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项目决策前提与方案比较

项目决策前提与方案比较

时间:2023-06-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项目决策程序1.明确项目目标对私营企业来说,其总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对公立机构来说,要围绕全国目标来确定具体项目的目标。水资源项目的目标可能是防治洪涝灾害、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提供电力、改善航道等。为了做到这一点,发动社会力量,集思广益,向全社会征集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措施。以上经济评价结果只是为决策服务的,并不能代替决策本身。也就是说,方案共同的部分不必比较。

项目决策前提与方案比较

(一)项目决策程序

1.明确项目目标

对私营企业来说,其总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具体目标可能还包括提升公司竞争力、美化公司形象等方面。对公立机构来说,要围绕全国目标来确定具体项目的目标。水资源项目的目标可能是防治洪涝灾害、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用水需求、提供电力、改善航道等。

2.寻找实现项目目标的方法——替代方案

在明确项目目标之后,就要找出实现目标的各种可能的方法和替代方案。为了保证最后所用的方案是最优的,在这一阶段必须搜集到所有重要的方案,保证没有遗漏可能成为最优方案的替代方案。为了做到这一点,发动社会力量,集思广益,向全社会征集方案是行之有效的措施。

3.预测各个方案的效果

对各个替代方案,预测其实现目标的效果。预测的内容包括:①实施方案的成本,包括内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外部成本包括外部经济成本、外部社会成本和外部生态成本;②方案产生的效益,包括内部效益和外部效益,外部效益包括外部经济效益、外部社会效益和外部生态效益

4.对各个方案进行评价

在预测了各个替代方案的成本和效益之后,就可以选择适当的经济评价方法和指标对各个方案做经济评价,比较和筛选出最好或较好的方案,以供最后决策。

5.决策(www.xing528.com)

经济评价可以根据评价指标排出各个方案的优劣顺序,但经济评价排出的最优方案并不就是决策方案。以上经济评价结果只是为决策服务的,并不能代替决策本身。在决策阶段,对决策者而言,除了考虑货币化的经济指标之外,还要综合考虑没有货币化的社会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指标及经济评价信息的不确定性、各个方案实施的风险等因素来决定最后的方案取舍。(亨利·马尔科姆·斯坦纳,2000)

(二)方案比较的前提

1.相同的服务寿命

对于所有相互比较的方案,必须调整为相同的服务寿命才能比较,否则就失去了比较的前提。例如一个皮鞋厂为了年产10万双皮鞋,可以投资5万元购买某种品牌的设备A,寿命为5年,也可以投资7万元购买另一品牌的设备B,寿命为9年,请问哪一种投资方案为好呢?按照相同服务寿命的原则,不能把服务寿命为5年的方案和服务寿命为9年的方案直接相比较,而必须首先把它们调整为服务寿命相等的方案。调整的方法是:按各个方案服务寿命的最小公倍数来确定共同服务寿命,并把各个方案的投资更新若干次,使其总的服务寿命与共同服务寿命相等。这里共同服务寿命为45年,设备A的总投资次数为9次,设备B的总投资次数为5次。

2.采用相同的资本机会成本或折现率

在对各个项目的成本效益进行折现时,必须采用相同的折现率。项目经济评价所用的折现率应该采用投资者的资金机会成本。对不同的投资者有不同的资金机会成本。但对同一个投资者的不同投资方案,应该有相同的资金机会成本。

3.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

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实际上是在各个方案的差别之间进行比较和选择。也就是说,方案共同的部分不必比较。所以标准的方案评价和比选,是就方案之间的差异也就是增量进行评价和比选。因此增量分析是普适的,采用绝对量来分析和评价则是有条件的。下面将要介绍的现值法、终值法、年值法既可采用绝对量分析,也可采用增量分析,而益本比法和内部收益率法则必须采用增量分析才能保证结果的正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