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何确定供电运行指标?

如何确定供电运行指标?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促进企业合理的有效使用电能,因此企业供、用电设备在运行时,必须对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标.如企业用电负荷率、功率因数等提出合理的要求。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间范围内电力负荷的平均值,平均有功负荷用Pp表示,单位是kW。4)企业实行计划用电,搞好企业电力平衡,高峰电力指标下达到车间、班组,严格控制高峰时间的电力负荷。

如何确定供电运行指标?

为促进企业合理的有效使用电能,因此企业供、用电设备在运行时,必须对一些主要的经济运行指标.如企业用电负荷率、功率因数等提出合理的要求。

1.用电负荷率

在企业供配电系统中,电气设备所需要的电功率称为负荷或电力负荷。由于电力负荷的大小是随时间而变化,因此在某个时间间隔内必然会出现一个最大值,称为最高负荷,最高有功负荷用Pmax表示,单位是kW。平均负荷是指某一时间范围内电力负荷的平均值,平均有功负荷用Pp表示,单位是kW。如某企业日用电量为120000kWh,日平均有功负荷为

978-7-111-57877-2-Chapter04-47.jpg

在一昼夜间出现的最大负荷,称为高峰负荷,出现的最小负荷为低谷负荷。由于企业用电特点不同,出现高峰负荷和低谷负荷的时间也不相同。将电力负荷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用曲线表示出来,这个曲线称为负荷曲线。负荷率系指平均有功负荷与最高有功负荷之比的百分数。

978-7-111-57877-2-Chapter04-48.jpg

式中,Kp为日负荷率。

负荷率是一个小于1的数,是反映企业用电均衡程度的主要标志。企业通过调整用电设备的工作状态,合理分配与平衡负荷,提高企业负荷率,使企业用电均衡化。企业日负荷率不应低于:

1)连续性生产的企业为95%。

2)三班制生产的企业为85%。

3)二班制生产的企业为60%。

4)一班制生产的企业为30%。

企业调整用电负荷,做到均衡用电,不仅能对当前缓解缺电局面起到一定作用,并给企业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2.提高用电负荷率的措施

1)调整企业内部高峰负荷,调节生产工序,变更交接班时间,错开午间休息和就餐时间等。

2)调整大容量用电设备的用电时间,错开高峰时间用电。

3)调整企业各车间的生产班次和工作时间,实行在电力系统高峰时间内让电。(www.xing528.com)

4)企业实行计划用电,搞好企业电力平衡,高峰电力指标下达到车间、班组,严格控制高峰时间的电力负荷。

5)分车间安装电力定量器;合理地分配高峰电力指标。

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不仅使企业的用电达到经济合理,而且也为电网安全、合理、经济运行创造了条件。

3.功率因数

电网需要电源供给两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做功而被消耗掉,这部分电能将转换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和光能,并称为有功功率;另一部分能量是用来建立交变磁场,对于外部电路并不做功,它是由电能转换为磁能,再由磁能转换为电能,这样反复交换的功率称为无功功率。许多用电设备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如变压器通过磁场才能改变电压并将电能传送出去,电动机才能转动并拖动机械负荷,没有磁场这些设备将不能工作,而电动机和变压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建立交变磁场所需的功率都是无功功率。在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构成为视在功率,如图4-16所示。

978-7-111-57877-2-Chapter04-49.jpg

图4-16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关系

a)电压和电流相量 b)功率三角形

978-7-111-57877-2-Chapter04-50.jpg

式中,S为视在功率;P为有功功率;Q为无功功率。

根据交流电路的基本原理:

S=I·U

P=I·U·cosφ=S·cosφ

Q=I·U·sinφ=S·sinφ

式中,I为通过设备的电流;U为设备两端的电压;cosφ为功率因数。

φ角为功率因数角,表示电流和电压之间的相位差,它的余弦(cosφ)表示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之比,称为功率因数,978-7-111-57877-2-Chapter04-51.jpg。由功率三角形可以看出,当企业的无功功率越大,其视在功率亦越大,这样为满足用电需要,必须增大供电线路和变压器的容量,不仅增加了供电投资,而且亦造成企业用电的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