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由操作系统GNU/Linux的开源精神及其对创意经济的积极影响

自由操作系统GNU/Linux的开源精神及其对创意经济的积极影响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斯托曼希望GNU能够在包括所有权及授权条件等方面以同UNIX完全相反的模式运作。斯托曼的GNU操作系统加上托瓦兹的LINUX内核,GNU/LINUX成为最著名的自由开源软件范例,其源代码是完全免费和开放的。按照其行业自身标准,LINUX/GNU取得了巨大成功。LINUX操作系统因技术领先、用户友好赢得了声誉。“自由开源软件”和“知识共享”对创意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其“相同方式分享”的基本原则已逐渐成为人们在线上线下做事的道德准则。同英美的基因组地图类似,人类

自由操作系统GNU/Linux的开源精神及其对创意经济的积极影响

Alternatives

如果早期互联网开发者们主张了自己的私有财产权,那么互联网可能会变成一无所有的荒漠。英国人唐纳德·戴维斯(Donald Davies)和美国人保罗·贝恩(Paul Baran)发明了应用于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所有网络的封装交互技术,但他们并没有主张这些技术的版权;现就职于位于日内瓦的欧洲核子研究委员会(CERN)、欧洲粒子物理学实验室的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既没有为其发明的万维网申请专利,也没有主张版权;应用于大多数Web服务器的Apache系统的发明人也没有这样做;被70%的电子邮件系统所使用的SendMail系统、由四名南加州大学学生编写的最流行的DNS软件BIND(将无数电子邮件地址转换为英语文本),以及拉里·沃尔(Larry Wall)发明的应用于超文本链接的实用报表提取语言(PERL),这些技术的发明人都没有主张过版权。

与此同时,主流的娱乐企业们还深陷在版权的束缚中,以致他们完全不知道正在发生什么。他们无法理解,如果没有版权,一切都能繁荣。等他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的事情时,开放获取(Open Access)的基本原则已经确立,游戏结束了。

开放获取的标准载体是自由开源软件(FOSS),这意味着在“相同方式分享[1](Share-and-Share-Alike)”的原则之下,任何人都可以对软件代码进行编写和修改,同时作为前提,也必须允许其他人享有同等的修改权利。20世纪80年代,自由开源软件领域的先驱理查德·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开始研发以“相同方式分享”为原则的新型操作系统GNU。计算机黑客喜欢用双关语,GNU的名字其实是“GNU's Not Unix”的递归缩写。这里的Unix指AT & T的Unix语言,现在由网威(Novell)公司所有,许多互联网用户都因为其严格的授权条件和过高的成本而讨厌它。斯托曼希望GNU能够在包括所有权及授权条件等方面以同UNIX完全相反的模式运作。他与芬兰程序设计专业学生林纳斯·托瓦兹(Linus Torvalds)合作,以托瓦兹在大学读书时基于“相同方式分享”原则开发的LINUX内核作为核心,开发了GNU操作系统。斯托曼的GNU操作系统加上托瓦兹的LINUX内核,GNU/LINUX成为最著名的自由开源软件范例,其源代码是完全免费和开放的。

自由开源软件的支持者放弃源代码所有权,主要基于两个观点:首先,任何人都不应该将类似计算机代码这类基本事物占为己有,就好比不能把字母表中的字母或某种语言占为己有一样的道理,这是需要绝对坚持的道德准则;其次是私有化所有权会阻碍发展(按生态学的术语,它限制了学习和适应)。

托瓦兹认为,那些试图将源代码据为己有的人就如同发明印刷机器后还妄想拥有字母所有权的人一样可恶,因为其他人如果想要把各种字母编排成文字还需要获得他的许可才行。理查德·斯托曼以传教般的热情激动地宣称:有关人类表达的多数形式都不应该被私有化,他发明了通用公共许可(General Public Licence,GPL),其功能就如同《伯尔尼公约》下的版权许可,把程序永远公开化。他希望用站在用户立场的新术语“反版权”(copyleft)来取代站在权利所有者立场的术语“版权”(copyright)。(www.xing528.com)

按照其行业自身标准,LINUX/GNU取得了巨大成功。LINUX不仅为安卓操作系统提供了内核,还占据了大部分服务器市场。在2010年,LINUX占服务器市场的份额为60%,而微软只占30%。它还统治了超级计算机市场,全球最快的500台超级计算机中,90%都使用LINUX系统,因为那些高度专业化用户希望能够不断地重新编写源代码,而不与原厂商协商任何版权或专利授权的问题。

LINUX操作系统因技术领先、用户友好赢得了声誉。2012年,前微软欧洲研发中心的负责人说,微软公司从事视窗操作系统研发的只有四个人。相比之下,LINUX则有成千上万程序员在共同开发,其中有些人可能更聪明。微软公司承认,“LINUX以及其他操作系统的拥护者,正进行一场可信度日增论证,认为这些操作系统即使不比其他商业操作系统更具优势,但至少一样可靠。操作系统收集和利用互联网成千上万个人集体智商的能力简直令人吃惊。”计算机专家艾瑞克·雷蒙德(Eric Raymond)的说法非常有说服力,“在很多方面,开源世界的行事方式同自由市场生态系统非常类似,自私主体的集合都试图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自发形成了一种自我纠正机制,其精确性与效率要远远高于任何自上而下的中央计划体系。”

这种自发式生态系统最显著的例证就是“知识共享[2](CreativeCommons)”授权体系,该体系积极地推动默许授权文化,而非严格地对艺术、文化和视频的授权进行限制。这种共享系统产生于许多人想要放开图片、录影带、写作和其他媒体资源的使用许可的愿望,从而使其他人能够放心地免费使用这些资源。该系统非常周到,提供了三种版本的授权:针对普通大众的、针对律师的以及在计算机语言领域使用的。

“自由开源软件”和“知识共享”对创意经济发展有积极影响,其“相同方式分享”的基本原则已逐渐成为人们在线上线下做事的道德准则。接受过程是不情愿的,“自由开源软件”刚出现时,软件公司很有敌意;当“知识共享”成立时,影视公司抨击其许可体系根本不是真正的版权,是错误的,并设法阻止该组织成员参加行业会议。事实证明,上述两种体系对社会发展是帮助而非阻碍;为社会中数量不多但极有象征意义的群体提供了合理的、用户友好的服务。

这个观点在“数字经济合作与所有权”(CODE)大会上被提出,该大会由英格兰艺术委员会与波罗那·菲兰(Bronac Ferran)共同主办,主要探讨艺术、人类学、广播、天文学以及基因组测序等问题。后来成为人类基因组百科全书计划(ENCODE)咨询委员会唯一英国成员的蒂姆·哈伯德(Tim Hubbard)在大会上发表关于遗传学的演讲,建议在充分考虑表观遗传调控的情况下对基因进行重新定义。同英美的基因组地图类似,人类基因组百科全书计划也是按照“自由开源软件”原则进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