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时期下的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历史时期下的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到经济运行的规律,因为现实和未来是“犹可追”的。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量的运行规律是“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约束之下的运行规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经济运行规律。(二)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当前的经济运行的环境,我们将人类已经经历的经济运行环境下的特征再次描述如下:1.原始共产主义所有制下的生产方式:生产资料公有制。

历史时期下的经济运行环境分析

(一)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过去的社会生产形态已经永远地过去了。我们无法改变历史,无法为历史过程提出什么建议。但是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寻找到经济运行的规律,因为现实和未来是“犹可追”的。我们研究经济规律,研究价值量的运行规律。就是为了指导现实,为人们找出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我们对原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的利弊得失的认知,对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的利弊得失的认知,都无法对现实中的经济运行做出多少指导。人类社会已经越过了那些历史阶段了。无论期间经历了多少风雨和苦难,现在都已经随风而逝。但是,对历史得失的认知有助于认清楚如下问题:1.我们当前的经济运行处在哪个历史阶段?2.这个历史阶段之前是怎么个情况?3.这个历史阶段之后会是怎么个发展趋势?4.在过往运行特质和当前运行环境的共同作用下,当前阶段经济运行会表现哪些规律?

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原始共产主义生产方式,经历了长达2000多年的私有制条件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态。现在正处在私有制下的社会化大生产的经济形态之中。这个经济形态正在向更高层次的公有制迈进。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价值量的运行规律是“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共同约束之下的运行规律。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经济运行规律。

一旦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变化,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发生了变化,则我们当前所总结的许多经济规律也将随之失去用处。就如在原始共产主义生产形式下,部落的经济运行规律虽然在当时是真理。但是那些真理在当代社会就会无法指导社会生产,并变得百无一用。

(二)

为了让人们更加清楚地理解当前的经济运行的环境,我们将人类已经经历的经济运行环境下的特征再次描述如下:

1.原始共产主义所有制下的生产方式:

(1)生产资料公有制。

(2)共同生产,集中分配。部落是“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元。

(3)不存在货币。社会分配由“部落首领”或长老会议掌握。

(4)存在一个指挥社会生产的个人或机构。

(5)社会生产能力极端落后。

(6)劳动成果多多益善,不会存在生产过剩危机,也没有“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7)社会“价值量”标准中,全部由部落自己生产劳动产品构成。

(8)社会成员都在“为自己而生产”。

(9)因所有社会成员都在“为自己而生产”,生产者、消费者、分配者几乎完全重合。生产促进消费,消费促进生产,于是生产多多益善。

2.私有制下自给自足的农牧业生产方式:

(1)生产资料私有制。

(2)家庭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元,同时也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元。

(3)政府只提供社会公共安全服务和维持社会秩序,并收取税金。

(4)货币已经产生,但是交换在社会生产中所占比例较低。家庭是社会分配的基本单元。

(5)指挥社会生产的个人或机构,由“部落首领或长老会议手中”转移到“分散的众多家庭手中”。(www.xing528.com)

(6)社会生产能力相对落后,可用于交换的“家庭生产剩余”较少。

(7)生产的劳动成果多多益善,基本不存在生产过剩危机。只有极少数“专职为交换而生产的匠户”会面临“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8)社会“价值量”标准中,大部分由农户家庭自己生产的农牧产品构成,以交换得来的其他人的劳动产品为辅助。

(9)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而生产”,只有极少数匠户在“为他人而生产”。

(10)因“为自己而生产”占主导地位,所以生产者、消费者、分配者高度合一。生产促进消费,消费促进生产;于是生产多多益善。

3.社会化大生产下的生产方式:

(1)生产资料公有制和私有制的情况共同存在。公有制集中在公共安全领域和垄断性行业。私有制盛行于竞争性行业领域。

(2)家庭为“人口再生产”的基本单元,公司或企业等社会组织为“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单元。

(3)货币大量存在,交换在社会生产中占绝大多数。公司或企业等社会组织是社会分配的基本单元。

(4)除了实行计划经济的国家外,指挥社会生产的个人或机构彻底消失。在市场经济下,由“看不见的手”指挥社会生产。“价格、利润和资本”是指挥社会生产的“看不见的手”。

(5)生产能力相对发达,社会生产的产品主要用来交换。

(6)生产的产品不再多多益善,存在严重的生产过剩危机。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广泛存在,成为如影随形的制约生产的问题。

(7)社会“价值量”标准中,绝大多数由交换而得来的“其他人的劳动产品”构成。

(8)社会成员中绝大多数都在“为他人而生产”,“为自己而生产”的现象几乎销声匿迹。

(9)因大多数生产者都在“为他人而生产”,那么生产数量就必然受到他人需求的严重制约。需求开始制约生产,分配开始制约消费,消费开始制约需求。一个相生相克的社会再生产结构开始诞生。

卵、虫、蛹、蝶,是蝴蝶的整个生命历程。蝴蝶处于卵、虫、蛹、蝶四个过程的任何一个阶段时,都是蝴蝶本身而不会是其他动物

经济运行规律处在“公有制”“私有制”“自给自足”“社会化大生产”“看得见的手支配之下”“看不见的手支配之下”等,这些经济环境和前提之下的运行规律,都是人类经济在特定环境和前提条件下的运行规律。他们都是人类经济运行的规律,而不是其他。

【注释】

[1]《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崔杼弑其君庄公﹐“太史书曰:‘崔杼(zhu)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2]《左传·宣公二年》:“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宣子未出山而复。太史书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子为正卿,亡不越竟,反不讨贼,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3]参《道德经》第十八章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