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声乐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声乐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姚利民认为,“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活动”。姚利民还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目前的有效教学目标在于在第一界定范围内探索高效的有效教学,或者称教学的有效化。就目前来看,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围绕第二界定来展开,即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学习的效率。经济是教育的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要求教育体制与理念变革。

声乐教学实践:有效教学的理论基础

(一)音乐教育学理论

1.音乐教学基本理论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广义的教学就是一切时间、地点、场合下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教的人指导学的人进行学习的活动。姚利民认为,“教学是师生教和学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是在学校中传授经验的活动,即是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以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获得知识、技能为基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统一活动。姚利民还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

教学主要由教材、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等四种因素构成。其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引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收获者或教学效果的体现者,教材是教学活动信息的载体,环境是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除了以上有形因素外,教学活动还包括教学原则、教学计划、教学经验等无形因素。教学活动是以动态变化的形式与过程而存在的,良好的教学活动开展需要教师进行良好的组织与辅导。

音乐教学则是以上认识的具体应用与表现,即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觉学习音乐与掌握音乐学科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成为合格的人。

2.有效音乐教学(www.xing528.com)

有效音乐教学就是指符合规律、能高效产生预期效果的音乐教学。教学是中性的概念,既包括无效的教学,又包括低效、中效和高效的教学。当前我国音乐教学中存在着大量无效甚至低效教学现象,当然还存在大量有效、高效教学(有的属于第一界定范围,有的属于第二界定范围)。目前的有效教学目标在于在第一界定范围内探索高效的有效教学,或者称教学的有效化。有效音乐教学的研究与实施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开始,总体分为两种界定:第一界定是学习什么内容才是对学生有效的;第二界定是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现有的学习内容。就目前来看,有效教学研究主要围绕第二界定来展开,即在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起初主要研究人类社会起源、组织、风俗习惯,后来开始研究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中的组织性或者团体性行为。在社会学理论认识中,人不是作为个体而存在,而是作为一个社会组织、群体或机构的成员而存在。目前,社会学研究主要是针对社会群体间的互动、跟踪源头及发展过程、群体活动对各个成员的影响等等问题而进行。社会学家关心社会群体的特征、群体间或成员间的互动影响及社会特征(如性别、年龄、种族)对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效果。

教育社会学是介于教育学与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教育的社会性质、社会功能,以及教育制度、教育组织、教育发展规律的一门分支学科。

经济是教育的基础,经济体制的变革要求教育体制与理念变革。现代教育在提高生产、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显示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更加密切,这使得西方教育学家逐渐把目光转向更广阔的社会,西方社会学家也希望借助教育来解决社会问题。1883 年,美国社会学家沃德在《动态社会学》一书中探讨了教育与社会进步的关系,并首先使用了“教育社会学”一词。1889 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在《学校与社会》一书中将学校视为一种社会制度,论述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1916 年,他又在《民主与教育》中进一步肯定了教育的社会功能。我国20 世纪80 年代的经济改革是教育变革的物质基础与动力,而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给社会意识与个体意识的成长带来新的营养,进一步催化教育变革。国家经济体制发生巨大变化,教育体制也发生较大变化,具体教育形式与过程的变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