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基于新时代的河源改革:深入考量与基本逻辑

基于新时代的河源改革:深入考量与基本逻辑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混合经济和混合制度的初步形成,造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我国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制度模式,这也是河源改革再深入的前提和保障。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新一轮的深化改革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是河源新一轮高质量、深水区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新时代河源改革再深入的基本考量。

基于新时代的河源改革:深入考量与基本逻辑

改革之路,四十不惑。历经四十年量级的改革,我国已经走出了一条基于中国而成于中国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以及基于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具有中国自身理论、实践和话语的发展道路。比如,我国初步形成了混合经济体制,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体制有国家层面、中间层面和民间层面等“三层市场”或“三个市场”,三层市场调节补充、优势互补、共生发展、相得益彰,最大的优势是能够预防大的经济危机。再如,我国初步形成了混合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吸纳了西方很多民主的要素,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决策、执行、监察“三权”分工合作的模式,这种混合制度最显著的优点是能够集中力量为民谋利。混合经济和混合制度的初步形成,造就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奠定了我国新时代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制度模式,这也是河源改革再深入的前提和保障。

改革之诺,河源之路。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论断为新一轮的河源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的理论依据和核心要义,“两个提高”即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提高人民福祉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途径和核心目的。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发表了“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落实”等重要讲话,再次把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等对标于焦点,对标“两个提高”的本质。从这一视角看本轮深化改革,它必须是大综合改革,在全要素生产率的每一个关键发力点发力,综合运用经济金融体系改革、监管体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等多重工具,形成整体性、系统性和协同性的“全体系改革”,建构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新一轮的深化改革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因为方法决定做法,方法决定成败。从这个意义上讲,改革方法一是要一以贯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立场,确立人民至上、人民幸福的观点,在改革的各个阶段、全部过程、所有结果都基于人民立场。二是要一以贯之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改革。问题是改革的导向,改革源于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解决问题。三是要一以贯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定力。改革是要改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改革是为了人民和人民的幸福,为了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体系。四是要一以贯之坚持以战略谋划优先的顶层设计。既然是顶层设计,改革就必须避免“碎片化”倾向,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也不能单枪匹马、单打独斗。五是要一以贯之坚持整体协同的系统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必然是高难度的改革和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的深度改革,对此,推进改革,既要痛下决心、坚定信心,又要系统谋划、权衡考量、协同各方,避免陷入两难局面和大震动。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调研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新一轮的深化改革需要坚持正确的改革方法论,是河源新一轮高质量、深水区改革的基本逻辑,也是新时代河源改革再深入的基本考量。(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