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发展建议

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发展建议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府、产业扶持程度不够、缺乏启动资金、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加以解决。从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较好的几家农技协来看,它们的发展确实能够起到“连通器”“放大器”“保护伞”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并增加了农民收入。

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发展建议

农技协的发展在国内许多地区已经证明是一个非常有利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这个载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当地的种养结构,提升县域农业经济的竞争力。西北干旱地区农技协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政府、产业扶持程度不够、缺乏启动资金、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努力加以解决。

(一)突出农技协的地位,把农技协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平台

本文认为,农技协的发展,一方面要靠自身不断修炼内功,健全自身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在西北地区农技协的生成与发展中,科研机构的支撑、地方政府的扶持和产业的带动是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能否以农技协为平台整合三个方面的资源,从根本上决定着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的效果,直接影响着农民增收的可能性。

有的地方政府提出,“抓农技协就是抓产业,抓基地,抓现代农业,就是抓农民增收,就是抓小康建设”。从西北干旱地区发展较好的几家农技协来看,它们的发展确实能够起到“连通器”“放大器”“保护伞”的作用,能够有效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的转型,并增加了农民收入。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应该更加重视农技协的发展,将农技协作为发展农业经济的重要平台。发展农技协要坚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方向,采取鼓励为主、引导为主、扶持为主、服务为主。在推进“农技协”不断发展中,还要创新思维,积极探索,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www.xing528.com)

(二)有效整合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三个方面的资源,形成促进农技协发展的合力

具体来说,对于大户带动型的协会,政府首先要鼓励这些协会注册产品商标、增强市场竞争力,并采取相应措施来保护协会品牌。其次,政府要提供好信息服务,如产品市场容量预测、供求状况信息,防止农户跟风跟进,避免“谷贱伤农”情况发生。对于企业+农户模式,政府首先要论证引进的产业是否符合当地生产条件,优先选择节水、低耗水涉农企业,其次,政府要发发挥好对涉农企业的监督作用,防止企业抽逃资金,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利用大型科研院所机构做产品研发,县乡农业技术机构作具体指导,使科研院所的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总之,农技协的产生,首先需要提供足够的激励,才能使乡村精英、能人、致富带头人有动力付出时间和精力组织分散的农户参加农技协,其次,需要农技协提供有价值的科技服务,能够吸引农户加入;第三,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涉农企业的支持和带动。这就需要县乡政府广泛动员农村各类大户、能人组建农技协,坚持“适合什么就发展什么,适合什么形式就采取什么形式”的指导思想,吸引“官、产、学”三个方面的政策、资金、技术、信息、人力等资源的投入,使农技协的发展呈现出数量众多、会员众多、农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局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