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大学的会泽院:见证云南近代历史,象征云南文化

云南大学的会泽院:见证云南近代历史,象征云南文化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会泽院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会泽院设计考究,做工精良,为云南至今所少有之建筑。是日,国民党军警宪特2000余人包围会泽院,镇压手无寸铁“反美扶日”的学生达39个小时之久,逮捕学生四百余人。他们在会泽院召开座谈会、听汇报、做指示,为云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会泽院与坐落其后的云南贡院至公堂、东号舍等一道于1987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会泽院已成为云南近代历史的见证,云南文化的象征。

云南大学的会泽院:见证云南近代历史,象征云南文化

会泽院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大学教授;也无论是国外嘉宾,还是国内游客,凡到过这里的人,都认为或承认,会泽院至今仍是云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辛亥革命以后,“教育救国”的口号纷起,各省争先创办大学。云南各界亦为响应。督军唐继尧顺应民意,毅然承诺“偃武修文”,创办云南大学。但为经费所困,曾与川黔联议,拟共办三省联大,却因故未果。1922年,唐独资资助50万元,又令财政拨款,各县捐资,并号召各界解囊。一时,云南财界积极响应,纷纷捐资,共筹得资金百万元。唐遂命参议王九龄、秘书官董泽筹备,于1922年12月8日宣布东陆大学正式成立,使云大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的第一所大学。

会泽院于1923年4月20日奠基,1924年落成,是云南大学前身东陆大学建校后的第一幢大型建筑,也是最主要的建筑。

会泽院建于原云南贡院明远楼的旧址上,独居商山,面临翠湖,古木参天,绿树环绕,时有小鸟啾鸣,偶见松鼠腾跃,其静如宓,其动也悄。著名学者袁嘉谷在其所著《滇绎》中曾说:“东陆大学就省会旧贡院而设。……以地理言,左金马,右碧鸡,枕蛇山,面翠湖。《滇系》所谓他省所无。以历史言,则数百年科举人才皆出其中。”会泽院真可谓人杰地灵,确实是个做学问、出人才的好处所,许多大师都在上面工作过。我有幸在上面工作三十余年,至今还魂牵梦绕。

据史载,过去滇池水面甚高,浪拍商山之脚,水路航运可直抵今云大之门。因元代多次疏通海口,水面下降,才露出今西市区一片,故云大、青云街沿翠湖一带至今仍保留有若干与海有关的名称,如翠湖湾、海潮巷、洪化桥、蒲草田、洗马海、通城河等。

会泽院设计考究,做工精良,为云南至今所少有之建筑。其设计人张邦翰系我省镇雄县人,早年留学巴黎,研习建筑,曾追随孙中山革命,为同盟会会员。辛亥革命爆发后,张邦翰受孙中山之命,由法返滇,后任蔡锷云南军政府外交司司长。1922年唐继尧筹办东陆大学时,张邦翰被聘为筹备员,参与东大的策划、建设,并任建设委员会委员、建筑工程师,具体负责了会泽院的设计。据悉,会泽院当年所用木材中的柚木、刀铁木均由越南运来,虽经七十年之沧桑,至今仍钢钉难入;楼梯虽经数十万人次之践踏,至今仍平整如初:所用石料,一律白色,质坚无比,皆由西山水路运来,将其镶砌墙基、门窗角柱,壮丽巍然;墙面红砖白缝,色彩鲜艳夺目;铁铸围栏配以黑色、金顶,精美凝重。会泽院下九十五级台阶,依势而上,分为三段,中有迎客松水池、平台,宽敞宜人;两旁陡坡峻峭,浓荫蔽日。会泽院正门之前,一大平台,上列四根希腊多立克式圆柱,托起阳台至二楼顶,凸将会泽院耸入云端。

会泽院系典型的法式建筑,形仿法国1253年所建的巴黎大学主楼,院基呈H形,占地163方丈,坐北朝南,主楼二层,高23.3米,东西长78米,整体面积约4000平方米,有地下室:楼层净高5米余,冬暖夏凉。楼内大厅、过道及楼前平台地面,皆以彩色水泥花砖拼砌,色彩经年不变(不幸于“文革”后在维修中被破坏)。抗战期间,会泽院曾两遭敌机轰炸,所幸炸弹未爆,仅从东头楼顶击穿,使东楼震裂。后为加固计,再在楼顶加盖一平房以压住整体,滇西名人周钟岳在楼上题字“仰止楼”。20世纪80年代重新加固后,楼顶两侧平房拆除。

登楼眺望,滇池、西山睡美人尽收眼底。著名诗人、散文家、教育家、云南大学前校长李广田在二楼办公,触景生情,曾写下散文名篇《山色》,倾诉了自己伤感的人生

近八十年来,会泽院历尽沧桑,演绎了一幕幕人间悲剧、喜剧、闹剧,记录了云大发展的悠远历程。(www.xing528.com)

远在云大建校之初,1925年上海的“五卅”运动和1926年北京的“三·一八”惨案,刚刚建校不久的云大学生就由此出发,上街去声援上海工人和北京市民的斗争。

抗日战争中,云大成为国内宣传抗日的重要阵地,大批知识精英由北往南,到云大、西南联大任教,或相互兼课,许多重要的宣传抗日的文章就从这里——会泽院发出;许多抗日勇士就在这里培育。会泽院前的绿树丛中至今还有云大学生、在湖南抗战牺牲的空军战士李维恭的衣冠墓(注)。

1948年7月15日,会泽院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七·一五”爱国学生运动。是日,国民党军警宪特2000余人包围会泽院,镇压手无寸铁“反美扶日”的学生达39个小时之久,逮捕学生四百余人。之后,云大六百余师生员工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成为解放云南的重要力量,这在全国高校中是少有的。

会泽院是许多名人住过的地方。东陆大学的创办人、首任校长董泽,著名数学家、教育家、校长熊庆来,诗人、散文家、校长李广田,以及校长高治国,副校长、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寸树声等长期在这里办公;著名学者冯友兰顾颉刚、肖蘧、楚图南、姜亮夫、刘文典费孝通吴晗、严济慈、陈省身、曾昭抡、赵忠尧、王士魁、彭桓武、傅承义等都曾在这里执教。这里不仅培养过1926年的中共云南特别支部书记吴澄,还培养了至今仍在各条战线上工作的教育、科技精英、院士,大批处在高级领导岗位上的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周恩来彭德怀陈毅和历任高教、教育部长、云南省领导杨秀峰、蒋南翔、彭珮云、朱开轩、阎红彦、于一川等均多次来云大视察。他们在会泽院召开座谈会、听汇报、做指示,为云大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会泽院与坐落其后的云南贡院至公堂、东号舍等一道于1987年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会泽院已成为云南近代历史的见证,云南文化的象征。

注:李维恭,云南大理人,1936年考入云大附中,1940年考入云大矿冶系,1944年投笔从戎参加抗日战争,任盟军翻译。1945年3月在湘西战役中牺牲于芷江,年仅25岁。李维恭牺牲后,熊庆来校长将他的遗物葬于会泽院前绿树丛中,并建墓题诗曰:“烽火卢沟一夕惊,同仇敌忾成城。黉宫投却班超笔,胜利偿君不朽名。”不幸,李维恭墓于“文革”中被毁,现仅存墓基。

本文原载《云南大学报》2001年1月26日(总654期),成教版第32期。《春城晚报》2002年10月18日转载。《春城晚报》转载时有删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