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预修制与传统的事后维修相比是一大进步。因为它可以把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大量严重故障或事故的发生,也减少了因事后维修造成的停机损失。
但是这一体制也存在着明显的缺点。一方面,由于强调预防维修,按规定时间安排维修,往往出现设备的劣化尚未达到该修理的程度或远远超过该修理的程度的情况,也就是出现维修过剩或维修不足的情况。维修过剩则增加了生产成本,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维修不足则可能造成故障停机和事后维修,仍会影响经济效益。由于设备大修时要求全面恢复设备的技术状态、性能和精度,比较明显地存在维修过剩的现象。另一方面,这一体制强调操作工和维修人员的明确分工,只注重专业维修人员的修理,忽视广大操作工人的参与,忽视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设备使用部门与维修部门常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对立。形成用设备的人不管设备,管设备的人不用设备的脱节现象。另外,因为设备管理和修理计划的制订等一切都按预先的规定进行,不能确切地反映客观实际,经济和技术效果都不十分理想;按管理顺序分工,职责呆板;维修组织形式上缺乏经济性;管理层次也过于繁复等。
前苏联的计划预修体制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够高,生产设备以机械为主,设备的复杂系数不高,且故障多来自磨损;当时的故障诊断设备仪器及其技术不够发达,管理科学也不够先进。另一方面,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一切以计划为准,对维修的经济性考虑甚少。计划预修制实际上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产物。
1988年前苏联出版的《机器和设备修理的经济性》一书的作者依沃奇和卡巴阔夫,曾在以下12个方面提出改善原有“统一计划预修制度”的建议:
1)计划预修制应把设备的合理运行,即维护保养放在第一位,而把修理放在第二位。企业应重视预防性维护,其中包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诊断,以便从根本上改变整个的计划预修制度。
2)现行计划预修制度未考虑设备客观上存在的物理老化规律。实际的修理周期结构较之预先由统一的计划预修制度规定的结构应更加灵活多样,也就是说,修理周期内的修理间隔期的长短不可能与计划预修制度规定的间隔期相同,而是变化的。
3)计划预修制度提倡分散式的修理体制,结果出现以手工业方式进行修理的状况。这样一来,分散了修理工作的力量和资材,增加了计划外修理工作量。这种方式难以实现修理工作的专业化和机械化。
4)统一计划预修制度下仍有大部分故障是事后维修,而且有不少过量维修,造成劳力和资源的浪费。应提倡使用有效的技术诊断方法,充分发挥机器潜力,科学确定设备进入修理的时期,或借助计算机来完成这一工作。
5)现行计划预修制度在确定维修工作量和修理间隔期问题上未充分考虑设备的实际运行工艺和精度,以及故障频率要求等因素。修理工作量应随修理复杂等级的提高和易修程度的降低而不断增加。修理间隔期也应以实际的磨损和精度保持状况而灵活确定。(www.xing528.com)
6)不能排除事后修理,即突发故障的修理。应对原维修制度的名称加以修改,称为“设备合理使用和修理的统一制度”更合适。
7)这一体制对维修活动缺乏统一的经济评价方法。
8)修理复杂系数未考虑设备的役龄、负荷和类型,反映不出设备修理与技术维护所需的实际材料和劳力消耗量。
9)这一体制下的劳动工资制度不能调动修理工人的积极性,应引进新的机制。
10)这一体制未充分利用电子计算机科学合理地计算维修量定额。
11)修理周期结构不尽合理,应重新确定技术维护和维修的比重。修理周期中的中修往往不能提高修理质量,增加材料和人力消耗。应重视设备检查工作。
12)这一体制未采用计划网络技术对维修进行管理,应引入这一管理方法。
依沃奇、卡巴阔夫等人还以金属加工机床为例提出改变设备修理周期结构的建议。即主张机床基准件磨损程度尚在可调整范围之内时,尽可能采用以局部拆装、调整为主的规范化维修;一旦基准件磨损达到极限值,就应停机大修。这里中修的作用并不明显,可以取消。他们还提出应改变以前分散、组织落后、工艺原始、规模很小、修理质量低下、效率不高的维修状况,提倡建立集中化、专业化维修体制。他们对削弱维修工作量,甚至于取消大修的观点也表示了异议。认为不应取消大修,而应根据生产实际和行业部门的具体情况来减少大修,延长大修周期。要把大修和现代化的技术改造结合起来,以缩小运行设备与当代先进设备水平的差距,减少由于无形磨损而拉开的差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