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简介和作用分析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简介和作用分析

时间:2023-05-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标准成本法又可称为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或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作用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制定标准成本的基本方法是以“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是指在某会计期每一工作时间应分配的直接生产工人标准人工成本。

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简介和作用分析

标准成本是指经过仔细调查、分析和技术测定后制定的,在正常生产经营条件下应该实现的,可以作为控制、评价和衡量工作效率的依据和尺度的一种目标成本。标准成本法又可称为标准成本控制系统,或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法是以事先确定的标准成本为基础,将实际发生的成本与之比较,以核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一种产品计算方法。

标准成本法的主要内容包括标准成本的制定、成本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标准成本法的核心是以标准成本来记录和反映产品成本的形成过程和结果,通过对成本差异的核算和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和差异,并采取相对应的措施,从而实现对成本的控制,因此,标准成本的制定是采用标准成本法的前提和关键,成本差异计算和分析是标准成本法的重点。

(一)标准成本法的主要特点

(1)在标准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只计算各种产品的标准成本,不计算各种产品的实际成本。

(2)分别按材料、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和固定制造费用计算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各种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等,并设置各种差异账户予以归集,以便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考核。

(3)会计期末,对各差异账户归集的成本差异,可以按标准成本的比例在销售成本、产成品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也可将其全部结转到销售成本中。

(二)标准成本法的主要作用

(1)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比较,能反映出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间的差异,然后分析差异,找出原因,以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实际成本超出标准成本的差异,进行成本控制。

(2)有利于推行责任会计制度。通过对各种差异的分析,可以找出产品成本差异的原因,查明责任归属,从而合理地进行业绩评价。

(3)能够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标准成本能使企业达到期望的预定目标成本,因此可以作为确定产品价格的基础,用于产品销售定价决策。

(4)有利于简化产品成本计算工作。采用标准成本法时,由于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及产品销售成本均按标准成本计价,这就大大简化了日常的账务处理。

(三)标准成本的种类

制定标准成本必须确定选择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成本目标作为标准成本。通常情况下,可供选择的标准成本种类很多,主要包括理想标准成本、基本标准成本和正常标准成本三种。

(1)理想标准成本

理想标准成本是指以现有技术、设备和经营管理条件处于最佳状态为基础制定的标准成本。这种成本是在排除了机器故障、工作停顿等一切失误、浪费和耽搁的基础上,由技术最熟练、工作效率最高的工作人员在最佳状态下尽最大努力才能实现的。由于这种标准要求太高,现实中很难实现,所以很少采用。

(2)基本标准成本

基本标准成本是指以某一年的成本为基础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这种标准成本一经制定,多年保持不变,从而使各期成本有一个共同的比较基础,可反映成本变动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经营条件发生改变,原有标准不能直接评价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因此,这种成本在实际工作中也很少采用。

(3)正常标准成本

正常标准成本是指根据目前已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以有效利用生产经营条件为基础所确定的标准成本。在制定这种标准成本时考虑了机器故障的时间,以及工人所需要的停顿、正常损耗等一些不可避免的不利因素。要达到这种成本不容易,但通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这种标准成本在成本控制中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实现了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四)标准成本的制定

产品的标准成本由制造产品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部分组成。通常先确定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其次确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最后确定单位产品的标准成本。所以标准成本的制定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和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制定标准成本的基本方法是以“数量”标准乘以“价格”标准。(www.xing528.com)

(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直接材料标准用量×直接材料标准价格)

其中,直接材料标准用量是指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构成产品实体的各种原料和主要材料的数量。企业应按产品耗费的各种直接材料分别制定标准用量。

直接材料的价格标准是指在正常情况下,企业采购材料的单位成本,包括买价和运杂费等。

(2)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的制定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标准工时是指在现在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直接生产工人的工作时间。

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是指在某会计期每一工作时间应分配的直接生产工人标准人工成本。其计算公式如下:

直接人工标准工资率=预计直接生产工人人工成本总额/标准总工时

(3)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是指某会计期每一工作时间应分配的变动制造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其中,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应采用弹性预算的方式,按不同的产量水平确定。

(4)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的制定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是指在某会计期每一工作时间应分配的固定制造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标准总工时其中,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是固定的,不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变动

[例6-1] 某公司生产甲产品,耗用A、B两种直接材料,其标准用量分别为6千克、4千克,标准价格分别为5元/千克、10元/千克。该公司月平均总工时和月平均标准人工成本总额分别为1200小时和2400元,甲产品的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6小时。根据弹性预算,该公司月产量为200件,且标准总工时和月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分别为1200小时和4800元,月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9600元。根据以上资料编制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见表6-2。

表6-2 某公司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

978-7-111-51060-4-Chapter06-2.jpg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