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叔宝的历史遭遇:亡国固然,却幸运保命

陈叔宝的历史遭遇:亡国固然,却幸运保命

时间:2023-09-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虽然把国家搞灭亡了,但陈叔宝算是个幸运儿。隋文帝将陈朝亡国的原因归结于陈叔宝饮酒作诗,有些简单化了。陈朝国力日渐衰微,再加上丧失江淮地区,没有了战略纵深,长江防线成为唯一救命稻草,陈叔宝的荒唐作为,只是将最后的救命机会也丢掉了。陈叔宝虽然亡了国,但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他能顺利活到自然死亡,和他被俘后所表现出的没心没肺有很大关系。

陈叔宝的历史遭遇:亡国固然,却幸运保命

隋文帝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开皇九年(589年)四月二十二日,伐陈大军凯旋,他在大兴城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排在头名的自然是陈叔宝,其次是陈朝的几位亲王,然后是各位重臣和将领。

过了一日,隋文帝登上广阳门,举行赦免仪式。礼仪官员将陈叔宝及其太子等带到门前,隋文帝命人宣读诏书,斥责陈朝君臣不能团结,所以才最终灭国。这样说实在有些得了便宜卖乖的意思,不过,陈叔宝如今是个亡国之君,只能静静听着,大气都不敢出。

虽然把国家搞灭亡了,但陈叔宝算是个幸运儿。隋文帝不仅没有杀了他,反而给予相当的优待,准许他以三品官员身份上朝,还经常邀请他参加宴会,更为体贴的是,因为害怕陈叔宝伤心,特意要求宴饮中不准演奏江南音乐

但陈叔宝并没有把亡国当回事,有一次,负责监视他的宦官向隋文帝报告,说陈叔宝觉得没有官职入朝不便,想让皇帝赐他一个官位。隋文帝听后叹道:“陈叔宝完全没心没肺!”陈叔宝几乎天天喝高,很少有清醒的时候,隋文帝开始还劝他少饮酒,但根本没有用,后来也就不劝了,说:“由着他的性子喝吧,不这样,他怎么打发日子?”过了一阵子,隋文帝见到陈叔宝问他有何嗜好,陈叔宝答道“好食驴肉”,又问他每日饮酒多少,陈叔宝说:“每日与子弟饮酒一石。”如此酒量着实把隋文帝惊了一下。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东巡邙山,陈叔宝奉诏前往,他在宴会上赋诗道:“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东封书。”这是一首典型的拍马屁之作,恭维隋文帝的文治武功,还顺便奏请封禅泰山

隋文帝后来邀请陈叔宝宴饮,结束以后,他目送陈叔宝的背影对左右道:“他的败亡难道不是因为酒吗?与其在作诗上下功夫,不如用来考虑安定时事政局。当初贺若弼渡过长江拿下京口时,就有人向陈朝密信告急,可陈叔宝还在饮酒,根本不看。一直到高颎抵达建康,才发现密信就扔在床底下,压根儿没打开过。这件事可笑至极,说明是上天要陈朝灭亡。”

隋文帝将陈朝亡国的原因归结于陈叔宝饮酒作诗,有些简单化了。事实上,从陈叔宝上一任陈宣帝陈顼发动的北伐失败后,就注定了这样的结局。陈朝国力日渐衰微,再加上丧失江淮地区,没有了战略纵深,长江防线成为唯一救命稻草,陈叔宝的荒唐作为,只是将最后的救命机会也丢掉了。

陈叔宝虽然亡了国,但却保全了自己的性命。在灭国十六年后,他在洛阳病死,活了五十二岁。他能顺利活到自然死亡,和他被俘后所表现出的没心没肺有很大关系。有些令人想不到的是,不仅他寿终正寝,陈叔宝的后代都过得不错,他的十一个儿子后来都在隋唐为官,三个女儿中两个嫁给了隋炀帝杨广,另一个嫁给秦王杨俊。历朝历代的亡国之君,他的境遇应该算是最好的吧?(www.xing528.com)

成功平灭陈朝后,隋文帝论功行赏,晋王杨广作为前线统帅指挥有方,被任命为太尉,杨素进爵为越国公,他的儿子杨玄感受封仪同三司,另一个儿子杨玄挺为清河郡公,赏赐绸缎一万匹,粟米一万石。

隋文帝在封赏时也遇到了一个难题,便是如何平衡贺若弼和韩擒虎。两人在建康争功,如今又在隋文帝面前吵了起来,贺若弼说:“我在蒋山苦战,击破陈国精锐,生擒陈军将领。而韩擒虎没有打几个硬仗,生擒陈叔宝完全是捡便宜。”韩擒虎力争道:“我得到明确指令,和贺若弼同时发动攻击。但贺若弼违背军令,先行出击,结果遇到陈军主力,死伤惨重。我只带着五百人成功攻入宫城,降服任忠,活捉陈叔宝,直到晚上,贺若弼才逼近北掖门,是我打开城门接他入城,他连赎罪都来不及,怎么和我相提并论?”

隋文帝看到两人互不相让,争得脸红脖子粗,宽慰道:“你们两人都是一等功臣。”于是,升任韩擒虎为上柱国,赏赐绸缎八千匹。赐贺若弼御座,进位上柱国,封爵宋国公,还把陈叔宝的妹妹赐给他做妾。

相对于韩、贺二人,在前线负责整体统筹指挥的高颎显得很谦逊,他说:“贺若弼呈上灭陈十条,后又在蒋山苦战,击破陈军,我是一个文职人员,怎么敢和大将军相比?”隋文帝听后很欣赏高颎的低调,授他上柱国,并封齐国公。

在对各位功臣进行赏赐的同时,隋文帝还抓住机会,通过对陈朝臣子的赏罚,对文武百官进行了一次成功的“保持臣节”的主题教育活动。对袁宪、萧摩诃、任忠等不仅没有处罚,反而授予官职。特别是对敢于直谏、忠心耿耿的袁宪,隋文帝称赞他的节操是江东第一人,不仅授予开府仪同三司,还任命他为昌州刺史。而对孔范、王仪等祸国殃民的佞臣则全部流放边地。

这样,天下一统,边患消除,终于可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了。隋文帝下诏除了守卫宫城的禁军和镇守四方的边防军外,其余部队一律解散,武器全部收回,将领的子弟都要读书学习儒家经典,民间所藏的铠甲武器统统销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