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环保与转型实现双赢——北海企业的经验分享

环保与转型实现双赢——北海企业的经验分享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陈或解释说,公司对污水排放实行24 小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后90%以上回收作为补充水循环使用。在北海参观许多公司的厂区后,记者发现,绿草如茵俨然成了“标配”—这是北海在跨越中寻求转型的最好说明。在推进三年跨越发展过程中,北海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

环保与转型实现双赢——北海企业的经验分享

中石化北海炼化厂区,生产技术部科长陈或带记者到含盐污水池旁,指着污水池里窜动的小金鱼说:“这是我们养的。”

陈或解释说,公司对污水排放实行24 小时在线监测,污水处理后90%以上回收作为补充水循环使用。

据北海炼化新闻中心负责人刘志乾介绍:“企业仅环保投入就达5.6 亿元,接近生产装置区建设投资额的10%。”在北海参观许多公司的厂区后,记者发现,绿草如茵俨然成了“标配”—这是北海在跨越中寻求转型的最好说明。

在推进三年跨越发展过程中,北海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放在突出位置,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更要“碧海银滩”。据悉,全市森林覆盖率达35.96%,空气质量多年来一直名列全国前茅,赢得了“氧吧城市”的美名。

“我们坚持项目用地与投资强度、产业强度、辐射强度相挂钩,对引进的每个项目在用地指标、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等方面提高准入标准。”北海出口加工区管委会主任沈平说。(www.xing528.com)

北海市工信委主任黄忠东说,北海产业的后劲很足,连续3年多共计1 800 多亿元的投资积聚的效能正在释放,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北海市市长周家斌说,这个曾跻身全国开放前沿的城市,将真正担负起沿海开放城市引领和带动发展的重任,为把广西沿海发展成为新的一极作出应有的贡献。

(转载《人民日报》2012年10月5日)

极目北海,夜景醉人(邓超斌/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