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棉纤维工艺性能及其关键指标

棉纤维工艺性能及其关键指标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短绒率是表示棉纤维长度整齐度的一项指标。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线密度,棉纤维的惯用计量单位是公制支数。棉纤维成熟度的高低与纺纱工艺、成品质量关系十分密切,简单归纳如下。一批原棉中单纤维强度的差异很大,若要单纤维强度数据有代表性,必须测试相当多的纤维根数。强度是棉纤维的一项重要品质性能,纤维强度高,不但成纱强度高,而且可减少纺织加工中对纤维的拉断等损伤。

棉纤维工艺性能及其关键指标

为确定纺织工艺,纺织行业需要对棉花品质性能进行非常详细的测试评价,一般都借助仪器或器械进行此项工作。下面介绍纺纱工厂必须考核的原棉指标。

(一)棉纤维长度

纤维长度是指伸直纤维两端间的距离,即纤维伸直但不伸长时的长度。

长度是棉纤维最重要的质量指标,以长度测量为主的检测设备往往耗资数十万以上。任何一批原棉,其中各根纤维长短不齐,形成一种自短到长的分布,见图2-4。通常用主体长度、平均长度、品质长度和短绒率等指标来表征原棉长度的各方面信息。

1.平均长度L 是指纤维长度的平均值,一般用重量加权平均长度。所谓重量加权是指计算平均值时各组长度乘一个重量权系数(重量百分比),例如,L=∑kiLi/N,式中Li为第i组的长度,ki为第i组的纤维占总量的重量百分比。

图2-4 一种新疆长绒棉的长度——质量频率分布

2.主体长度Lm 是指一批棉样中含量(根数或重量)最多的纤维的长度。早期棉花收购中应用手扯长度与主体长度接近。

3.品质长度Lp 又称右半部平均长度,是指比主体长度长的那一部分纤维的重量加权平均长度,是棉纺工艺上确定罗拉隔距等工艺参数的重要依据,一般品质长度较主体长度长2.5~3.5mm。

4.短绒率P 是指纤维长度短于某一长度界限的纤维重量与纤维总重量的百分比。短绒率是表示棉纤维长度整齐度的一项指标。

5.其他 此外,有时还使用基数S和均匀度C两项指标。基数是以主体长度为中心,前后5mm范围内的纤维重量百分数之和,基数大则说明纤维长度均匀度好。

均匀度C是基数S与主体长度Lm的乘积。

棉纤维长度与成纱质量密切相关。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棉纤维越长、长度离散性越小、短绒率越低,成纱强度越高,纺出纱的极限细度越细,成纱细度越均匀,毛羽越少,纺纱质量越好。

(二)棉纤维的细度

由于棉纤维的不规则截面,很难用直径、截面积大小等直接指标表示其粗细,最常用的细度指标是间接指标,有线密度(特克斯、分特克斯)、纤度(旦)、公制支数等。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线密度,棉纤维的惯用计量单位是公制支数。

线密度Ft: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的纤维所具有的重量克数,是现行的法定单位。线密度数值越大,表示纤维越粗。线密度的单位通常以“tex”表示。

公制支数Nm:在公定回潮率下,1g重的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用下式计算:

式中:L为长度(m或mm);g为质量(g或mg)。从物理概念讲,公制支数是线密度的倒数,Nm越大,表示纤维越细。特克斯与公制支数的换算关系为:

(三)成熟度(maturity)

棉纤维成熟度是指纤维细胞壁的增厚程度,胞壁越厚,成熟度越好。成熟度与生长条件有关。除长度以外,棉纤维的各项性能几乎都与成熟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常成熟的棉纤维,截面粗[胞壁厚、中腔小,图2-5(a)]、强度高、弹性好、有丝光,并有较多的天然转曲。未成熟的棉纤维,天然转曲少,胞壁薄、强度低、弹性和光泽差,见图2-5(b)。过成熟棉纤维,呈棒状、中腔不明显、天然转曲少、抱合力差,见图2-5(c)。图2-5(d)为极不成熟棉纤维。

棉纤维成熟度的高低与纺纱工艺、成品质量关系十分密切,简单归纳如下。

(1)成熟度高的棉纤维能经受打击,易清除杂质,不易产生棉结与索丝。

图2-5 不同成熟度的棉纤维截面形态

(2)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吸湿较低,弹性好,加捻效率较低。

(3)成熟度高的棉纤维在加工过程中飞花和落棉少,成品制成率高。

(4)成熟度中等的棉纤维,由于纤维较细,因而成纱强度高,成熟度过低的棉纤维成纱强度不高;成熟度过高的棉纤维偏粗,成纱强度也低。但成熟度高的纤维在加工成织物后,耐磨性较好。

