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影响校企精准对接的不利因素

互联网+时代下,影响校企精准对接的不利因素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对接方式上,传统校企合作往往通过第三方牵线搭桥进行对接,第三方可能是熟人、政府或行业机构。因为要依赖于第三方,校企合作对接效率相对低下。在沟通渠道上,传统校企合作大多以电话、会议、书面文件等方式进行,这种传统方式存在过程信息反馈不及时、信息载体杂乱、信息整理繁杂等缺点。校企合作涉及面广,项目量大,专职人员缺乏,传统管理手段难以基于项目或合作对象进行过程管控,缺乏跟踪评价。

互联网+时代下,影响校企精准对接的不利因素

在“互联网+”背景下,传统校企对接方式显得有诸多不足,往往成为影响校企精准对接的不利因素。

一是对接效率低下,需求响应不及时。在对接方式上,传统校企合作往往通过第三方牵线搭桥进行对接,第三方可能是熟人、政府或行业机构。因为要依赖于第三方,校企合作对接效率相对低下。尤其当第三方牵线搭桥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时,企业有合作需求却不知道该联系哪个部门或哪个负责人,高职院校所需的企业资源也难以得到丰富和拓展。在沟通渠道上,传统校企合作大多以电话、会议、书面文件等方式进行,这种传统方式存在过程信息反馈不及时、信息载体杂乱、信息整理繁杂等缺点。

二是合作需求信息不对称,资源共享度不足。企业在人才招聘时,往往需要查阅学校的专业设置、毕业生简历等信息,需要将人才招聘需求推送给学校就业部门或相关专业的学生,在科研合作时,需要将需求信息推送给学校科研部门或科研老师。同样,学校也需要将应届毕业生信息、兼职教师招聘信息或科研资源信息推介给企业。但由于缺少信息资源库建设,无法实现企业、学校的信息共享,使各方的需求传达不到位、不及时,信息共享度低,重复工作时有发生,极大地提升了沟通成本。(www.xing528.com)

三是管理手段粗放,缺乏跟踪评价。校企合作涉及面广,项目量大,专职人员缺乏,传统管理手段难以基于项目或合作对象进行过程管控,缺乏跟踪评价。并且,项目合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资料和数据,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有效整理和分析,难以形成有用的、可供决策参考的分析性数据和考评性数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