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毛乌素沙漠绿色长廊:公路与生态共融

毛乌素沙漠绿色长廊:公路与生态共融

时间:2023-06-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地区,有不少地方道路都会出现沙吞路的现象。修路,首先要治沙,在陕蒙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这项重要工程。陕蒙项目办及时与当地政府协商,制止这种行为。经过协商,乡政府和村民自愿把占据的70多亩地无条件归还。毕竟沙漠渴望绿色!当交通部专家来陕蒙公路检查时,惊奇地说:“沙漠里能长出这么茂盛的植物,真是了不起呀!”现在常常有一些长途车“违例”开上了还没有交付使用的陕蒙高速公路。

毛乌素沙漠绿色长廊:公路与生态共融

2002年的秋天,当越野车穿行在平坦舒适的陕蒙高速公路时,我们的目光被公路两旁郁郁葱葱、苍翠遍野的绿化带吸引,如果不是极目远望那隐约起伏的沙丘,我们会忘记自己正行驶在毛乌素沙漠深处。

“在毛乌素沙漠架起绿色长廊,让高速公路与绿色生态同步!”这是陕蒙高速公路建设者们新的修路理念,这也是21世纪高速公路建设的一个新的方向。

以前老的210国道柴草路,除了烂、破、泥泞以外,最糟糕的还是沙尘。当强风来临之时,车行处黄沙飞舞,沙丘移动,来往车辆常常会因为沙丘堵路迷失方向,在沙漠中茫然无措。有些司机叹说:“遇上风沙天气,我们宁愿绕200多公里,也不受这风沙的罪。上了柴草路,黄沙满天舞呀。”在陕北毛乌素沙漠地区,有不少地方道路都会出现沙吞路的现象。修路,首先要治沙,在陕蒙高速公路建设之初就确定了这项重要工程。项目负责人周进明说:“当我们踏上这片荒漠,看到那些赶着驴车的老乡亲们蒙着头巾在风沙中艰难前行时,我们才深切体会到老百姓对绿色的渴望。”

陕蒙工程在治沙造林上下了很大的工夫。首先把沙漠绿化、植树造林作为单项工程进行招标,投入巨资1300万元用于沙漠绿化。陕蒙项目管理部门还专门请来治沙专家研究苗种特点和科学栽种方法,确定了“远绿近美”的绿化原则。2001年的夏天,当烈日灼烧着沙漠的时候,第一批种植工程队上路了,他们先在公路几百米范围内搭建网格,然后一棵一棵在网格中栽下细嫩的幼苗;接着第二批种植队在边坡20米以内种植耐旱抗冻成活率高的紫穗槐、樟子松新疆杨。最后陕蒙项目办与当地政府联系,先后5次飞播造林,面积达4万多亩。这样一 层一层辐射周围几十亩的沙漠绿化带就形成了。苗子栽到了地下,也栽种下了希 望与期盼,他们知道这些幼嫩还将经历三九寒冬,经历毛乌素沙漠零下20摄氏度的冰冻季节……

如果说栽种植被是人在改变自然的话,那么保护周边生态环境改变的就是人旧有的传统意识了。当陕蒙公路刚刚开工那会儿,沿线的政府村民都认为这下可以借着修路搞开发了,于是乡、村政府纷纷行动起来,用推土机把沿线大片的沙地铲平,卖给开发商,想建商店、建加油站。陕蒙项目办及时与当地政府协商,制止这种行为。那时很多人想不通,说:“国家政策说‘要想富,先修路’,为什么路修了,我们却不能搞开发致富呢?”面对这样的问题,陕蒙项目办负责人在与乡政府协调时常说:“开发得到的仅仅是一时的利益,如果没有治好风沙,过几年沙尘就会把新修好的路吞噬,那时就什么利益都没有了,以后留下还是一片贫瘠呀!”经过协商,乡政府和村民自愿把占据的70多亩地无条件归还。其实,不管是项目管理部门还是当地政府村民,大家都在期盼着一条现代化的绿色的高速公路在沙漠建起。毕竟沙漠渴望绿色!(www.xing528.com)

今年春天,幼小的树苗开始发芽生长,不到一个月就长高20厘米,而此时沙尘多发的季节也来临了。在与沙尘暴零距离接触的陕蒙路上,幼小的槐树松树、绿化网格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虽然它们还不能完全抵抗得住狂沙的侵袭,但眼前这一片正茁壮成长的绿色,正一天天地使沙魔望而却步。当交通部专家来陕蒙公路检查时,惊奇地说:“沙漠里能长出这么茂盛的植物,真是了不起呀!”

2002年初秋,陕蒙高速路面工程全线贯通。黑色的沥青路旁延伸几十亩的绿色,松树、柏树长短相接、绿色网格遍布整个沙丘,远处有海则与绿色相接,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路修得漂亮,最高兴的还是沿路的那些老乡亲们,小壕兔乡的乡长说,她今年三月份调来,群众议论最多的就是这条沙漠高速公路,最高兴的是8公里支线延伸到乡政府门前。

现在常常有一些长途车“违例”开上了还没有交付使用的陕蒙高速公路。司机们笑着说,乡亲们都等不及了,大家都想瞅瞅这绿莹莹的现代化高速路是啥个样子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