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挑战与机遇:后者更为强大

挑战与机遇:后者更为强大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人均对生物医药产品的消费能力大幅度提升,造就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从某些方面讲,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开发水平与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众多生物医药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和管理方面普遍比较薄弱,需要逐步建立国家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和规范相关的风险投资制度,如何提升自身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业化规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挑战与机遇:后者更为强大

国内生物医药产业蓬勃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产业组织不合理、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因为我国科技与经济结合得不太紧密,在中试、放大、集成工程化环节薄弱,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甚至不到5%。

二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国、欧洲和日本分别占到了59%、19%和17%,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我国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1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的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的都是仿制。

正因为存在不足,便有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中的机会相当多:

第一,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其一,我国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居领先地位,许多生物新产品、新行业快速发展;其二,我国的生物资源相对丰富,如中草药资源、海洋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等,这些都是生物医药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其三,中国人才相对丰富。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也是人才国际化培养的30年。大量海外归国人员回国,形成了行业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国内高校招生的扩招,使得人才结构丰富,各层次人才供应相对充足,这对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第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中国是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及国民医疗保险水平的提高,人均对生物医药产品的消费能力大幅度提升,造就了市场规模的快速提升。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广义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4万亿元。与之对应,快速的市场需求,驱动大量的商业机会和人才发展空间。(www.xing528.com)

第三,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中国的生物医药行业整体处于大而不强,在国内还未形成垄断格局,中小企业还存在大量发展机会。同时,在生物医药领域,尤其是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两个方向,与国际差距非常小,既容易吸纳国际人才加入,同时也便于中国这类企业走向世界

第四,随着专利药物大量到期,仿制药巨头的崛起,美国新医保方案的出台,为全球,包括中国企业打开通往国际市场的大门。国际仿制药巨头梯瓦(TEVA)横扫全球,也为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提供很好的示范作用。

显然,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如何将科学研究转化为应用产品,我们还处于最初的发展阶段。从某些方面讲,中国的生物技术产业开发水平与世界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内众多生物医药的中小企业在市场和管理方面普遍比较薄弱,需要逐步建立国家生物技术创新体系和规范相关的风险投资制度,如何提升自身的产业化程度和产业化规模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同时,随着生物行业的快速发展,已经从传统的生物医药领域渗透到诸多领域,衍生出许多交叉学科领域。

同时,生物医药领域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生物医药类产品需求的快速变化,形成了众多的潜在市场需求。这些市场需求,是生物医药创业的最佳的动力。年轻的大学毕业生,在未来快速的变化的市场中,会获得更多的机遇。

提示与解读:生物医药市场是多元化的,复杂的。大学毕业生如何看待自己的前途与选择行业呢?需要有更长远的眼光,生物医药行业中,一些新兴领域的发展需要长期的积累与沉淀,如果能跟随这些领域一起发展,未来成长机会便更多,只是就业起初几年,可能会艰难一些,既要花大量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同时薪水待遇也未必尽如人意。如果直接进入成熟行业或成熟领域,毕业以后可能薪水待遇更稳定一些,但同样是一颗螺丝钉,将来能脱颖而出的机会相对更难一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