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组织特征解析:自发性、协作性、适应性

自组织特征解析:自发性、协作性、适应性

时间:2023-06-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组织必须要有共享的愿景、目标。因此,自组织的战略是一种方向、一种状态。自组织强调利益分享而不是独享,认为信任和授权是最大的压力,分享是最好的管控。自组织是分布式、多中心的控制手段。自组织的权威来自分布式、多层次的权威。自组织内部是高度信任授权体系。自组织强调的是员工自主地进行价值创造。自组织是网状结构形态。自组织化管理的这些特点确实对传统的组织形态以及管理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自组织特征解析:自发性、协作性、适应性

(1)自组织必须要有共享的愿景、目标。从战略上讲,自组织需要愿景引领,在混沌与迷惘之中找到方向与明灯。因此,自组织的战略是一种方向、一种状态。

(2)自组织强调利益分享而不是独享,认为信任和授权是最大的压力,分享是最好的管控。

(3)自组织是分布式、多中心的控制手段。在自组织状态下,会自然而然出现去权威、去中心化。根据任务的要求,人人都可能成为中心,人人都可能成为CEO。

(4)自组织具有自我变革与学习力。不断自我变革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5)自组织的权威来自分布式、多层次的权威。过去企业的权威是自上而下的权威,现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权威,是流程权威和专家权威。(www.xing528.com)

(6)自组织内部是高度信任授权体系。自组织要使每个人都是自动去负责、自动去追求协同。自组织强调的是员工自主地进行价值创造

(7)自组织是网状结构形态。它不再是过去那种矩阵式或者直线式的结构,而是一种基于价值的网状结构形态。在非线性、网状的结构中,任何一个变量或要素都有可能带来颠覆性的创新。在网状的结构形态下,我们强调要通过试错战略,不断地去寻找引爆点,然后把这种引爆点变成实实在在的颠覆式创新。

(8)自组织没有非常明确的角色分工,它的角色有时候是自动生成的,有时候是一个人扮演多重角色。相应的,每个人就需要具备多种技能,某种时刻可能需要你有领导和组织协调才能,另一种时刻又需要你有一线工人的操作技能。当你具备这些能力时,你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中心,可以调动组织内很多资源去完成一个目标。

自组织化管理的这些特点确实对传统的组织形态以及管理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那么,究竟怎么在传统组织里强调自组织,发挥自组织管理的作用呢?这里有两点十分关键:首先,要强调的是,自组织并不等于无组织。它只是说这种组织的秩序不是预先设计的,而是自发形成的,自发从无序到有序,最终的目标是有序、是提高效率、是激发员工的活力,使得组织能够协同产生价值。也就是说,自组织作为一种组织形态,它内在的本质追求并没有变,只是组织的形态、内部的运行机制以及内部控制方式发生了变化;其次,要把握企业内部进行自组织式管理的三个最核心要素,即共创、共享、共治。共创,就是人人都是价值创造者,人人都可能变成价值创造的中心。共享,就是自组织更强调利益共享,更强调构建利益共同体。共享包括资源信息的共享以及利益的共享。代表未来人力资源发展方向的人力资本合伙人制度,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组织,自主经营、利益共享。共治,就是指在组织内部是有一定的民主价值诉求表达的,它更强调群体制度,强调由大家一起来制定规则,强调员工的参与及达成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