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完善翻译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完善翻译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为重要的是,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引入,能够使翻译教学研究这一实践环节为语言学理论开拓更新的理论来源,弥补了翻译教学研究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不足。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使用功能为语言结构作出最终的解释。其次,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非理据因素。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否定语言的社会性,二是“直觉”缺乏理据。

完善翻译教学的语言学理论基础

更为重要的是,语料库研究方法的引入,能够使翻译教学研究这一实践环节为语言学理论开拓更新的理论来源,弥补了翻译教学研究在语言学理论基础上的不足。反过来,在相对完备的语言学理论指导下,翻译教学研究在实践层面上会更加完善。首先,语料库为功能主义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主义最大的特点就是强调语言的社会性,语言的使用功能为语言结构作出最终的解释。韩礼德在他的《功能语法导论》一书的序中写道:“……是千万年来一代代人使用语言才使得语言形成今天这样一个系统。语言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在发展;它的组成结构之所以是功能性的正是因为这些需求。它不是任意性的,一部功能语法本质上是一部‘自然’语法,即书中所说的一切都能在语言的使用方式中找到最终的解释。”其次,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弥补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的非理据因素。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认为,对同一语言来说,他不需要做语言调查,只要问问他自己大脑中的“语言直觉”就行了。依他看来,语言是心理和生理现象,人们说出来的话不能完全反映出语言的本质,最有利的证据就是人能说出从来没有听别人说过的句子。人们说出的话就是今天所说的语料,以此推论,语料有限,语言无限,无需语料,只需直觉。这种说法有其合理性,但显然是缺乏理据的。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有两个明显的弱点,一是否定语言的社会性,二是“直觉”缺乏理据。而语料库中的语料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特征。同时,和“直觉”相比,语料库能为研究者提供更加有效、更富有理据的线索去寻求语言的本质。再次,即使有人恪守结构主义作为翻译教学的理念,退回到以布龙菲尔德为代表的结构主义时代,语料库亦会为他们对语言的异质调查,提供更为广泛、快捷和有效的语言素材,使得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和真实性。(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