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推进,浙江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深入推进,浙江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启动实施新一轮“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城治乡。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贯彻实施《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积极推进镇村规划布局优化,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同步推进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整治。五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

深入推进,浙江生态环境更加美丽

生态文明建成效显著。坚定不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实施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启动实施新一轮“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城治乡。累计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4个、国家生态市2个、国家生态县(市、区)39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7个、国家级生态乡镇691个,数量居全国前列。累计建成省级生态市5个、生态县(市、区)67个、环保模范城市15个。11个设区市中有8个市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据2017年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发布的生态文明年度评价结果,浙江绿色发展指数仅次于北京、福建居全国第3位。

治水拆违倒逼转型。全面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率先推进五级“河长制”,并在全国推广。2013—2017年,累计消除垃圾河6500公里、黑臭河5100公里,完成河湖库塘清淤量2.5亿方。劣Ⅴ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地表水省控断面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82.4%,比2012年提高18.1个百分点。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3.4%,比2012年提高7.2个百分点。累计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面积13.9亿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9.0亿平方米。

节能减排环境改善。2013—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4.7%。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每年均提前完成国家下达的减排任务。11个设区城市环境空气PM2.5浓度平均为每立方米39微克,比2013年下降36.1%;日空气质量(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2.7%,比2013年提高14.3个百分点。据省环保厅最新公布的2017年度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满意度平均得分为78.54,比2016年和2015年分别提高1.18和8.46分,连续6年上升。

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贯彻实施《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年)》,积极推进镇村规划布局优化,推进美丽宜居示范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同步推进农村生活、生态环境整治。至2017年末,2236个村庄完成景区化改造,在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一般村705个。100%的建制村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2017年新增开展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试点村6675个。2012年以来,有58个县(市、区)成为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数量居全国第一,已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12个、示范乡镇200个、特色精品村600个,呈现出“诗画江南、山水浙江”美好景象。(www.xing528.com)

五年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浙江经济已进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全省上下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及二次全会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突出“四个强省”导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高质量、现代化、竞争力和浙江特色,坚持用发展的办法和理性担当、真抓实干的姿态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全面抓好改革开放、增长转型、改善民生、整治环境、防范风险各项工作,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统筹推进富强浙江、法治浙江、文化浙江、平安浙江、美丽浙江、清廉浙江建设,高水平谱写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浙江篇章。

(原载于浙江统计信息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