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思考与路径:新时代河源改革

深入思考与路径:新时代河源改革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唯改革兴,唯深入盛。对此,一是要瞄准新一轮的政府结构改革。实现乡村振兴,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河源锁定发展定位、方向、路径和实现率先振兴发展的关键一环,不容错失。三农兴,河源兴。

深入思考与路径:新时代河源改革

唯改革兴,唯深入盛。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的改革,是打破利益固化藩篱,甚至触动众者奶酪的高难度改革,是从根本上医治沉疴痼疾和体制机制弊端的深层次变革。从宏观上审视,河源今后的深化改革应着力在人心坐标、制度坐标和物质坐标三个维度之间的科学配置和边界尺度效应的考量上精准设计和科学施策,在继续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延揽人才、促进社会公平和实现共同富裕上狠下功夫,坚决摒弃“民营经济离场论”“新公私合营论”“无限政府论”“市场经济不适论”“无为政府论”等偏离或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悖论。

1.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在“依宪治国”和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更进一步提出要建设“法治社会”。法治政府的本质内涵是一切依法履政。法,是政府的根本遵循,也是政府的最大的约束。法治(Rule of law)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建设强社会的基础。唯有加快建立法治政府,才能建成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高效政府,才能充分发挥市场作用,进一步营造亲清、诚信的营商环境,实现公平竞争,保障市场经济运行的长治久安,才能依法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扶植民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经济蛋糕,才能营造与民营经济贡献相匹配的地位与环境,给企业予“自己人”永久的“定心丸”,才能够实现大社会小政府的终极目标,实现政府、社会、专业监督监管的最有效配置,做强社会,奠定社会现代化的基石。建设法治政府是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久久为功。一是要根据河源实际,加快立法,完善地方性法规,配套相关制度;二是要加快搭建“互联网+法治政府”综合信息与管理服务平台,依托平台加快推动法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宣传监督;三是要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以简政放权为核心内涵,实施全面意义上的证照分离、管办分离、负面清单制度等措施,做好行政审批做的“减法”、市场监管做的“加法”和公共服务做的“乘法”;四是要加快建完善的督察考核制度和长效工作机制,建立“社会+专业+政府”的监管机制,全面覆盖和实施人民监督员制度。

2.加快建设数字政府

数字政府的本质内涵是高效和精准。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革新理念、统筹规划、强化创新,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和政府服务模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塑造协同、精细、智慧、善治的数字政府。数字政府的重大意义在于,唯有建成数字政府,才能够精准掌控区域内金融交易、商贸活动、企业运行,提高各层次的调控能力;才能够根据社会管理的需要,精准管理人口、交通、市政、安全、网络等重点社会管理领域;才能够高质量改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应用水平;才能够根据综合监管的需要,构建部门协同联动、线上线下一体的综合监管模式,提高事前预防、事中监管和事后处置能力。(www.xing528.com)

3.加快建立“三型”政府

所谓“三型”政府,就是指基于新时代改革要求建立学习型、创新型和服务型政府。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和建设数字政府的同时,必须匹配建立“三型”政府,才能够实现人心坐标、制度坐标和物质坐标三个维度之间的动态稳度,才有利于提高政府的效率、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和达到人心社会高度的公信力。对此,一是要瞄准新一轮的政府结构改革。树立整体政府观,以整合、协同方式获得更高政府活动效率,提高整体效能,增强整体合力,推进整体政府建设,优化行政运行机制,克服治理碎片化问题,克服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问题。二是要瞄准人才体制机制的根本性改革。深入学习和内化《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实施体制机制大创新,突出地方特色,构建联动机制,改进人才管理方式,提升人才公共服务能力,建立与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管理体系接轨的人才管理体制机制。尤其要着力在人才的“培养、引进、保障、评价、激励”五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以保障评价激励引进为核心的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为“两个河源”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三是要瞄准供给侧改革和收入分配改革,进一步加大力度,并坚持减税,认真减轻企业负担,稳企业,稳就业,直至达到供给创造需求。四是要瞄准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从社会治理的规律看,政府理应是有限的政府,一个什么都管的政府,肯定什么都管不好。而且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的监管只是这一过程中的最后一环,承担必须承担的最后责任。因此,必须转变观念,逐步建立“社会监管+专业监管+政府监管”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让媒体、企业和专业团体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治理的生力军,政府则专注于其应当管理的领域,真正实现社会治理的共建共享,推进社会现代化建设,实现和谐社会。五是要瞄准预算管理建设,加强预算管理,逐步实现财政平衡,真正促进“动能转换”,并在企业创新和培育居民消费能力上下功夫。六是要瞄准生态服务功能及其拓展。生态服务功能是稀缺资源,是河源立足于自身资源禀赋优势,唯一具有潜力大、可发掘、可持续、能做强、长效益的区域特色朝阳产业。要立足广东,对准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全国,建构完整和完善的生态服务体系,建立碳汇、康养、农旅、文创等综合大平台,实施生态服务兴市的大战略,开拓具有河源特色的生态服务大市场。

4.全面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没有数字乡村,就没有乡村的振兴。实现乡村振兴,实施数字乡村战略,是河源锁定发展定位、方向、路径和实现率先振兴发展的关键一环,不容错失。所谓的数字乡村战略,即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要以数据链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支撑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建立起农民生产与市民消费的有效对接机制,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数据驱动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道路。三农兴,河源兴。数字乡村战略理应是河源实施乡村振兴的最有利、最好的抓手和平台。2018年1号文件部署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其内容涵盖多个方面,依次是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覆盖,推动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应用普及等,重大行动包括打好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农村环境治理整治三年行动等;重大工程包括发展高端农机装备制作、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对此,河源新时代的农业产业一定要突破传统农林牧渔第一产业的发展格局,推进“三产”融合、高度重视打造“三品”(品种、品质和品牌)和创新“三化”(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的实现路径,构建起与河源实际和资源禀赋匹配的一二三产相融合的现代农业体系,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