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贸易结构待优化升级

贸易结构待优化升级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将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地发展,改善中国贸易结构已显得尤为必要。二是贸易地理上过于集中,市场有待多元化。三是贸易主体结构不合理,长期由外资主导。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中所占比重过高,外贸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资企业拉动的。四是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一般贸易占比过低。

贸易结构待优化升级

毫无疑问,“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工业大国,国际竞争力有了一定提高,但还不是一个工业强国,还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处于世界分工体系的中低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虽然实现了从轻纺产品向机电、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但贸易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地理结构等方面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体现在:

一是货物贸易发展较快,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出口商品结构是衡量一国外贸结构状况的重要依据。按照出口商品附加值的高低,可将一国的出口商品划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对外贸易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发展十分缓慢,行业规模小、相关领域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服务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相对于货物贸易的较快发展,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相对滞后的局面,贸易结构存在失衡状况。这与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不相适应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服务贸易也日益成为世界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由传统的第一、第二产业逐步过渡到第三产业,未来国际市场的竞争重点也将逐步从货物贸易转变到服务贸易上来。由于服务贸易本身的无形性,可以忽略传统货物贸易所受到的关税和非关税贸易壁垒等影响,服务贸易代表了国际贸易的新方向,相关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的研究表明,中国服务贸易从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国际竞争力较弱。一国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该国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的程度,其中知识型服务所占比重的大小决定了该国在世界服务贸易中的竞争能力。货物贸易强、服务贸易弱的格局将严重制约中国对外贸易持续较快地发展,改善中国贸易结构已显得尤为必要。

二是贸易地理上过于集中,市场有待多元化。从国际上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兴起和扩展,国际产业大量转移,形成“美欧消费、亚洲加工”的格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十大贸易伙伴集中度一直在70%以上。对外贸易市场集中度水平过高,易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安全与稳定带来风险。为避免贸易市场集中度过高带来的依赖或摩擦,我们应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开拓新兴市场,实现贸易市场多元化。出口市场多元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出口市场多元化不仅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平衡,而且也要在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平衡。(www.xing528.com)

三是贸易主体结构不合理,长期由外资主导。中国对外贸易虽然发展很快,但是对外贸易增长对外商投资企业依赖性强。外资企业在中国对外贸易经营主体中所占比重过高,外贸增长很大程度上是靠外资企业拉动的。从出口结构上看,我国出口商品低端化、低附加值等特征明显。在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出口中,外商投资企业占比更高,外商投资企业对机电产品出口的贡献达6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80%以上。

四是贸易方式上加工贸易占据“半壁江山”,一般贸易占比过低。当前,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居于较低端,以国际分工体系中表现较为活跃的电子产品生产为例,从数量规模上看,我国尽管已成为电子产品的第一大生产国,但是生产芯片软件等高附加值的发达国家攫取了90%左右的利润,而我国仅获得10%左右的加工费用。专利、技术、市场营销等环节攫取的绝大部分利润。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中占比一直占据“半壁江山”。在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中,加工贸易高达70%以上。全球金融危机没有改变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美国搞创新、欧洲日本搞设计和品牌,中国搞制造,这一分工格局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