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房价闹剧?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房价闹剧?

时间:2023-06-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很显然这场裸奔闹剧的发生,有着某种更为深刻的理由。为什么会“恐慌”?所以,“国五条”的出台本身要为这次的楼市乱局负责。但因为这个就将楼市乱象的责任全部推给“国五条”的出台似乎有失公平。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类似“20%征税”这等重量级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不给市场一个适应期。“20%征税”条款的出台,势必会在适应期内造成恐慌性入市及房价暴涨的局面,这一点相信中央在出台政策之前已经设想到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场房价闹剧?

很多人说是由于土地供应减少和通胀造成的。但很明显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土地供应减少不是今年才发生的事。自从“18亿亩耕地红线”问世后,这个紧箍咒就从来没有被解消过;“通胀”更加不是问题,近来二点几个百分点的通胀率绝对堪称温和,如果考虑到宏观经济整体的下行趋势,这样低的通胀率甚至有理由让人担忧通缩的发生。

所以,很显然这场裸奔闹剧的发生,有着某种更为深刻的理由。

其实,本轮楼市闹剧,并不是从2013年开始的,而是始于2012年年初。当时,在中央三令五申强调“楼市调控决不放松”的情况下,地方政府仍然小动作频频,不断地挑战国家的调控底线,全国多地都发生了所谓的“楼市新政一日游”现象(即地方政府试图变相修正调控限购政策,从而被中央政府紧急叫停)。

与此同时,各路地产商也没闲着,他们积极配合地方政府的小动作,利诱、裹挟各种舆论工具,大肆制造“楼市筑底说”,不断渲染各地楼市“触底反弹”、刚需踊跃入市的“盛况”,极力鼓吹“再不买就晚了”的谬论,硬是逆市描绘出一幅异常诡异的“楼市荣景”,不断冲击着渴望房价合理回归并且已然长时间持币待购的刚需们那脆弱敏感的神经。

遗憾的是,刚需们的神经实在是太脆弱了,终于没有坚守住阵地。在大大小小、或真或假的楼市信息一波又一波的猛烈冲击下,他们最后还是争先恐后地跳进了楼市“火坑”。

这就是在2012年整整一年中牵动了无数国人神经的所谓楼市“小阳春”现象。

对这一诡异的“小阳春”现象,楼市的既得利益者(地方政府、开发商、某些经济学精英群体)给出的解释是“刚需终于发力了!”

不过,对事物稍有正常感知能力的人,恐怕都会给出一个不同的解释——这是一次典型的“恐慌性入市”。

为什么会“恐慌”?因为怕再一次“踩空”。

为什么怕“踩空”?因为有人在刚需耳边不停地、猛烈地忽悠。

为什么会有人如此卖力地忽悠?个中缘由地球人都知道……

所以,说这次“楼市小阳春”是用大量谣言“骗来”的,恐怕要比“刚需主动自觉地发力”的说法更有说服力。(www.xing528.com)

很明显,刚需们入市是被动的,是被逼无奈的,而绝对不可能是什么主动自觉。

其实,中央的眼睛是雪亮的,一眼看出了问题的本质,而且及时出台了“严格监控房地产市场不实信息的传播”的政策,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一度遏制了楼市中“谣言满天飞”的现象,令“小阳春”终于没能在2012年中转化为“大阳春”。

但是,毕竟既得利益者的影响力太过强大(因为只有他们能够在第一线直接接触到刚需群体),所以这波楼市“小阳春”就像中了邪一般,具有相当顽强的生命力,整整一年的时间都阴魂不散,执拗地盘旋在刚需们的头顶。到年末年初时更是有了“死灰复燃”,甚至是“甚嚣尘上”之势,于是,上届政府在任期的最后时刻,终于忍无可忍,祭出了“国五条”的狠招。

不过,必须承认,这一本应大显身手的招数,似乎并没有换来预期的效果,相反还给楼市点了一把火,令房价一时间如脱缰野马一般迅猛飙升,震掉了无数人的眼镜

也许有人会说,正是因为“国五条”的出台,尤其是“征收20%房屋转让收入所得税”的条款,才带来了人们匆忙入市成交导致房价短时间飙升的局面。所以,“国五条”的出台本身要为这次的楼市乱局负责。

对此,我有着不同的看法。

没错,确实“国五条”,尤其是“20%征税”条款的出台,是造成短期内房价飙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因为这个就将楼市乱象的责任全部推给“国五条”的出台似乎有失公平。

我之所以这么看,理由如下。

(1)任何一个政策的出台,尤其是类似“20%征税”这等重量级措施的出台,都不可能不给市场一个适应期。过于突然的执行反而会带来更大的混乱。事实上,中央给出的适应期只有区区一个月的时间,这个时间并不算长。

(2)“20%征税”条款的出台,势必会在适应期内造成恐慌性入市及房价暴涨的局面,这一点相信中央在出台政策之前已经设想到了。因为设想这样一种前景并不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即便如此,至少从理论上来说,“国五条”的威力应该不会受到多大影响。道理很简单,只要各地方政府能够大力确保政策落地,涨上去的房价一定还会再掉下来。既然政策本身足够给力,发威是迟早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