(5)成熟度高的棉纤维晶亮而有丝光,而且吸色、显色性好,织物染色均匀、纯正、光泽好。

(四)棉纤维的强度(intensity)

纤维强度有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之分,前者指拉断一根纤维需要的力,以cN为单位;后者指拉断一定细度的纤维需要的力,以cN/tex等为单位。常用的相对强度指标还有断裂长度LR,其物理意义为纤维自重能够将其拉断时的长度,或者说纤维自重恰好等于其断裂强力时的长度。

纤维断裂长度LR一般用式(2-3)换算:(www.xing528.com)

式中:P为平均单纤维强度(gf/m2,1gf/m2=0.01kPa);Nm为纤维公制支数(m/g)。

断裂长度是一个强度指标,单位一般用km,故名断裂长度。

棉纤维强度与其含水率明显相关,规定在标准温湿度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采用单纤维检测,也可采用束纤维检测,然后再换算成单纤维强度。一批原棉中单纤维强度的差异很大,若要单纤维强度数据有代表性,必须测试相当多的纤维根数。测试束纤维强度比较快速简便。

强度是棉纤维的一项重要品质性能,纤维强度高,不但成纱强度高,而且可减少纺织加工中对纤维的拉断等损伤。纺织用细绒棉的强度多半在3.5~4.5cN。棉纤维强度还与品种密切相关,如长绒棉很细,而强度却高于细绒棉,长绒棉的单纤强度为4~6cN。

(五)杂质(admixture)与疵点(defect)

原棉中除棉纤维外的一切物质统称杂质,如泥沙、枝叶、铃壳、不孕籽、棉籽及虫屎等,引起纺纱困难或影响成纱质量的棉纤团统称为疵点,见表2-3、图2-6,如索丝、棉结、黄根、带纤维籽屑等。

原棉中杂质和疵点的存在,不仅直接影响用棉量,而且还给纺纱工艺增添麻烦,使生产效率降低,棉纱成本提高。有些细小疵点在纺纱工艺中很难除掉,它们将直接影响纱、布质量。根据杂质和疵点在纺纱过程中的危害,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表2-3 原棉中的疵点种类

1.难与原棉分离的杂质与疵点 这类杂质和疵点危害甚大,常见的有带纤维籽屑、软籽表皮、棉结、黄根、僵棉以及部分棉铃、碎叶片等,见图2-6,它们只能在梳棉中清除一部分,很难完全清除。这些杂质疵点包卷在纱条中或附着在条干上会使条干恶化,断头增加,棉结杂质粒数增多。

图2-6 难与原棉分离的杂质与疵点

2.可与原棉分离的杂质 主要有棉籽、破籽、泥沙等。它们的特点是体积和重量较大,分布不均匀,虽然纺纱过程中可被清除,但影响用棉量。

3.可被梳理开的疵点 主要有棉索丝和棉团,见图2-7,它们的特点是在梳棉过程中,可将其中大部分疵点梳成单纤维。少量会进一步纠结成无法清除的小棉结,影响成纱质量。

4.其他 个别原棉中还可能混入一些砖石、金属、火柴、麻袋碎片等危害极大的特殊杂质。

原棉的杂质检验,通常采用棉花杂质分析机测定杂质含量百分率,或测定各类手拣疵点总重量的百分率。

原棉疵点检验一般采用手拣法,称取一定量试样,拣出各类疵点。然后折算成每100g原棉中所含疵点的粒数及重量百分率。

图2-7 索丝

(六)水分(moisture)

原棉水分含量的多少用含水率或回潮率表示。含水率是指原棉中的水分含量占原棉重量的百分数;回潮率是指原棉中水的含量占干燥原棉重量的百分数。我国原棉水分含量通常用含水率或回潮率来表示。棉花收购中含水率用电阻测湿仪快速测定,含杂则用目光估计,或用棉花质量分析机测定。

原棉含水率一般在7%~11%,南方地区含水高于北方地区。原棉的含水量大小既影响重量的计算,又影响质量和存储,因此,要求进行精确的测量,其含水率的测定方法,通常采用烘箱法或电测法。

同一份原棉由于含水率不同,原棉的总重量也不同,因此,在原棉买卖交易交接验收业务上,采用2013年新国标GB 1103规定的棉花公定回潮率(8.5%),棉花回潮率最高限度为10.0%。凡是实际回潮率不是8.5%的原棉,都折合到8.5%的标准回潮率计算重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