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

时间:2023-06-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在我国,质量成本的核算还没有正式纳入会计体系,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标准。在具体核算时,需要考虑质量成本的存在形式,根据不同的存在形式,可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显见质量成本是指根据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以及有专用基金开支的费用。这类质量成本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统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质量成本核算方法及应用

一、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

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是核算的基础,只有在设置了规范的质量成本科目以后,质量成本的核算才能更科学、规范和易于操作。但是,在我国,质量成本的核算还没有正式纳入会计体系,还没有统一的强制性的标准。各组织在性质、规模、产品类型以及成本核算制度上都存在差异,这就使得质量成本科目的设置不可能完全相同。但是,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符合国家现行的基本会计制度和原则。

(2)能够具体反映质量管理和经济核算的要求。

(3)便于统计、核算、比较、分析和有利于质量改进。

(4)依据实际质量费用和发生范围设置成本科目。

质量成本一般分为三级科目。一级科目:质量成本;二级科目: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损失)成本和外部故障(损失)成本;三级科目:质量成本细目。我国国家标准GB/T 13339-91《质量成本管理导则》中推荐了21个三级科目,各企业在设置各自的质量成本科目时可作为参考,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增删。这21个科目的科目名称、归集内容、费用支出范围以及费用来源,如表8-1所示。

表8-1 质量成本费用范围归集明细表

978-7-111-54718-1-Chapter08-5.jpg

(续)

978-7-111-54718-1-Chapter08-6.jpg(www.xing528.com)

(续)

978-7-111-54718-1-Chapter08-7.jpg

二、质量成本核算方法

在设置了质量成本科目后,就可以进行质量成本的核算了。在具体核算时,需要考虑质量成本的存在形式,根据不同的存在形式,可采取不同的核算方法。根据存在形式的不同,可将质量成本分为显见质量成本和隐含质量成本。

显见质量成本是指根据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列入成本开支范围的质量费用,以及有专用基金开支的费用。这类成本可通过会计成本系统、依据原始凭证和报表采用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隐含质量成本是指未列入国家现行成本核算制度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也未列入专用基金,通常不是实际支出的费用,而是反映实际收益的减少,如产品降级、降价、停工损失等。这类质量成本需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统计核算方法进行核算。

下面对两种核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

(1)统计核算法。采用货币、实物量、工时等多种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的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运用统计调查的方法取得资料,并通过对统计数据进行分组、整理,获得所要求的各种信息,以揭示质量经济性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注重质量成本数据的完整性及准确性(只需要相对准确即可)。

(2)会计核算法。采用货币作为统一度量;采用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和分析、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专门方法,对质量管理全过程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和综合的记录和反映;严格地以审核无误的凭证为依据,质量成本资料必须准确、完整,整个核算过程与现行成本核算相类似。

因质量成本自身的特殊性,企业在实际核算的过程中,一般应采用以会计核算为主,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为辅的核算方法。也就是以货币计量为主,以实物和工时计量为辅,对显见质量成本主要采取会计核算法进行核算,对那些隐含质量成本则主要采取统计核算法进行核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