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探析价值链理论的起源和意义

探析价值链理论的起源和意义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现有学者对这种将生产流程的不同环节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现象有不同的命名,如价值链切片,零散化生产、分段化生产、外包、产品内分工、要素分工等,但大多将这种分工所形成的贸易模式称之为价值链,强调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环节所形成的不同附加值,以区别传统贸易中不同国家对产品整个生产流程的附加值。对此,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缺乏相应的解释,此时,需要新的贸易理论去分析。

探析价值链理论的起源和意义

本节系统介绍国际分工与贸易模式的演进过程,相应介绍贸易理论的演进,本节也概括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价值链的发展情况。

国际分工可定义为“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中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分工,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是国民生产之间的分工”[1],它“既是世界市场世界经济形成的最基本动因,也是一国国际贸易国际经济作用的最核心基础”[2],如图2-1所示,不同的国际分工模式造就不同的贸易模式,也需要不同的贸易理论去解释。

图2-1 国际分工模式

斯密(Smith)在《国富论》中将分工和市场机制作为经济学的核心,其后不断有学者(如杨小凯,2001)研究分工的作用与影响。在国际贸易理论中,分工尤其是国际分工的模式影响着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模式,造就着世界市场体系[3]

古典贸易理论中,斯密(Smith)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李嘉图(Ricardo)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刻画了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的相对优势,论证了分工和贸易存在的必要性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赫克歇尔(Heckscher)和俄林(Ohiln)的H-O理论由进一步从生产要素禀赋的层面上说明了不同国家在不同商品上的比较优势的来源,他们的理论表明不同国家应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与其他国家展开贸易,阐述了产业内分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虽然阐述了产业间分工与贸易,对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解释力,但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却缺乏解释。对此,克鲁格曼(Krugman)等经济学家从不完全竞争的角度解释了这些问题,形成新贸易理论,弥补了对产业内分工和贸易活动的解释。

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贸易模型也有着新的面孔,参与到世界市场和国际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地仅仅负责商品某一环节的生产,国际贸易中中间产品和零部件的贸易份额越来越大。(www.xing528.com)

有学者根据联合国贸易商品数据库的统计数据发现,零部件贸易占总贸易的比例越来越大,如Ng和Yeats(2001)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零部件贸易的发展情况,发现零部件进出口贸易额增大,占总贸易额的比例也逐渐上升。(见表2-1)Athukorala Prema-Chandra(2003)发现欧美及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例增大,世界范围内零部件贸易额占制成品总贸易额的比例由1992年的20.7%增加到2002的25.4%。也有许多经济学者用美国经济分析局(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的统计数据来反应产品内分工的发展趋势,如Hanson等(2003)、Chen等(2005)、Bursteina等(2008)用此数据分析跨国公司产品内分工与贸易的情况。他们大多发现,产品内分工与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持续上升,在世界贸易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OECD-WTO数据库运用投入产出表直接测算了价值链额,发现各国总出口中有30%至60%含由外国进口的中间投入品,2009年各国的这一比例比1995年有大幅提升,其中,中国、印度、韩国的增长幅度更大。

表2-1 20世纪末零部件进口变动情况

资料来源:作者本人对Ng和Yeats(2001)的整理。

现有学者对这种将生产流程的不同环节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现象有不同的命名,如价值链切片(Krugman,1996),零散化生产、分段化生产(Deardorf,2001;Arndt and Kierzkowski,2001)、外包(Grossman and Helpman,2002、2004、2005)、产品内分工(卢锋,2006)、要素分工(张二震,2002)等,但大多将这种分工所形成的贸易模式称之为价值链(trade in value),强调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同国家在不同生产环节所形成的不同附加值,以区别传统贸易中不同国家对产品整个生产流程的附加值。对此,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缺乏相应的解释,此时,需要新的贸易理论去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