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贺士英:管理商号之严,行善助考生

贺士英:管理商号之严,行善助考生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贺士英,字达庭,渭南县阳郭镇贺家村人。贺士英对商号管理得很严。他们对贺士英更是敬畏有加。就在赵大得意时,刘才趁机把贺士英准备在当地投资开设当铺的事跟他说,赵大立即答应给予帮助保护。于是贺士英在赵大管辖的地盘上又开了两家当铺,生意兴隆。贺士英发家后,不忘贫苦大众,注意结缘四方,在社会上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每次举行陕西乡试,贺士英都来渭南会馆捐金若干,支助考生。

贺士英:管理商号之严,行善助考生

贺士英(1760—1835),字达庭,渭南县(今渭南市临渭区)阳郭镇贺家村人。贺士英自幼跟随父辈经商,明白事理,后悔自己弃学早,因此他很重视“训子侄读书,遇文士必尊礼之”。一日,士英回家中,见一群儿童做无趣戏耍,观看这些儿童,个个俊秀聪明,便询问父兄:“他们为何不去读书?”得知因“家贫无力去私塾就读”后,士英便慨然出资,在村里办起了“义学”,聘请老师为之讲学。以后,他每次给家中写信,都要问及义学的情况,“读者几人,多多则喜,少者不悔”。嘉庆二十四年(1819)乡试,士英送子、侄到陕西省城应试,适逢省城秋雨下了十多天,寒士(考生)租住的房屋,“上漏下湿,夜不能卧,书无处安研处”。士英看到这种情况,愤然地说:“书生之苦何以至此乎!”于是,由他出资命其子贺振甲具体操办,在西安贡院门大街东侧修建渭南乡试会馆。“约三年工竣,计屋百四五十间,屋各设榻,费三万五千金。”据《创建渭南乡试新馆记》载,会馆有屋一百五十间,建筑整体向东,基址东西长二十一丈,南北阔八丈五尺。馆内正堂为祭祀孔子之所,两侧有翼堂,还有凉亭、南北厦房等。会馆中部开设“便门”,以便考试时考生出入陕西贡院。会馆的西北部自成一区,建筑朝西,屋宇五楹,南、北厦房各三楹,是应试武举的考生备考、养马的场地,这一区域也开设大门与正馆相通,“及试者应需之物无不完且具”。

贺士英墓志铭

清朝嘉庆年间(1796—1820),贺士英主营典当和钱业,执陕西钱业之牛耳。开始,贺家在渭南设有当铺(质库)两处,由他经营后,“岁岁增设”,积至36 家当铺,72 座钱庄,分布于陕西及西北各地。徐炘抚陕时,见陕西典当利息每月三分(其他省月息不过二分),民不堪苦,提出减息为二分,但典商拒不执行。贺士英闻知,去见陕抚,提出“不可力取,我(家)在渭南、临潼、蓝田、咸宁、长安等地30 余处质库,散布于百里之间,其中八处在省城,只有我减息,则其他当铺才能减息。”第二天贺家当铺贴招贴于各地,率先将典息减为二分,人们见贺家典当利轻,纷纷到贺家典当质贷,其他典当无法与之抗衡,不久,西安、同州、凤翔、乾州、邠州等40 余州县800 余座质库相继改为常年典息二分,年省贫民40 余万缗。

贺士英发财成为富商后,仍然保持着他以前的朴实作风,他不喜爱奢侈,也远离声色娱乐的活动,只有拿着各当铺的账簿,算计出盈利许多时才会露出满意的笑容。他对自己当铺的情况了如指掌,对于那些整天迷恋于花天酒地、游手好闲的商人及其子弟极其轻蔑,他常会叫住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商人子弟,骂上一句“败家子”,然后扬长而去。

贺士英对商号管理得很严。他每年都要把自己所有的当铺巡查一遍,风雨无阻。每到一处,先不询问什么,只是用他那睿智而犀利的目光朝掌柜和伙计的脸上一看,从他们的脸色和表情上就能推知当铺近来的情况。所以,每当巡查,当铺中人见了他,什么事也不敢隐瞒,总是据实以告。然后他才检查账目,一丝不苟。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在这个当铺中停留多久。如若当铺遇到困难和麻烦,他会留下来给予筹划谋略,待事情办妥后方起身去别的当铺视察。由于他每次巡查来去匆匆,时间也不确定,所以各当铺的掌柜和伙计们平时都对自己要求很严,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之事。他们对贺士英更是敬畏有加。贺家还在本村修了“贺家会馆”,有36 间房子,每个掌柜占一间,以方便各地当铺掌柜回村汇报业务。每年年终结账后,必于春节期间召集各当铺掌柜齐聚会馆交账,盈利最多者,坐距士英最近,最差的坐末位。(www.xing528.com)

士英用人不求全责备,不计其短只看其长。有个叫刘才的人,原先不务正业,经常通宵豪赌,父母留下的家产都被输光了,别人都不敢使用他。而贺士英却发现他有善于“社交”的特长,就把他留在自己手下,让其充当当铺的“公关”先生。一次,士英想在咸阳开设当铺,就吩咐刘才设法去接触和拉拢咸阳的官僚赵大。刘才接受任务后,他没有直接去找赵大,而是让咸阳商会会长张太师出面,约请赵大和另外两位商界友人吃饭。在张太师的安排下,刘才与大家见了面,他采用了“以赌会友”的“公关”策略,让赵大在打麻将牌局上反输为赢,连续和大牌,不仅赢回了前边输去的两万两,还赢了三万两。牌局散后,赵大心领神会,并对刘才笑说:“刘兄牌德不错!”还说隔天要请他吃饭,请他一定光临。在两天后的再次牌局上,刘才又如法炮制,再次暗中帮助赵大赢钱。就在赵大得意时,刘才趁机把贺士英准备在当地投资开设当铺的事跟他说,赵大立即答应给予帮助保护。于是贺士英在赵大管辖的地盘上又开了两家当铺,生意兴隆。

贺士英发家后,不忘贫苦大众,注意结缘四方,在社会上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他除了创办义学,建立渭南乡试会馆外,还捐资修建渭南城西湭河小桥,建立贺家十月初十“农资会”。每次举行陕西乡试,贺士英都来渭南会馆捐金若干,支助考生。每年青黄不接季节,他必赈民十余次。

士英于道光十五年(1835)五月二十二日逝世,享年76 岁。其子贺振甲“犹周恤不倦”,成为渭南乐善好施之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