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评价主体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评价主体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6-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内控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决定了内部控制最终能否真正地建立并有效执行,发挥关键性的作用。本章叙述的内部控制评价,针对的是单位内部专职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做出的评价,评价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部门或岗位。从责任层面来说,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普遍采用首长责任制,单位负责人是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主体。这两个层面的主体应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好评价主体的作用。

评价主体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重要作用

在内控评价体系中,评价主体决定了内部控制最终能否真正地建立并有效执行,发挥关键性的作用。内部控制评价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个方面。对行政事业单位而言,内部评价主要是指内部专职监督部门如内部审计部门对内部控制所开展的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活动,外部评价主要是由外部的监督部门如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监察部门等对内部控制所开展的评价和监督活动。

一般而言,评价主体不同,则评价的角度和目的也有所不同。就当前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内部评价工作比较薄弱,而外部监督相对较为完善。本章叙述的内部控制评价,针对的是单位内部专职监督机构对内部控制做出的评价,评价主体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部门或岗位。而审计监督等内容在下一章进行阐述。

内部评价的主体还可分为两个层面:责任主体和执行主体。从责任层面来说,由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普遍采用首长责任制,单位负责人是单位内部控制评价的责任主体。从执行层面来说,行政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将评价的工作指派给专业部门去执行。这两个层面的主体应该相互协调、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好评价主体的作用。

1.设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

单位负责人应当指定专门部门或专人负责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机构一般具有以下几个条件:有足够的独立性,评价机构与内部控制设计、实施部门适当分离;有充分的权威性,评价机构能够独立对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及结果进行监督;具有专业胜任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评价机构与其他部门在内部控制建设工作中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一般情况下,单位可以选取内部审计机构、专门设立的内部控制评价部门、外部专业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机构。(www.xing528.com)

2.发挥相关部门和人员在内部控制评价中的作用

单位负责人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性负责,一般情况下会指定内部审计部门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中反馈的内部控制缺陷,单位负责人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整改。

内部审计等部门在单位负责人授权下开展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定期拟定评价工作方案,负责组织建立内部控制评价小组,指导内部部门进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编写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汇总表、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报单位负责人审核;督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并检查整改情况。

单位决策机构集体决策审批内部审计部门编制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方案,审议单位内部控制缺陷汇总表,认定存在的重大缺陷。

各业务部门积极配合内部审计部门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选派专业能力强、道德素质高的人员参与到内部控制评价小组。根据内部审计部门的要求,开展本部门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工作,对发现和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提出整改方案,及时落实整改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