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省身:疏散到梨烟村并与西南联大院长同住

陈省身:疏散到梨烟村并与西南联大院长同住

时间:2023-08-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1岁到天津,15岁考入南开大学,跟随姜立夫教授攻读数学。陈省身在《我与华罗庚》一文中回忆初到昆明时的情景说。两人在昆明结婚,环境极端简陋,但不妨碍陈省身和郑士宁的证婚隆重举行。陈省身与夫人郑士宁和岳父郑桐荪不久因日寇轰炸,陈省身和妻子疏散到近郊梨烟村,与理学院院长吴有训家同住一个院里。此时陈省身已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工作也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陈省身:疏散到梨烟村并与西南联大院长同住

陈省身,1911年10月28日出生于浙江嘉兴,11岁到天津,15岁考入南开大学,跟随姜立夫教授攻读数学。“姜先生在人格上、道德上是近代的一个圣人。他态度严正,循循善诱,使人感觉读数学有无限的兴趣前途。”[3]1930年在南开毕业后入清华大学深造。1934年赴德留学,1936年获博士学位。1937年7月离法国应聘清华大学教授,乘“伊丽莎白女王号”横越大西洋去美国纽约,旋至加拿大温哥华城,乘“加拿大皇后号”轮去上海旅途日本侵略已达沪上,只好在香港下船,由香港至海防,然后与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及江泽涵一家结伴于1938年1月抵昆明

少年才子陈省身(左一)与同学张志刚合影

1930年,陈省身在南开大学毕业时

《陈省身与几何学的发展》封面

到了昆明,陈省身任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联大数学系由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数学系合成,人才济济,名流荟萃,教授阵容强大,陈省身开设“圆球几何学”“外微分方程”等高深课程

联大部分教师最初借住在当地一所中学内,陈省身、华罗庚和日本史专家王忠信合居一室。每人一张床、一个小书桌、一把椅子、一个书架,屋里摆得满当当的。大家心情舒畅,每天早晨起床时说点笑话,然后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并且各自都取得优异成绩。“虽然物质上很苦,但是生活也很有意思。”陈省身在《我与华罗庚》一文中回忆初到昆明时的情景说。

战争初期生活已很艰苦,教授们苦中作乐。每逢周末,紧张工作之余,北大物理教授吴大猷(吴大任之堂兄)会在家里组织两桌桥牌“牌战”。

1939年7月,陈省身同郑士宁结婚,证婚人为吴有训。

郑士宁是清华大学第一任算学系主任郑之蕃(号桐荪,数学教育家,1887年出生于江苏省吴江县,其大妹郑佩宜与同县著名诗人柳亚子结婚)之女,在燕京大学生物系就读,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学系。

陈省身是怎样与郑士宁结缘的呢?这要从他在清华研究院数学系深造时说起。陈省身经常去数学系熊庆来、杨武之、孙光远和郑桐荪家中请教。陈省身去郑桐荪教授家次数多了,总能遇到在燕京大学读书的郑士宁。郑桐荪很欣赏风华正茂、未来不可限量的陈省身,有意招为东床。1934年,陈省身负笈汉堡。他收到清华恩师杨武之的来信,这封信谈的不是高等代数,而是他的人生大事。杨武之在信中委婉地转达郑桐荪先生的意愿:与郑士宁通信,互相了解。陈省身晚年回忆这一幕往事,不无感激地说:“我与郑士宁的美好姻缘,是杨武之先生牵的红丝线,使我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全面抗战开始,清华、北大、南开南迁。1937年12月,经杨武之、吴有训介绍,陈省身与郑士宁在长沙订婚。

两人在昆明结婚,环境极端简陋,但不妨碍陈省身和郑士宁的证婚隆重举行。多年之后,许多人依然记得这则佳话。徐贤修曾经写道:“郑桐荪先生治家甚严,女公子士宁,在清华园淑女之称。婿陈省身先生在清华为第一届研究生时即才华照人,为一出类拔萃之数学家。1937年归国后任清华教授。郑先生选为东床,固深知陈先生必为举世皆知之数学大师。”

