活中更加依赖于这些消费空间。另一方面百货公司本身也越来越多地涉足城市的除零售业以外的其他领域,通过渗透到城市的公共空间与基础设施来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礼仪规范、文化和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日本百货公司的生存之道在于大力促进城市对其的依赖性,并且已成为了城市及其公共生活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进程中,“日本百货商店已超越了购物,开始等同于城市了”[41]

3.5.2 便利店网络与城市的新陈代谢

1)日本便利店

便利店(Convenience Stores)自20世纪70年代出现在日本以来,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人的城市生活,并且被绝大多数人认为是生活中最主要的生活服务设施。虽然大多数的便利店属于大型零售公司所有,但是相对于传统的商店形式,其自身的特点——巨大的连锁网络、较长的营业时间、较小的规模、结合社区和邻里的布点、较短的步行距离——使它更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到1996年,日本有48 567家便利店,每年的销售额为73 780亿日元。商店的数目超过了这个国家城市区域内的警察局、邮政局和电话局加起来的总数”[42]。目前,东京所有的便利店加起来的总面积规模与所有的百货商场面积总量基本相当。

2)消费信息—个人—城市

相对于依托于城市轨道系统的百货商店而言,依托于更加灵活的信息网络的连锁便利店可谓是消费与城市中最新结构关系的典型代表。它们将品牌观念、准时的递送以及高度计算机化的有关商品目录和消费者信息系统整合进了商店网点系统中。便利店的系统网络链清晰地显示了信息技术是如何作用于商店形式、商品的配送、消费者甚至整个城市。但是它们对城市的影响和其他形式的消费购物空间是截然不同的。便利店通过消费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反馈,将“信息—个人—城市”连接成了整体,从而能够快速地应对城市的发展与变化(图3-18)。以7-Eleven便利店为例,“1994年,日本有18亿的顾客访问7-Eleven便利店,其网络销售的食品比任何日本的零售商都多”[43]。每一顾客的信息被商店职员记录下来,包括年龄、性别和购买的物品种类,并上传到信息网络,这样信息经过计算机的整理可以轻松地得出顾客的范围、所有产品的销售量、售完的商品种类以及销售模式的变化,从而使得这种系统轻松地抓住了市场上最微弱的流行趋势和时尚。分析整理这些信息后,通过调整商店的布点、上架商品、商品价格等手段,便利店对顾客的需求可以做到快捷顺畅的反馈,从而使它们可以完美地运营和顺利地扩张。因此从这点来看,便利店已经发展成了一个信息流动的反映都市生活的网络。在这个层面上,便利店不再是固定的建筑而是流动的网络节点,因为便利店会根据信息反馈,随时在空间布点上进行调整,这也意味着便利店的开张和关门停业成为家常便饭。“1996年,日本有3 218家便利店开张,而同时有1 485家关闭”[44]

图3-18 日本的便利店联结城市及顾客

在日本,过去房地产广告更加关注轨道交通站点的可达性和空间环境与景观的好坏,但是现在便利店的远近已成为衡量都市环境好坏的重要因素。从一个层面来看,一座城市的结构可以通过它的街区、道路和公园来感知。从另一个层面来看,城市也可以被看做是由便利店组成的结构体,众多的便利店以一种新的网络节点的形式覆盖在城市中,由此而形成的消费网络相对于城市的物质结构而言,在扩展和联系上显得更加自由和灵活。

3)城市的新陈代谢

日本建筑学界的新陈代谢派曾尝试过一种集合式建筑的表达方式,主张科技与人类和城市之间的和谐共存和有机生长。7-Eleven等便利店公司则通过向数字信息网络进行大力投资,建设日趋完善的信息系统,从而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潜在的“新陈代谢”系统。便利店可以在环境的快速变迁中持续地更新和升级,并且能够跟上消费需求的细微变化,它代表了一种可以轻松跟上城市时尚变换的系统。“东京的便利店系统促成了一种新型的都市生活,在那里资本在城市中几乎无阻力地行动;在那里通过信息手段和品牌经营,便利店公司在城市的概念和识辨性上取得了一致;在那里通过需求的预测和创造,消费的多样性和选择的自由度被表达出来。虽然这种信息网络是不易察觉的,对个人的干涉也是很少的,但是它持续地调整着自身以适应城市的新陈代谢”[45]

3.6 小结:消费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工具

通过本章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在美国,购物中心和节庆场所代表的消费空间及其活动是城市空间外向扩张和内向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始终引导和支持着城市空间的发展与转型;在欧洲,消费购物空间的发展最终与城市认同取得了平衡,消费空间灵活地融入城市的肌理与景观之中,并在文化规划的指导下通过与城市文化活动相整合,提升了城市活力并复兴了地方文化;在新加坡,以合作-竞争机制为理念,通过高密度地设置商业消费空间,在联动与错位发展中将整个城市发展成了依托于东南亚旅游的购物之城;在阿联酋迪拜,通过创造奇观和奢侈消费来大力发展石油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都市旅游,使得奇观体验、奢侈享乐甚至整个城市本身都成为吸引全世界游客的消费奇观;在日本,在城市交通和信息网络的支撑下,以百货商店和便利店为代表的消费空间成为城市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并支撑着城市的运行和更新。虽然各国在如何利用消费来促进城市发展的策略上有所区别,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消费确实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

