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产融合:新时代现代农业建设

三产融合:新时代现代农业建设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全国十佳农民”赵建文正在和工人们商量农耕文化的相关事宜。8年前,四十里店村还是大片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杂、产量不高、价格低,一度让当地百姓失去了种植的信心。赵建文表示,园区采用循环种养、以渔治碱、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稻渔(蟹、鸭)立体种养,水稻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同时,利用四十里店村十八社农户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打造精品特色民宿,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

三产融合:新时代现代农业建设

说起常信乡四十里店村的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大多数银川人都耳熟能详。这个把水稻种出花的乡村生态观光园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打卡地,每年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

稻渔空间

“稻田画的秧苗基本插完了,这几天就是在补秧。”“全国十佳农民”赵建文正在和工人们商量农耕文化的相关事宜。

8年前,四十里店村还是大片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杂、产量不高、价格低,一度让当地百姓失去了种植的信心。

“一个人富不算富,要带动村民一起富。”2012年,赵建文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将四十里店村486户3200多亩土地入股,建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园区。稻田里养着螃蟹、鱼、泥鳅、鸭子,水里种着彩色水稻,构成了一幅“稻渔空间”的美丽农田画。(www.xing528.com)

“每年直接带动稻蟹种养1万亩,实现一地两用、一水多收,辐射带动近500户农民致富。”赵建文表示,园区采用循环种养、以渔治碱、统防统治等新技术,实现从传统种植到稻渔(蟹、鸭)立体种养,水稻产量和品质大幅提升。园区示范智能化低碳高效养殖、稻渔水循环生态立体种养等新技术,解决了周边农民300余人就业

稻田蟹

村民陈红兵一家4口以种植水稻和小麦为生。“那时,种植技术不行,种出的稻谷净是瘪壳,收成不好,除去所有开支,每年纯收入不到1万元。”2012年,陈红兵把30亩土地流转出去,土地流转费加分红一年就是两万多元。现在他还在园区打工,又增加了一份务工收入。

2017年以来,赵建文在宁夏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建设了稻田画景观区、农事活动体验区、农耕文化展示区,通过开展春季农耕文化插秧节、农业嘉年华、农民丰收节等休闲节庆活动,带动周边农户从事餐饮、服务、特色农产品销售等。同时,利用四十里店村十八社农户闲置房屋和宅基地打造精品特色民宿,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如今,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已成为宁夏乡村旅游的一张亮丽名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