婚后,两人借住于昆明小西门内大富春街一座中式楼房里,过起“二人世界”的生活。这座楼房中有天井,楼上住了物理系饶毓泰教授及地质系孙云铸教授两家,陈省身夫妇住在楼下。楼下正房住了姜立夫先生及其侄女姜淑雁一家。小西门离西南联大步行约20分钟,途经翠湖公园。陈省身常常与姜立夫先生同去学校,或者两人从学校一同回来,边走边谈,很是惬意。楼下厢房则住房主人陈西屏先生。陈西屏曾任云南地方官,房子建得坚固,当时也很新。1986年陈省身夫妇重游昆明时,那座楼房仍在。

陈省身与夫人郑士宁和岳父郑桐荪(www.xing528.com)

不久因日寇轰炸,陈省身和妻子疏散到近郊梨烟村,与理学院院长吴有训家同住一个院里。这时郑士宁已怀孕,陈省身又不会干家务活儿,生活显得很狼狈。热心的吴有训夫人王立芬便请他俩每天到自己家吃饭,使陈省身集中精力于教学。几十年后,陈省身回忆起这段往事,称他与妻子曾当过吴先生家的“食客”,对吴夫人的盛情帮助,表示深切感谢。

翌年,郑士宁回上海父母家待产,陈省身又过起单身汉生活。他同几位没带家眷的教授合租了唐继尧家花园的一个戏台。陈省身的房间是个包厢,戏台上住着朱自清、李继侗、陈福田和陈岱孙4位教授。这段时间,陈省身在埋首教学科研之余,每到周末都要到他的好友吴大猷教授家。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交通中断。陈省身的妻儿滞留上海,他在昆明仍过着单身生活。此时吴大猷家的“牌战”之乐也一去不复返了——因敌机空袭频繁,吴大猷一家疏散到近郊岗头村。陈省身孑身一人,虽然孤单,却拥有充足时间苦读他的导师、法国著名数学家嘉当寄来的大量论文复印件。

战时的昆明,因为西南联大,吸引了国际学术界的目光。从昆明出发,联大的学子频繁与欧美进行学术交流。此时陈省身已是中国著名的数学家,他的工作也逐渐受到国际上的重视。但他对自己的成就并不满足,所以当维布伦(O.Ve-blen)在1942年邀请他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做研究员时,他不顾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中,毅然决定前往,他乘坐军用飞机用时7天才由昆明到达美国!

直到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春天,陈省身在上海与分离多年的妻儿见面团聚。此时,儿子伯龙已经6岁了,第一次见到爸爸。别后重逢,面对家人悲喜交集的泪水,陈省身许诺:“从今以后一家人永不分离!”

陈省身在1946年春天回国,很快担当重任。当时“中央研究院”决定成立数学研究所,由姜立夫任筹备处主任。姜立夫聘陈省身为兼任研究员,但姜立夫很快离国去美,故筹备工作落在陈省身的身上。1948年秋天,“中央研究院”举行第一届院士选举,共选出81人,陈省身是最年轻的一位。

又一次出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机会降临。陈省身接到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院长奥本海默(R.Oppen-heimer)的电报。他当即决定,与妻子儿子一起赴美国。陈省身全家于1948年12月31日离开上海,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度过了春季学季。

1949年夏,陈省身被聘为芝加哥大学教授。在芝加哥大学的11年里陈省身指导了10个杰出的博士生。他于1960年离开芝加哥去伯克利加州大学,一直到1979年退休。

晚年的陈省身落叶归根,他把晚年的事业放在南开,立志为祖国培养第一流的数学人才。他把在南开的居所命名为“宁园”,意义也许是双关的。一则他以“宁静致远”自励,一则表达了对夫人郑士宁的绵绵深情。

在西南联大的诸多教授之中,陈省身的人生经历是完美的。这完美不仅在学术层面,还在家庭中。1978年陈省身在《我的科学生涯与著作梗概》中写下了如下的话:“在结束本文前,我必须提及我的夫人在我的生活和工作中所起的作用,近40年来,无论是战争年代抑或和平时期,无论在顺境抑或逆境中,我们相濡以沫,过着朴素而充实的生活,我在数学研究中取得之成就实乃我俩共同努力之结晶。”

2004年12月3日19时14分,陈省身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逝世,享年93岁。就在他逝世前的一个月,他的名字已经化为宇宙中的一颗星。2004年11月2日,陈省身公开展示出“小行星命名证书”。当日,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第52733号《小行星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陈省身对全人类的贡献。

如今的昆明,我们难以寻觅陈省身的踪迹。仰望星空,冥冥之中,我们会感受到这位大师的存在。人生几何?浩瀚宇宙,是陈省身永恒的居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