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施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实施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时间:2023-10-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选苗”时,应注意原声嗓音的音质和高低度,以便于今后的训练。所以,在“选苗”时,要注意选拔那些各方面都具备优秀条件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声乐人才。在“选苗”时一定要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二)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要想实施有效声乐教学,好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声乐教师,条件再好的学生也不会成为优秀的歌唱演员。这种情况下的声乐教学,是一种难耐的煎熬。

实施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目前,在各个高校和不同层次的声乐教学中,不仅存在着声乐教学效率低、学生成才慢的低效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声乐水平停滞不前的无效教学。要想改变这种低效、无效的声乐教学现状,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有效教学。

(一)重视培养对象的选择

麦田里如果没有又好又壮的麦苗,农民再勤奋,也不可能有秋天的好收成。声乐教学也是如此,如果没有好的声乐苗子,再好的声乐教师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歌唱人才。歌唱者的天资条件是相当重要的,选择声乐苗子时,应注意以下四点。

1.嗓音条件

首先,应注意学生嗓音是否健康,有没有生理疾病,音质是否纯美。其次,注意嗓音是否富有特色。嗓音的特色多种多样,有纤细柔和的,有粗犷奔放的,有抒情的,有委婉的,有沙沙悦耳的。最后,注意音域和音高。一般情况下,嗓音通过后天训练,可得到一定的提高和降低。在“选苗”时,应注意原声嗓音的音质和高低度,以便于今后的训练。

2.音乐感觉

一个人如果嗓音条件好,又有好的乐感,那么学习声乐就能很快入门,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也会更快、更深,同时在音乐领域的其他方面也会进步很快。乐感是天生的,但也可后天培养,天生乐感好,是“选苗”时应注意的。如果有这样的好苗子,最好能予以选用。这类苗子经过后天精心培养和训练,大有可能成为好的歌唱演员。对于乐感不太好、音质非常好的苗子,应注意观察其是否聪明好学。这类苗子虽然天资条件有些欠缺,但只要勤奋刻苦,将来也有可能成为好的歌唱演员。

3.形象气质

从形象上来讲,以五官端庄、身体健康为标准;从气质上来讲,谈吐要自信,举止要文雅。一个人的气质可以后天慢慢养成,是自身修养由内至外的自然流露。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可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同时也可看出一定的艺术潜能。一个优秀的歌唱者,不但要形象好、气质佳,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高尚的思想品质。所以,在“选苗”时,要注意选拔那些各方面都具备优秀条件的学生作为培养对象,从而为国家为社会培养出真正的声乐人才。

4.心理状态

为什么学习声乐?是否真正热爱声乐?是否为了考学而走捷径?是否为了赶潮流而学习声乐?在“选苗”时一定要洞察学生的思想状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是真正喜欢声乐,仅凭一时的冲动而学习声乐是不可能成才的。一个天资优秀的学生如果学习动机不纯正,也很难成才。

(二)提高声乐教师的教学水平

要想实施有效声乐教学,好的师资队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好的声乐教师,条件再好的学生也不会成为优秀的歌唱演员。可见,一位好老师对于学习声乐的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作为声乐教师,应不断探索声乐技巧,巩固专业知识,学习国内外新的教学方法,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声乐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1.具备正确的声音观念,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正确的声音观念是声乐教师进行声乐教学的第一步。有些初学者,天生嗓音条件较好,但后来却越唱越不好,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相反,有些优秀歌唱家的嗓音天生并不完美,却通过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和提高个人文化素养,弥补了嗓音条件的不足。所以,无论什么样的嗓音,不要过分地夸张或拿捏,要在原声嗓音的范围内学习正确的歌唱方法,使原声嗓音顺其自然地得到修饰和提升,之后再进一步增强个人声音特点,使声音更加美好、独特。(www.xing528.com)

2.具备敏锐的听力,准确判断声音的好坏

作为声乐教师,敏锐的听力至关重要。声乐课上,如果对学生的发声判断不准,那就误人子弟了。合格的声乐教师,要不断训练视听、音准、节奏,学习歌唱的气息、吐字、共鸣等等。训练视唱练耳,可提高耳朵的敏锐性,训练方法多种多样,如听辨歌曲中的音高、旋律、声部、节奏型等,还可通过乐曲听辨,辨别各种乐器音色等。声乐教师只有具备了敏锐的听力,才能准确判断发声的正确与否,从而正确指导学生的发音、气息,使学生顺利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并应用于歌唱之中。

3.具备高超的洞察力,解决不同的个性问题

人与人是不同的,所以每一位学生出现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声乐教师就像医生,首先要对学生的声音做出对错的判断,然后及时开出药方,对症下药。比如,口型不对、咬字不清、气息过浅、喉结靠上、嗓音闭合、共鸣不到位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声乐教师通过多种训练方法和引导手段来进行纠正。声乐教师要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探索训练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多样化,针对不同学生出现的问题做出不一样的指导和训练,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4.具备歌唱能力与钢琴伴奏能力,使“言传”与“身教”有机结合

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需要讲解理论知识、纠正错误声音、范唱正确发音,而且还要具有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较强的歌唱能力,能够让教师的教学充满自信,在教学中做好范唱。好的范唱,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当学生对歌唱有了兴趣和动力的时候,就会对歌唱充满了信心,这是声乐教师最好、最有力的教学手段之一。另外,学生通过教师的范唱,可以直接模仿教师的发声,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了解和掌握发声的正确方法。钢琴伴奏对于声乐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试想一位声乐教师如果不会钢琴伴奏或钢琴伴奏水平过低,那么在声乐教学中就只有干巴巴的人声了,学生很容易没了兴趣和信心。这种情况下的声乐教学,是一种难耐的煎熬。而较强或高水平的钢琴伴奏,不仅能让歌唱丰富起来,而且也能使学生从钢琴伴奏中得到一定的感染,从而了解作品的情绪和思想,更好地将发声方法运用到歌曲中,使歌唱更加完美。

5.具备较全面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达到音乐与诗词的完美结合

作为合格的声乐教师,不但要具备音乐理论知识和歌唱技巧,还要具备多方面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众所周知,好的发声方法和技巧是歌唱的基础。但是,如果歌唱只是一种干巴巴的技巧展示,那就无法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和中心思想,从而很难与观众或听众形成情感共鸣。所以,声乐教师在提高专业能力的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美学修养、语言修养、历史学修养等,另外还要具有一定的生理解剖学知识、教育心理学知识,使歌唱艺术与诗词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歌唱充满魅力。

(三)遵循教学规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的一种培养人才的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与学生应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共同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1.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重大,尤其对初学声乐的学生来说,教师的作用更是相当关键。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使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掌握声乐知识和技巧。一方面,教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学习毅力,使学生学习动机纯正,学习目标明确,从而努力学习,刻苦训练。另一方面,教师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学习,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个性问题个别解决,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2.构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声乐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言听计从的被动地位,使得学生的主体作用无法实现。成功的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完成的,声乐教学更是需要师生间的密切配合。一般情况下,声乐是一对一的教学,所以教师与学生更像是师徒,说学生成功了,教师也就成功了,学生失败了,教师也就失败了。所以,声乐教师上课不能太主观,不能偏执地认为自己的方法没有问题,而其他人的方法都有问题。正确的歌唱方法不止一种,对于好的教师来说,歌唱的原则都是大同小异。声乐教学是教师帮学生唱,而不是代替学生唱。声乐教师要想让学生唱好,就要设身处地考虑每一个学生的问题,把握总的原则与要求,让学生自然、自如地演唱,使声乐教学在平等和谐的气氛中完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