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千禧之爱HIGH女人》:广播人的社会责任与情怀

《千禧之爱HIGH女人》:广播人的社会责任与情怀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听着郑羽书讲她的媒体人身份和经历,不禁让人对她生出一分崇敬之情,而她在大连能够做出一档颇为精彩的广播节目《千禧之爱HIGH女人》,正是源于她多年作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4 年的节目留下多少难舍的情,郑羽书说其实她很少做与观众互动的节目,但是每逢佳节她都会与听众交流,去和游子一起共度佳节。

《千禧之爱HIGH女人》:广播人的社会责任与情怀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现代化海滨城市,历史的沧桑变迁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抹不去的浪漫和优雅气质,郑羽书的优雅和美丽很适合这里。听着郑羽书讲她的媒体人身份和经历,不禁让人对她生出一分崇敬之情,而她在大连能够做出一档颇为精彩的广播节目《千禧之爱HIGH女人》,正是源于她多年作为媒体人的社会责任感。

“我是郑羽书,我在这里,你在哪里?”对于很多听众来说,这个声音、这段话语曾是多么的亲切,从2002 年开始,4 年的时光里,这个轻柔的声音曾伴随很多听众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郑羽书说:“为什么会与大连有这样的情缘,我自己也一直在追寻,真的不知道,就是喜欢。”郑羽书说话轻柔,但是很能打动人,时不时爽朗地大笑,此时倒不像台湾人,有点儿大连人的豪爽。这是一定的,因为在大连待了这么久,她自己都说自己是半个大连人了。

“当时电台的领导请我做节目主播,很有诚意,我接受了。我是个讲诚信的人,于是我就坚持做了。”郑羽书回忆,当时的节目是365 天不间断,每天1 个小时,这对于她来说压力还是很大的。但是节目做起来之后,她拥有了大批听众。“我的节目内容很多,包括读书、旅游、生活资讯等,听众中有教授、医生、学生,来自各行各业,有的主妇赶回家做饭边听,有的学生一放学就赶回家听。有一次一个听众说,我正在海边提着收音机听你的节目,真的是好浪漫。”

郑羽书说:“我在台湾当过杂志总编辑,在月刊、双周刊、周刊都待过,还在《中国时报》和其他几家报纸、电台、电视台、中央电影公司等地待过,所以,当我到大连来,电台台长的热情邀约让我思考了很久,我思考的是我有没有那么多时间。但是几经思考后我觉得,如果大连的朋友需要一种新的主持风格和新的节目内涵,那么我愿意试着去做。”(www.xing528.com)

4 年的节目留下多少难舍的情,郑羽书说其实她很少做与观众互动的节目,但是每逢佳节她都会与听众交流,去和游子一起共度佳节。郑羽书说,后来因为母亲病重,需要回去照顾,所以才停掉了这边的工作,“清楚地记得节目最后一期是在‘七夕’,至今每年还有读者在那天给我发邮件,希望再听到我的节目。”

4 年的时间对人生来说,很短,但是对于一个用心感悟着生活的人来说,4年又足够让她收获很多。4 年的电台主持工作,不仅让郑羽书获得了听众的爱戴,这段经历也同样让她自己感动和难忘。

郑羽书说:“我从听众朋友的互动中学习到很多东西,有很多事情让我很不舍,也很感动。当你是一个主持人的时候,你就会与你的听众有亲密的感情,譬如有一个听众第一次打热线进来的时候告诉我,他在医院,得了癌症。因为我不是每天都开热线的,隔了几个月之后他又会打进来,但最后他没有再打进来的时候,我心里其实蛮难过的,我在想很可能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在节目里,各种年龄层的朋友会给你打电话,有学生、职业妇女、教授、律师等,这么多人关注你,关注你的节目的内容,我常常会想他们要从里面得到什么,你能够给他们什么。我相信他们不会这么轻易地每天花1 个小时来听你的节目,他们一定思考过。所以我现在还常常收到他们的邮件,问我,‘羽书姐,你为什么还不回来?’”那时,每当暮色笼罩这座美丽的海港城市时,郑羽书的声音就会温暖着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们的心房,经历的许许多多,使郑羽书对这里的人和大连这座城市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