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市井小贩:担水出售,却遭遇挫折

市井小贩:担水出售,却遭遇挫折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平书先建了一个供水站,把英商自来水厂的水接过来,然后雇用人力将自来水取出挑到居民家里去出售。一天,李平书和一个挑夫一起担水到城里去卖。然后,邵友濂委派水利局的张委员前去和英商自来水公司具体商议签订合同。与英商自来水公司议订合同的水利局张委员,因为牵涉他案,被臬司“撤委提省”。李平书虽然仍坚持雇用人力担水售卖自来水,但到了年底,城内外销水仍不见旺,所收水费不敷开销。

市井小贩:担水出售,却遭遇挫折

光绪九年(1883)的五月,在上海的英美租界有一家英商自来水厂竣工了。

李平书闻讯后,对此很有兴趣。“自来水”,光听这名称就够新鲜的,只要龙头一拧,水便哗哗地流出来了,既干净又方便。

李平书曾从书上获知,所谓“自来水”,就是把取自水源的水经过净化、消毒后,加压力,通过管道输送给用户,满足居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的用水需要。不过,那时他还没有见过真正的自来水厂是啥样。

现在,一座实实在在的自来水厂造好了。迫不及待的李平书即以《字林沪报》编辑的身份与同乡姚安谷一起,趁着水厂竣工那天赶去考察。

李平书看得非常仔细:水塔设在什么地方?水池有多大体积?吸水机是怎么回事?推水机的结构又是怎样的?

水厂的警卫人员对这个30来岁的中国人产生了怀疑:别的来宾都在参加竣工庆典,他怎么到处乱钻,是不是想搞破坏?

警卫人员客气地请李平书回到接待厅去喝茶、吃水果。李平书哪有心思应酬?他知道同乡姚安谷的弟弟姚兰谷正好在这家水厂工作,便把他叫来,要兰谷找机会绘制一张自来水厂的图纸,姚兰谷一口答应。

很快,图纸送来了,可是李平书却犯难了。建造一座和英商同样规模的自来水厂,投资额甚高,李平书一时间到哪里去筹措这一大笔资金?另外,李平书和一些朋友商议办水厂之事,有些人似乎热情不高。办水厂?用水还要靠办厂?没听说过。是啊,只听说过办船厂,办钢铁厂,办纺织厂,办五金厂,或者开米行,设当铺等等,就是没听说过专门开个厂来白相水的,做这样的投资买卖,不亏才怪呢!

李平书不改初衷,水厂办不成,就想别的办法。上海城里的居民需要洁净的生活用水,这是肯定的。

李平书先建了一个供水站,把英商自来水厂的水接过来,然后雇用人力将自来水取出挑到居民家里去出售。可是前来买水吃的人寥寥无几,“每日销水不及百挑”。李平书又请了一些人四处去游说,劝大家用自来水,但应者依旧寥寥,无济于事。

问题出在哪里呢?

一天,李平书和一个挑夫一起担水到城里去卖。他们敲开了一户居民的家,从屋里出来的老太太看见自来水时,竟然非常害怕。

李平书急问老太太,何故如此畏惧焉?

老太太说,这水白花花的,还隐隐有些气味,既不是天上的雨水,又不是地下的河水、井水,是非常之源,喝了要得瘟病的!

哦,原来如此

要解开老太太心头的疙瘩,说上一大堆科学道理是没有用的。李平书请老太太当场烧开一壶自来水,并且盛了一大碗,大口大口地喝着。(www.xing528.com)

老太太的左邻右舍也都围过来看新鲜,大家议论纷纷:

“这自来水看上去比河水干净多了。”

“那怎么会有气味呢?”

“听说是加了消毒的药水。”

“这年轻人看上去蛮有学问的,他敢喝,大概没什么问题。”

第二年的春天,自来水的用户稍有增加。

李平书又与同乡姚安谷商议,将英商自来水厂的管道直接铺进上海县城,这样就免去了担水、卖水的繁琐,并且在法租界和县城交界地方“自设水管……立表计数偿值,划清界限,以保主权”。

李平书的用意很清楚,自己暂时没有能力建水厂,就借桥过河,直接用英商自来水厂里的水。“立表计数偿值”,就是告诉英商,你只管卖水收钱就行,城里的水如何销售,你不能干涉。

李平书的这个方案,深得上海道邵友濂的赞成,并且批交同仁辅元堂核议。然后,邵友濂委派水利局的张委员前去和英商自来水公司具体商议签订合同。

眼见自来水事业的形势看好,李平书赶紧和苏冶生一起,又向邵友濂呈交了一份在南市创设自来水厂的建议。

谁知这一步迈得太大了,无人赞同。既然如此,那就退而求其次,把铺设自来水管道、自立水表等事情先办起来。

正在这个时候,中法战争爆发了。

与英商自来水公司议订合同的水利局张委员,因为牵涉他案,被臬司“撤委提省”。力主此事的邵友濂“亦升任台湾藩司而去”,于是“沪城自来水又成泡影矣”。

李平书虽然仍坚持雇用人力担水售卖自来水,但到了年底,城内外销水仍不见旺,所收水费不敷开销。李平书乃与姚安谷磋商,到年终撤局。

不久,李平书去广东任职,自然就不再参与此事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