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执行环境短期难有根本改观,如何应对?

执行环境短期难有根本改观,如何应对?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执行环境的好坏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较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影响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的因素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又如目前我国行政体制现状,也使得扶贫政策部门间统筹和制度衔接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此外,农村基层民主和治理环境对于农村贫困瞄准和基层扶贫资源分配影响较大,但目前我国农村治理范式短期内也难有根本性的改观。

执行环境短期难有根本改观,如何应对?

执行环境的好坏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较大,但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影响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实的因素短期内难有根本性的改变。

如各扶贫主体的协同问题,由于各扶贫部门利益、扶贫目标不完全一致,扶贫步调也难以完全同步。如在金融扶贫中,政府部门希望用好扶贫小额贴息资金,扩大贫困户受益面,金融机构希望规避风险、获取最大利润,这就使得最终受益的可能就是当地相对富裕的农户。事实上,目标、利益冲突也可能存在于其他扶贫主体,如基层政府扶贫目标与省、中央扶贫目标的冲突。在我国,为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中央政府有着强烈的扶贫脱贫意愿,并将这一意愿传递至各省,但扶贫脱贫并不一定是县市级政府最重要的工作目标,相反一些地方政府更关注经济发展,把县级财政收入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在扶贫领域,地方政府作为扶贫资金的管理者,倾向于把资金投入能尽快缓解政府财政困难的项目,如工业企业,并希望以此带动贫困的减少,或者热衷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绩明显的项目,对核清贫困底子、加强宣传教育等扶贫基础任务重视不够,甚至出现挪用扶贫专项资金的情况,扶贫政策难以达到预期成效。此外,由于主体的差异性,一直以来,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这三类扶贫方式也未能做到完全的衔接和互补。

又如目前我国行政体制现状,也使得扶贫政策部门间统筹和制度衔接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长期以来,在扶贫政策制定方面,一些重大的规划由省级层面统一部署,各部门也各自制定本部门的扶贫政策。这些部门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对象、资源供给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规定,加之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协作,这也使得制度衔接问题一直是扶贫政策的难点所在,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经常出现叠加或冲突,造成政策执行的低效和扶贫资源浪费。虽然近年来福建省加强了部门协调,许多政策是各部门联合出台,这使得政策的协调性和执行的一致性得以加强。但与此同时,各部门仍有其单独的扶贫要求和独自掌管的扶贫资源,大多也有其扶贫之外的专有职能,因此仍然可能存在着难以协同的时候。典型如2008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就提出要“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然而至今为止,各地在扶贫数据上二者尚未实现完全衔接。(www.xing528.com)

此外,农村基层民主和治理环境对于农村贫困瞄准和基层扶贫资源分配影响较大,但目前我国农村治理范式短期内也难有根本性的改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