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一蹴而就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一蹴而就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汽车行业同样回避不了这两个问题。目前,传统能源还是主要能源,新能源的应用正在普及,但是还需要时间。因为大家对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能源汽车肯定是要发展的,这是大方向。这当然是对的,但都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

新能源汽车是大势所趋,但不会一蹴而就

第一,能源结构多样化是全人类的共识,不能只依靠单一种类的能源。第二,能源的清洁化和循环再利用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方向。汽车行业同样回避不了这两个问题。完全使用清洁能源和可循环再利用的能源需要一个过程,这期间不仅需要技术本身的进步,还要考虑成本、社会配套设施等的适应性及转换速度。

目前,传统能源还是主要能源,新能源的应用正在普及,但是还需要时间。这不是一夜之间或者说几年时间就能够改变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可能还有反复。因为大家对新能源和传统能源,以及环境气候变化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再过几年,关于能源替代紧迫性的认识是否会发生变化?很难说。不同国家、不同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认为碳排放导致了地球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必须严格控制;但有些人认为不是这样,他们觉得在整个宇宙维度下人类的活动很难产生太大的影响;还有些人认为,碳排放确实导致温室效应了,但这是一千多年来人类活动产生的碳不断积累的结果,而不是近几十年造成的。

不管哪种看法正确,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目前碳排放总量已经导致了地球表面温度的上升。但是还有一点需要认识到,碳循环本身也是有平衡的,并不是说一点碳排放都没有了,对地球才是最好的。因此,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之间合理的使用比例,必须综合考虑为传统能源排放付出的代价和应用新能源所需的成本之间的关系,权衡负面的挑战和正面的影响。(www.xing528.com)

新能源汽车肯定是要发展的,这是大方向。但是成为主流到底需要多少年呢?人类历史长河有几千年甚至几十万年,在这样的时间维度里,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急于两年或三年就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呢?以前氟利昂排放导致大气臭氧层变薄,人类限制氟利昂的使用。后来碳排放产生温室效应,人类关注碳排放。这当然是对的,但都不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

而且中国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温室气体,而是雾霾。雾霾和碳排放没有关系,主要与颗粒物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有关。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否则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因此,我们应该用更加科学平和的眼光来看待汽车能源结构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