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津灵对接,精准输出扶贫劳务

津灵对接,精准输出扶贫劳务

时间:2023-05-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积极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不断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加大培训输转力度,培训贫困劳动力18期500人次,开发爱心理发员、防疫专岗等公益性岗位372名;积极落实“点对点”输转到第三方、省外就业的233名贫困劳动力、县内企业吸纳的6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19.99万元。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转、落实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项目奖补政策等措施,向天津市输转贫困劳动力284人,向省外输转贫困劳动力1474人。

津灵对接,精准输出扶贫劳务

付 强

挂职单位:平凉市灵台扶贫办副主任

原单位:天津市津南区双港镇执法大队副主任科员

2019年5月,我通过个人主动报名,组织推荐等系列程序,于7月1日被津南区援派到甘肃省灵台县扶贫办挂职三年,主要负责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

灵台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陇东黄土高原南缘,属黄土高原沟壑区,泾河与渭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境东西长78公里,南北宽40公里,总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当我的双脚一踏上这片土地时,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灵台县城东西长不到5公里,南北宽不到1公里。县里不通高速、高铁,出行非常不方便,有时到兰州开会一天,一去一回的路途要走2天;到天津对接项目一般要乘车3个多小时到西安再转天津,很耽误工夫。既来之,则安之。到灵台后,我一边加强对脱贫攻坚政策理论的学习,一边深入了解当地特点、优势,当地以牛(平凉红牛)、果(苹果)、菜(蔬菜)三大产业为主。我们每周至少安排2天到基层乡、镇、村、田间地头搞调研,研究如何发挥当地的优势,如何调动当地人民的积极性,如何让扶贫协作资金更好地发挥作用等,对发现的问题集中讨论,制定可行性方案。我个人还与邵寨镇雷家河村2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定期到户帮助解决实际困难。(www.xing528.com)

在资金管理上,我们及时将东西部扶贫财政援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作为成效评价和绩效评价内容。部署开展了以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资金管理使用为重点的“五查五看”,即查帮扶资金流向,看资金使用是否精准、是否聚焦;查帮扶资金流量,看资金有无挤占挪用或闲置浪费;查帮扶资金流速,看有无资金拨付缓慢或以拨代支;查帮扶资金监管,看有无违纪违规使用资金,造成严重损失浪费;查责任落实,看市县有无监管责任缺失等问题,确保投入实、到位实,精打细算,用活用好,用在关键,用出效益。

两年来,在津南区的帮助下,在灵台县委、县政府指导下,在副县长张瑛同志带领下,2019年我们成功引进了4家企业在灵台县完成注册。3家商贸企业,即灵台县津灵骅翔商贸有限公司、灵台县津承维康商贸有限公司、灵台县津天金谷农业有限责任公司。1家实体企业,即港峰门窗责任有限公司。实际投资792万元,30万平方米智能门窗生产线项目,2020年计划完成产值2000万元,带动周边6个贫困村参与收益分红,吸纳6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2020年我们引进了4家企业在灵台县完成注册,实际投资1814万元,带动贫困户529户,贫困人口1941人,其中贫困残疾人200人。

积极完善劳务输出精准对接机制,不断提高劳务输出脱贫的组织化程度。强化供需对接,大力推进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多渠道收集符合贫困劳动力需求的岗位信息,成功举办东西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2场次,参会企业73家、提供就业岗位1973个,登记求职信息759条。加快扶贫车间建设。年内建成扶贫车间4家,引导9家扶贫车间吸纳县内贫困劳动力114人。加大培训输转力度,培训贫困劳动力18期500人次,开发爱心理发员、防疫专岗等公益性岗位372名;积极落实“点对点”输转到第三方、省外就业的233名贫困劳动力、县内企业吸纳的62名贫困劳动力就业、生活补贴和交通补助19.99万元。通过“点对点”“一站式”输转、落实贫困劳动力就业扶贫项目奖补政策等措施,向天津市输转贫困劳动力284人,向省外输转贫困劳动力1474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