中国虽然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依然明显,但是在全球化的今天,正在步入消费社会的中国发达地区城市同样也面临着发展、转型、竞争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摒弃对消费及消费文化的偏见,并从认识观层面上正视当代消费对城市的积极作用和巨大影响——消费时代的城市空间与消费活动、文化及其空间已经密不可分地融合在了一起,消费完全可以成为促进城市空间发展的有效工具。其实,从一些城市现象中,例如不断渗透的消费活动、不断出现的消费空间类型、不断扩张的消费空间、日益包装化的城市景观……我们已经可以直观地感受到消费活动及其文化对当代中国城市的巨大影响力。

【注释】

[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51-65

[2]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67-68

[3]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130

[4]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11

[5]Lizabeth Cohen.Consumers Republic:the Politics of Mass Consumption in Postwar America[M].Westminster:Knopf Publishing Group,2003:22

[6]崔海波.美国消费主义的兴起、传播及其对我国大学生消费价值观的影响[J].教育前沿,2007(3):84

[7]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130

[8]王旭.美国城市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75

[9]李雄飞,等编著.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2

[10]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469

[11]Victor Gruen,Larry Smith.Shopping Towns USA:the Planning of Shopping Centers.New York:Reinhold,1960:24

[12]【英】迈克·克朗.文化地理学[M].杨淑华,宋慧敏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63

[13]【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155-156

[14]美国购物中心的平均用地规模。

[15]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635

[16]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636

[17]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 [C].K9ln:TASCHEN GmbH,2001:639

[18]李琳.欧盟国家的“紧凑”策略:以英国和荷兰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2008(6):107

[1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640

[2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642-646

[2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657

[22]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99

[23]Deborah Stevenson.Cities and Urban Cultures[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0

[24]克劳兹·昆斯曼.创新性、文化与空间规划(之一)[J].王纺译.北京规划建设,2006(3):171

[25]“合作-竞争(Coopetition)”:是由Charles F.Sable在1982年首先提出的,以描述在经济动力系统中合作与竞争之间的有机联系。合作与竞争虽然代表了两个基本对立的市场概念,但是现在它们被整合到一起产生了一种新的可以使大家获得更大利益的工作模式。“合作-竞争”抓住了商业合作和竞争的精髓,使得集体共享顾客与信息及相关的配送资源。

[26]Ministry of Trade and Industry.The Strategic Economic Plan:Towards a Developed Nation.Singapore:Singapore National Printers,1991

[27]转引自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208

[28]到2008年,“新加坡大热卖”已举办第15次。一般在年中举办,持续8个星期左右。其间整个城市的商场、商店都将参与到活动中。

[2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207

[30]迪拜(Dubai)是阿联酋第二大酋长国,面积3 885km2,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人口140万(2004年),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迪拜的经济实力在阿联酋排第二位,阿联酋70%左右的非石油贸易集中在迪拜,所以习惯上迪拜被称为阿联酋的“贸易之都”,它也是整个中东地区的转口贸易中心。

[31]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由于其扭曲动感的奇特造型,在建造过程中,就成为媒体大肆宣扬的对象。1997年,博物馆的建成开放后的首年度便接待了140万名参观者,并依靠旅游赚取了16亿美元的收入,为城市居民创造出3 800个新的就业机会,因此这一特殊的现象被称为“毕尔巴鄂效应”。

[32]参见迪拜塔网,http://www.burjdubai.com/

[33]参见迪拜塔网,http://www.burjdubai.com/

[34]中国驻迪拜总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迪拜2003年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参见中国贸易促进网http://www.tdb.org.cn/interMarket/22934.html

[35]中国驻迪拜总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迪拜2003年国民经济及对外贸易形势分析.参见中国贸易促进网http://www.tdb.org.cn/interMarket/22934.html

[36]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54

[37]转引自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53

[38]在企业文化里,keiretsu指的是日本式的企业组织,一种跨行业的联合企业模式和垄断形式。一个keiretsu是一组联营公司,它们结成一个紧密的联盟为彼此的成功而一起奋斗。keiretsu系统是基于政府和企业间的亲密的合伙关系,它是将银行、厂商、供应者和发行者与日本政府联结在一起的一个复杂的关系网。

[39]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262

[40]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256-258

[41]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262

[42]转引自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58

[43]转引自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58

[44]转引自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58

[45]Chuihua Judy Chung,Jeffrey Inaba,Rem Koolhaas,et al.The Harvard Design School Guide to Shopping[C].K9ln:TASCHEN GmbH,2001:76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