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出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改革。第二个问题就是市场环境的完善的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进一步形成竞争性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从产业开放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是推进垄断行业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

如何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同时提出,“允许更多国有经济和其他所有制经济发展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实际意义上讲,明确提出并在一定程度上引导、鼓励和支持发展混合所有制,这是中国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新的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国有企业在一些领域的垄断格局将被打破,市场将增加更多的竞争活力。此外,民营资本的进入也将把市场化的高效率带入国企内部,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也会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

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可以这样认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也是一个探索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国出现混合所有制经济,主要源于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规范的现代公司制是股权多元化的,除了原有的国有资本外,还要吸收其他非国有资本作为战略投资者,公司公开上市还会有大量的民营企业和股民持有公司股票。只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资产的评价问题、股份的转让问题以及经营权、决策权问题,才能得到更好地解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混合所有制的关键问题不在持股主体的多少,而是资本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要靠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混合所有制建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人治理结构真正完善的过程。

第二个问题就是市场环境的完善的问题,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需要进一步形成竞争性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加快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的现代市场体系,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决定》还要求:“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作为混合所有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资本,早已被获准进入某些国有资本占主导的行业,但至今在那些行业中,民营经济的影响力仍然非常有限。这一方面与民营企业自身实力有关系,但更与存在各类隐性壁垒密切相关。因此,项目核准、公共财政、金融支持等方面的配套改革需要及时跟进。

从微观角度来看考察,我国国企改革中,除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少数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必须采取国有独资形式之外,积极发展国有资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能够充分调动国有资本和非国有资本两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有利于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www.xing528.com)

第三个问题就是逐步有效地推进打破垄断、实现有效市场资源配置的问题。从产业开放看,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重点是推进垄断行业改革。而这一改革进程的重点则在于民营资本如何进入垄断性行业问题。从战略上看,首先需明确国有资本控制的几条底线,比如:涉及国家安全的产业;真正的自然垄断性环节,指具有网络系统性特征的环节,如电网、通信网、民航网、铁路网、邮政网等;承担政府特殊任务的企业。在底线之上,应积极推进垄断性行业开放,逐步使民营资本进入垄断性行业。当然,随着理论的突破、制度的完善、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这条底线也是变化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基本政策已明确,关键是细则,成败也在细则。因此,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必须在细则上下功夫,必须依照法律法规、公开透明、规范运作。要加快完善相关法规、规章和规范文件,严格把好资产评估关、交易透明关,既要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又要打消民间资本参股后被套牢、丧失控制权的疑虑,防止有人借发展混合所有制侵吞国资或民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