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远洋渔业:从粗放向集约转型,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远洋渔业:从粗放向集约转型,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远洋渔业事业全面开启。与此同时,世界远洋渔业发展突飞猛进,产量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1/4。这一时期,我国远洋渔业开始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型,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大洋性渔业比重不断增加。在这一时期,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我国远洋渔船作业海域遍布42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属经济区及印度洋公海、大西洋公海、太平洋公海和南极海域。

远洋渔业:从粗放向集约转型,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走出去”的开拓者先行者之一便是我国远洋渔业从业者。

1985年3月,由中国水产总公司的13艘渔船、223名船员组成的远洋渔业船队从福建马尾港起航,开赴大西洋西非海域渔场进行作业。

如今看来,这支远洋船队相比现在庞大的远洋船队或许微不足道,但揭开了中国远洋渔业的光辉一页。同年,上海、大连、烟台的渔业企业先后派出船只赴白令海峡公海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成为我国远洋渔业公海捕捞开始的标志。我国远洋渔业事业全面开启。

我国福建有近400条渔船的某远洋捕捞船队

远洋渔业是指远离本国渔港或渔业基地,在别国沿岸海域或深海从事捕捞活动的水产生产事业,作业范围一般在他国200海里专属经济区的管辖海域或公海海域。

一般来说,远洋捕捞是指由机械化、自动化程度较高,助渔、导航仪器设备先进、完善,续航能力较长的大型加工母船(具有冷冻、冷藏、水产品加工、综合利用等设备)和若干捕捞子船、加油船、运输船组成船队,到公海开展捕捞作业。目前,全球有30余个国家(或地区)从事远洋渔业生产,但年产量超过10万吨的仅有中国、日本韩国、美国和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或地区)。

远洋渔业种类多样:按使用的渔具分类,包括远洋钓渔业、远洋拖网渔业、远洋围网渔业、远洋刺网渔业等;按捕捞对象分类,包括远洋金枪鱼渔业、远洋磷虾渔业、远洋鱿鱼渔业、远洋鳕鱼渔业等;按组织情况分类,包括单船远洋渔业和母船式远洋渔业(即组成船队的远洋渔业),以及利用外国渔业基地作为根据地的远洋渔业等。

金枪鱼延绳钓示意图

灯光鱿鱼钓示意图

一个国家的远洋渔业发展程度可以反映本国的经济实力、工业化程度和海洋科学技术水平。我国远洋渔业经历了空白期(1949—1971)、积极筹备期(1972—1984)、起步期(1985—1990)、快速发展期(1991—1997)、调整期(1998—2006)和优化期(2007年至今)6个阶段。(www.xing528.com)

在空白期,因为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较为丰富,并且开发利用沿岸及近海渔业资源对资金、设备、技术及人员要求都较低,所以海洋渔业生产集中在沿岸以及近海,基本未涉及远洋。

1972年,我国海产品总产量达291.4万吨,捕捞和养殖比例为18.4∶1,近海捕捞产量占总产量的90%以上。我国海洋渔业面临“近海渔业过度开发,海外开发严重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世界远洋渔业发展突飞猛进,产量占世界渔业总产量的1/4。在此背景下,当时的农业部向国务院报告: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近海渔业资源,提升水产品质量,海洋渔业必须尽快向外海谋求发展。从此,我国远洋渔业发展进入国家政策层面。

我国远洋渔业进入起步期的标志是1985年3月我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赴西非海域从事远洋捕捞作业。这一时期,我国远洋渔业以过洋性渔业为主,捕捞方式以拖网作业为主,主要作业海域为太平洋、西非海域、西南大西洋等。我国在渔业交流合作领域取得较大发展,与21个国家(或地区)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快速发展期,我国远洋渔业产量从1991年的32.35万吨增长至1997年的103.7万吨。金枪鱼钓、鱿鱼钓等项目得到长足发展,作业海域延展至日本海、中西部太平洋、印度洋南太平洋等。在此时期,我国加入养护大西洋金枪鱼国际委员会、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等国际渔业组织,国际合作不断深化,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积极磋商相关捕捞项目,与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等国的渔业合作显著增强。

我国某远洋捕捞船通过机钓手钓一夜共获鱿鱼约1.68吨。

1998—2006年,全球渔业资源逐年减少,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进入调整期。这一时期,我国远洋渔业开始由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型,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大洋性渔业比重不断增加。至2006年,我国大洋性渔业与过洋性渔业的产量已大致相当,一改之前过于依赖过洋性渔业的局面,作业海域涵盖大西洋公海、太平洋公海、印度洋公海及33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属经济区。

2007年以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洋性渔业与过洋性渔业得到均衡发展,远洋渔业进入优化期。在这一时期,国家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远洋渔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2016年,约160家企业获得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2571艘渔船获得远洋作业的批准(其中新建投产88艘),总主机功率约为240万千瓦,总吨位约为140万吨。我国远洋渔船作业海域遍布42个国家(或地区)的专属经济区及印度洋公海、大西洋公海、太平洋公海和南极海域。我国远洋渔业管理制度日益完善,开始从远洋渔业大国阔步迈向远洋渔业强国。

按国家“863”计划要求,具备环球捕捞能力的大型单拖捕捞加工船“安兴海”轮首赴南极海域执行磷虾探捕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