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告别本领恐慌,迎接高效充电

告别本领恐慌,迎接高效充电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讲,本领恐慌至今依然存在。但高杰标不同,在淮化集团,他吐口唾沫砸个坑,说话占地方。30多年来,高杰标从未停止过探索。高杰标把学习当习惯,总能通过认真学习快速地掌握新的技术,成为职场上的优秀者。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应当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告别本领恐慌,逐步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我们应善于弥补自己工作中的弱项和不足,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告别本领恐慌,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发挥效力。

告别本领恐慌,迎接高效充电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信息迅猛增长,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学习就不能应对复杂局面,不学习就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学习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学习是前进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能力、境界都是由学习拉开的。在工作中,有的人能独当一面,有思路、有创新,做事情到位、看问题透彻,这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学习、刻苦钻研、不断进行自我更新、把知识和学识变成能力的结果。

193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说:“我们队伍里面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70多年过去了,这些话至今仍发聋振聩。从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来讲,本领恐慌至今依然存在。面对这种危机和本领恐慌,唯一的做法就是:不断充电,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做事能力。

高杰标何许人也?他不是什么大人物,不过是安徽淮化集团硝盐化工分厂厂长。在企业里,分厂厂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不着天,下不及地,属于中层干部,既无人权,也没财权,只有带头干活的份儿。

但高杰标不同,在淮化集团,他吐口唾沫砸个坑,说话占地方。凭啥?他有本事。他领导的分厂是集团效益的增长点,一年能挣好几个亿!他掌控的浓硝酸产量雄居亚洲第一,目前正雄心勃勃地向“世界第一硝”攀登。

高杰标原来是百分之百的蓝领——他曾经是硝酸车间一名优秀的检修工。俗话说:紧车工,慢钳工,技术全面的是检修工。高杰标在这个岗位上摸爬滚打十几年,把硝酸车间密如蛛网的化工管道、水气电线路以及工艺流程掌握得滚瓜烂熟。走进车间,他只要拿眼瞅一瞅,侧耳听一听,用手摸一摸,鼻子嗅一嗅,就知道设备运转正常不正常。要是出了故障,他手到病除,人称“设备大夫”。凭一手绝活,他也从检修工、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一步步登上分厂厂长的“宝座”。含金量是知识的结晶。

1970年高杰标从部队退伍,进厂当了工人。只有初中文化的他面对宛若游龙、密密麻麻的化工管道、数不清的各种线路,眼花缭乱,如坠迷宫。化工生产,都是在管道里进行,看不见,摸不着。水、电、气、油、料各行其道,纵横交错,外行看了头都晕。高杰标拜师学艺,从基础知识学起。老师傅修设备,他主动跟着学,用心记,不懂就问;趁着大修的机会,钻进每台设备,摸清每条线路的走向,熟悉每个节点的功能,还画下草图,带回家反复揣摩。他买来大量技术书籍,对照着生产实践,从理论上弄通弄懂每个工艺流程,决不放过任何疑点。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高杰标苦心学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由外行变成了内行。

一旦成了内行,眼睛仿佛成了透视镜,再看那些设备,就能一眼看透它的“五脏六腑”,那些密密麻麻的管线也都变得简洁有序,一目了然了。高杰标成了技术尖子——但是,越学越觉得脑袋里的问号多,眼前总是横着许许多多未知数:科学在发展,技术在进步。去年的生产工艺,今年就过时了;原来挺先进的技术,现在看来又落后了。(www.xing528.com)

30多年来,高杰标从未停止过探索。对过时落后的工艺流程,他大胆改进;对设计不合理的设备,他敢于改造。人们评价他:年年有建议,岁岁有革新。

高杰标把学习当习惯,总能通过认真学习快速地掌握新的技术,成为职场上的优秀者。

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的习得性活动,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要靠后天培养的。我们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应当牢记职责,不辱使命,告别本领恐慌,逐步把学习当做一种习惯。

总有些人不愿学、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就成了吃老本的落伍者。他们不但不会晋升,甚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能胜任本职工作了。

我们应善于弥补自己工作中的弱项和不足,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告别本领恐慌,从而能够游刃有余地发挥效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