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池县的生态修复带来的羊业繁荣

盐池县的生态修复带来的羊业繁荣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孙叶家的羊不算多,但也得给它们砌个土窝了。地好种了,羊价也年年看涨,孙叶老两口每年还有各项生态补贴,家里开始有了积蓄,压在枕头下,看了又看。盐池县林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植物全面复苏,特别是优质牧草比例增加,提高了羊只的生产率和存活率,一年一胎的盐池滩羊,现在普遍为两年三胎。盐池县沙化土地披上了绿装人们会记得,那一年,唱完一首信天游,曾经的放羊人挥起鞭子,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消失在地平线上。

盐池县的生态修复带来的羊业繁荣

村庄的计时方式有很多种,日升月落,二十四节气,或是赶集的日子。有时,也用重要的事件标注: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启动;2002年,盐池县在宁夏率先实施封山禁牧。

历史的脚步经过村子时,并非一夜巨变,平淡蕴于日子绵密的针脚中,人和羊的生活渐渐都变了。

“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放羊去。”曾经,这是村里大人教育小孩子的流行语。那么,不放羊之后呢?

孙叶家的羊不算多,但也得给它们砌个土窝了。“刚禁牧,把羊赶到自家圈里,它们闻着干饲料团团转。但大伙也明白,是得给草原留条活路。”

“家家户户开始种柠条,或是经济林,也有的村民外出打工,另谋出路。”南梁村党支部书记姬乐说。

沙尘暴少了,而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改变也在发生。防风固沙后,沙地里含蓄的水分便成为植物生长所需的有效成分。沙地固定后,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更有利于生产。

地好种了,羊价也年年看涨,孙叶老两口每年还有各项生态补贴,家里开始有了积蓄,压在枕头下,看了又看。

村庄不再沉寂,大伙儿也不再灰头土脸,心里铆着一股劲,放下赶羊的鞭子,在加工厂、养殖场干了起来。(www.xing528.com)

麦草方格像一张巨网,牢牢牵制住沙丘。“盐池的治沙方法,概括为:封为主、造为辅,重点抓修复;草为主、灌为辅,零星植乔木。”盐池县林草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植物全面复苏,特别是优质牧草比例增加,提高了羊只的生产率和存活率,一年一胎的盐池滩羊,现在普遍为两年三胎。

2000年,盐池县林草干部郭琪林为方便开展退耕还林工作,咬咬牙买了一辆摩托车。“每天飞奔在路上,总幻想着,有一天路两边全是大树,沙丘上也到处是绿色。”他说。

20年后,盐池县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全部披上绿装,年扬沙天气由54次降低到9次。

盐池县沙化土地披上了绿装

人们会记得,那一年,唱完一首信天游,曾经的放羊人挥起鞭子,在空中画出一道弧线,消失在地平线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