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轮胎的基本知识与保养技巧

轮胎的基本知识与保养技巧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轮胎的基本常识轮胎的规格用一组数字加字母表示,印在轮胎的侧面。第一个数字表示轮胎的断面宽度;第二个数字表示扁平比;第三个是字母,表示轮胎结构,接下来的数字指的是轮辋直径;最后的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分别代表载系数和速度级别。轮胎的日常维护虽然简单,但能防微杜渐,排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轮胎的基本知识与保养技巧

(一)轮胎的基本常识

轮胎的规格用一组数字加字母表示,印在轮胎的侧面。第一个数字表示轮胎的断面宽度;第二个数字表示扁平比;第三个是字母,表示轮胎结构,接下来的数字指的是轮辋直径;最后的一个数字和一个字母,分别代表载系数和速度级别。例如:175/65R15 86H,表示胎宽175 mm,扁平比65,轮辋直径15 in[1]。扁平比与轮辋中间的字母或符号,最为常见的是“R”,它和“Z”一样,是子午胎的意思;其他,“X”是高压胎;“—”是低压胎;“B”是斜交胎,如图2-5所示。

图2-5 轮胎的基本常识

(二)轮胎的维护和使用

1.轮胎在行驶中产生的问题

1)轮胎产生的热量

橡胶、帘布层、帘线等材料在轮胎变形时吸收能量并将其转化为热量,由于它们导热性不佳,故造成轮胎内部温度上升。最终将可能引起橡胶层分离,甚至爆炸而引发事故。如果发现轮胎温度过高,应该停车冷却至少1 h以后再行驶。

2)驻波

车辆行驶时,胎面与地面接触部分会变形,随后,那一部分胎面脱离地面而复原。但是当轮胎转速过快,以致在短暂的时间内变形的轮胎没来得及复原时,在车辆快速行驶中,不断循环,便会使胎面振动,这些振动就是驻波现象。驻波一般会转化为热量,使轮胎温度急速升高,容易导致事故。

3)轮胎噪声

胎面纹槽在与路面接触中,在纹槽中被密封了的空气受挤压,当胎面离开路面时,受压空气突然冲出,产生噪声。

4)浮滑

车辆高速行驶过积水的路面,胎面没有足够时间从路面上排开积水,不能附着在路面上,车辆就会出现打滑现象,这种打滑现象称为浮滑。在车辆行驶中容易使车辆失去控制。

5)侧偏

在行驶中,由于路面侧向倾斜,汽车受到侧向风或曲线行驶时的离心力等作用,偏离原来的行驶轨道,轮胎在路面上产生偏移滑动,车辆难以控制,这种现象称为侧偏。

6)轮胎磨损

当轮胎花纹磨损到距沟槽底部大约1.6 mm时,这部分的沟槽就开始断裂而出现裂纹,这时就要更换轮胎。轿车用的子午线轮胎花纹磨损极限为1.6 mm,货、客车用的子午线轮胎花纹磨损极限为2.0 mm。轮胎的使用寿命在4万km左右,如果行驶里程偏少,但是使用时间已经超过2年,同样应该更换。

2.轮胎级别维护

轮胎维护的等级和周期与车辆相同,分为日常维护、一级维护和二级维护。(www.xing528.com)

1)轮胎日常维护

轮胎的日常维护一般由驾驶员负责。行车前检查轮胎螺栓紧固情况,发现螺栓松动应将其拧紧;检查胎压状况,不足要补齐或调整,应该在常温下检查轮胎气压;检查轮胎外形是否有损伤或异常,外胎纹路是否良好,如果磨损过度应及时更换。轮胎的日常维护虽然简单,但能防微杜渐,排除隐患,减少事故发生,延长轮胎使用寿命。

2)轮胎一级维护

(1)紧固轮胎螺母,检查气门嘴是否漏气,气门帽是否脱落。如发现损坏或缺失应立即修理或补齐。

(2)挖出夹石和花纹中的石子、杂物。如有较深的伤洞,用生胶填塞。

(3)如果轮胎有不正常磨损或起鼓、变形等现象,应查找原因并解决。

(4)检查轮胎搭配和轮辋、挡圈、锁圈是否正常。

(5)检查轮胎(包括备胎)气压,并按标准补足。

(6)检查轮胎与其他机件是否有刮碰现象,保证备胎架完好、紧固。若轮胎单边磨损严重,应进行一次轮胎换位。

3)轮胎二级维护

除了执行一级维护的各项作业外,还应进行轮胎解体检查,并进行车轮的换位搭配。

4)轮胎维护要点。

(1)充气前检查气门,擦拭干净。先充入少量空气,等到内胎膨胀伸展后再继续充至要求的气压;轮胎充气应按照该型汽车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标准气压执行。

(2)充入的空气不得混有水分和油雾。

(3)充气开始时用手锤轻敲锁圈,使其平稳嵌入轮辋圈槽内,同时要注意安全防护。

(4)充气后应检查轮胎是否漏气,并安装气门帽。

(5)轮胎换位

在大拱度或崎岖不平的路面和高温的夏季,轮胎的差别磨损比较大,应当适量增加轮胎换位次数,定期换位可使轮胎磨损均匀,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

轮胎的换位方法有交叉换位法、循环换位法、混合换位法和同轴换位法,其中交叉换位法和同轴换位法效果较好。交叉换位法适合常在拱形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换位时不用从轮辋上拆胎换面,并且备胎可以参加换位。同轴换位法是在轮胎新旧程度相差太大或者前后车轮尺寸不一的情况下采用的方法。轮胎换位间隔一般是新车1.5万km,以后每行驶1万km左右换位一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