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侨乡文化形态发展变化:当前社会发展的透视镜

云南侨乡文化形态发展变化:当前社会发展的透视镜

时间:2023-07-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关于侨乡的界定,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侨乡形态已然不能涵盖侨乡的发展变化以及侨胞对侨乡的主体认知。学者们提出从经济侨乡向文化侨乡的转变[23]也是紧紧抓住了当代侨乡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折射。云南侨乡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生成的。

云南侨乡文化形态发展变化:当前社会发展的透视镜

传统意义上的侨乡偏居一隅,是移民海外的华人华侨故乡。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改革开放以来人口的频繁流动,侨乡已不再限于原有意义上的范围和指涉,而是随着侨胞的迁移和定居,在文化意义上发生了变化,除了以往以宗族、祠堂、侨资、侨汇等为中心讨论的传统侨乡外,华侨、归侨曾经生活或现在选择终老的地方如华侨农场、华侨社区等均被侨胞视为故乡。事实上,故乡不再是一个唯一的地方,而是随着侨胞的迁移和流动,侨乡被放在更大的语境中去理解,其概念也比原有概念丰富得多,更多地被视为一种情感意义上的家乡。

值得强调的是,目前关于侨乡的界定,学术界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但改革开放以来,传统侨乡形态已然不能涵盖侨乡的发展变化以及侨胞对侨乡的主体认知。事实上,侨所指代的移民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流动性,以侨为中心所形成的侨文化往往包含着巨大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同时又不脱离中华传统文化。以上通过对云南侨乡文化发展变化的分析可以发现,云南侨乡只是中国五大侨乡之一,这几种文化形态也并非云南独有,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侨乡发展变化的趋势,彰显了传统侨乡、记忆的侨乡和再造的侨乡在不同地域形成的文化形态。然而,侨乡并非是固定不变的,侨乡既是静态的,包含以侨元素所形成的带有文化历史印记的物理空间;侨乡又是动态的,侨乡观念以及侨乡所蕴含的文化是伴随着侨胞的迁移和流动所形成和变化。(www.xing528.com)

学者们提出从经济侨乡向文化侨乡的转变[23]也是紧紧抓住了当代侨乡的变化,这种变化实际上是当代社会发展的折射。一方面,城市化发展促使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动到城市,原有乡村社会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因此,侨乡的衰落无疑也受此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国家的崛起促使海内外华侨华人对于祖国的认同感加深,中国也逐渐由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输入国。云南侨乡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生成的。如此,城市社会所具有以侨元素为纽带的资源不仅将在地的华侨、归侨侨眷关联起来,成为侨胞跨国网络中的家乡,还生成侨乡的动态认知观念,对于理解如何团结海内外侨胞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侨”也正在成为传播中华文化,打造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名片,将历史与当下、过去、现在与未来勾连起来,从而吸引更多的海内外侨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