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让他们吐槽,也是一种成长

让他们吐槽,也是一种成长

时间:2023-05-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际上,克拉克森们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做这一期节目,恰恰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上的存在越来越强势的一个证明。我其实很能理解他们的复杂心情,毕竟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成长壮大,而英国已经逐渐没有汽车工业了,所以,他们要吐槽就尽管让他们吐吧——当初日本和韩国的汽车工业,也是这样在欧美老师们的吐槽中走过来的。

让他们吐槽,也是一种成长

英国BBC著名的一档汽车节目《TOP GEAR》,最近做了一期关于中国汽车的专场,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期节目,因为在网络上很火,内容——用网络语言来说就是对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神吐槽”。

我也看了,心情比较复杂。必须承认,节目内容本身的确很精彩,但是克拉克森(该档节目的毒舌主持人)们对中国本土汽车品牌的种种夸张的讽刺挖苦,我在情感上有些接受不了,而更令人接受不了的是,他们所挖苦的大多又都是事实,比如拙劣的抄袭、画虎类犬的模仿,比如低劣的质量、毫无创意的设计……

大多是事实,那么自然也大有不实之处。比如节目中对中国汽车碰撞测试的恶搞(用接近零的速度去撞墙),就非常地不负责任。国内的碰撞速度是比国外略低一些(国外正面碰撞测试多是64公里/小时,国内是50公里/小时),但结果还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以前,国内很多车在碰撞测试中表现的确不好,但是近几年进步很大,C-NCAP碰撞中拿5星的本土品牌车型越来越多,帝豪EC7和MG6此前在欧洲NCAP的碰撞测试中也都拿到了4星……

除了安全,近几年,本土品牌汽车在设计制造、性能品质经济可靠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汽车技术领域,自动变速器、双离合变速器、缸内直喷、涡轮增压、DVVT,本土汽车品牌在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在产品质量方面,J.D.POWER的调查结果显示,本土汽车品牌与合资厂家之间虽然存在差距,但是差距连续几年都在缩小……

除了EC7、MG6,本土汽车品牌近年里还涌现出不少不错的产品,比如哈弗H6、江淮和悦、奇瑞A3、荣威350、广汽传祺等。克拉克森的那期节目如果等到长安逸动上市后再做,也许他的很多看法会有所不同。我开过逸动,这款车设计性能一流,8万元人民币左右的价格,居然配备了自动启停系统,提供4年10万公里的保修,我的看法是,这款车完全可以秒杀很多畅销的合资A级车。(www.xing528.com)

但这只是我的看法,市场认不认就难说了——国人对本土汽车品牌成见实在太深。今年1月,本土汽车品牌里卖得最好的似乎是吉利,不到4万辆,可是上海通用凯越和科鲁兹两款车的销量就超过了5万辆。长城、奇瑞、江淮在不同的海外市场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且,这些中国车在海外市场的售价也普遍比在国内高,可是在它们的本土市场,大家更接受洋LOGO,甚至很多人买了比亚迪也要把车标改成丰田

从去年以及今年前两个月的市场数据来看,本土汽车品牌真的形势严峻,如果说在高速增长的市场里,奇瑞、吉利还能捡个漏,那么在快速升级的中国车市,本土汽车品牌似乎正进入一个小冰河期。能不能挺过去,我想除了本土汽车品牌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消费者给点机会。如果是B级车,那么实话实说,本土汽车品牌暂时的确还缺乏竞争力,可是,如果是A级或者更小的日常使用车型,那么完全可以考虑一下本土汽车品牌。从只能卖A0级车,到现在A级车也很有竞争力,中国汽车工业在短短几年里的进步是巨大的,克拉克森在节目最后说“也许5年后我们都不得不买一辆中国车”,我认为他是认真的。

实际上,克拉克森们不远万里跑到中国来做这一期节目,恰恰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上的存在越来越强势的一个证明。他们一面不得不承认传祺和荣威“还不错”,一面又把传祺称为穿马甲的阿尔法·罗密欧,那么标致3008何尝不是穿法国马甲的欧蓝德菲亚特菲跃不就是道奇酷威穿了意大利马甲?保时捷卡宴不就是穿了豪华马甲的大众途锐?我其实很能理解他们的复杂心情,毕竟中国的汽车工业在成长壮大,而英国已经逐渐没有汽车工业了,所以,他们要吐槽就尽管让他们吐吧——当初日本韩国的汽车工业,也是这样在欧美老师们的吐槽中走过来的。

2012-2-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