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程度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程度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完全消耗系数全面展现了一个部门的生产与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发生的经济技术联系,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或产业结构内部的产业关联程度。根据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本研究计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六个制造业部门的完全消化系数。通过观察和对比计算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与制造业部门之间呈现出与直接消耗系数一致的变化趋势。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与融合程度

根据相应的国际准则编制的国民经济投入产出表是探讨产业间物质技术联系,揭示产业关联的重要数量基础和分析工具。借助投入产出表,我们不仅可以清晰地把握产业间技术和供求方面的投入产出数量关系,还可以充分挖掘产业之间的互动及融合程度。

(一)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是进行产业关联测度的重要指标,借助这两个指标可以得知国民经济中某一产业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投入与产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技术经济联系。对应于本研究的主题,下面对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的计算选取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及软件业金融保险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选取的制造业包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直接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是生产单位产品对某一产品的直接消耗量。通常用aij来表示第j产业产品对第i产业产品的直接消耗情况,aij=Xij/Xj。根据直接消耗系数的公式,本研究计算出2002—2012年期间相关年份的制造业相关产业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见表6-9)。

总的来看,各制造业对各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消耗比重不高,相比与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强调物质性投入,生产性服务投入明显偏低。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依靠增加廉价的资源和要素投入来驱动制造业发展的方式还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这也导致对技术、知识密集的生产性服务中间需求严重不足,制约了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造业生产过于强调物质产品的生产数量,在市场需求层次不高或市场规模足够大的情况下,制造业企业往往不关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的技术进步、不会去考虑企业核心竞争优势的培育以及企业的转型升级,这也将限制新兴生产性服务的市场规模和市场需求的有效扩大。

分行业来看,我们可发现:(1)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化学工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服务的直接消耗比较大,但变化趋势不同,比如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对交通运输及仓储服务中间消耗不断提高,而制造业其他部门对交通运输仓储服务的中间消耗呈现下降趋势。这一方面表明了制造业相关门类对传统生产性服务的需求依然比较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部分制造业部门自身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提升可以用较少的传统生产性服务的投入来支撑。(2)选择的各种类型的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直接消耗系数都比较小。这表明在全球信息化进程如火如荼地展开的同时,中国许多制造业依然在遵循着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利用信息化对制造业进行改造提升还任重而道远,或制造业企业自觉地去采用更多样更丰富的信息技术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为毕竟对企业进行信息化改造提升前期要投入较高的成本,但实际上采用更多的信息技术服务将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报酬递增、增强企业组织运行效率。从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制造业发展中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等消耗必将不断增加。(3)相对来看,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金融保险服务的直接消耗较大,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该项服务直接消耗较小,但都呈现上升的趋势。这与经验判断是一致的,表明资金是影响各类制造业企业发展的重要要素。(4)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以及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不断提高,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对这些新兴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呈现下降的趋势。这两类生产性服务是高端生产性服务的重要内容,也是将更多专业化知识和信息输入到制造业生产和产品中去的重要通道。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分工和专业化程度会随之深化,市场主体对商务服务、科研技术服务的中间需求也会增强,尤其是对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来说,只有更多地消耗这些新兴的生产性服务才能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运行效率,增强自身产品的异质性特征,强化竞争优势,实现向产业链两端的“高地”攀爬。

表6-9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关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①2012年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研发、专业服务以及科技推广应用业。

2.完全消耗系数

直接消耗系数反映的是两个产业部门之间产品直接消耗关系。但产品生产中除了存在直接的消耗,还存在着复杂的间接消耗。间接消耗指一种产品的生产需要通过某种中间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消耗。完全消耗是指一种产品生产对另一种产品的直接消耗加上所有的间接消耗。完全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就是:

bij为完全消化系数,aij是直接消耗系数,是一种产品通过中间产品k对另一种产品的间接消耗。完全消化系数通常用矩阵表达出来,如果(I-A)-1存在,则B=(I-A)-1-I,其中I是单位矩阵,A是直接消耗系数矩阵,B是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完全消耗系数全面展现了一个部门的生产与本部门及其他部门发生的经济技术联系,综合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或产业结构内部的产业关联程度。

根据完全消耗系数的定义,本研究计算出生产性服务业与六个制造业部门的完全消化系数(见表6-10)。通过观察和对比计算结果,发现生产性服务业各细分行业与制造业部门之间呈现出与直接消耗系数一致的变化趋势。整体来看,各种类型的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完全消耗在起伏中上升,特别是对高端的或现代的生产性服务的消耗明显上升。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制造业正逐渐地从依赖高物质投入转向增加服务特别是生产性服务投入,从“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创造”或“中国智造”转变。虽然制造业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但转型带来的阵痛期还必将持续一段时间,转型的速度和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与现代生产性服务的投入和使用相关。分行业来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现代的生产性服务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发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的完全消耗上升明显,这表明增加投入以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生产性服务是助推先进制造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不仅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演变历程已经充分地证明了现代制造业发展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很高。当然,制造业向产业链更高阶段攀升的过程中本身也对生产性服务的发展带来了多维的促进。为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通过不断完善优化市场的发展秩序和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间分工与专业化程度的深化和拓展,增加产业链价值创造过程中生产的迂回程度,以进一步发挥和增强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对相关产业和部门发展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

表6-10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关产业部门的完全消耗系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①2012年的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合并为研发、专业服务以及科技推广应用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

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是观察测量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的两个重要指标,是考察和分析产业相互关系的重要方法和工具。这两个最能全面体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特征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也是测度产业波及效应的重要工具,因为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任意一个产业的生产活动不仅影响其他产业发展,同时也会受到其他产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通常来看,一个部门的感应度系数较大,在经济发展中该部门的推动作用也较大,或者说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较大,因而感应度系数越大的部门就越具有基础产业或“瓶颈”产业的性质。而一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越大,表明该部门对社会生产产生的辐射能力越大,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拉动作用也就越强。而如果一个产业部门的这两个系数都比较大,则表明在经济发展中该部门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通常,当某个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或影响力系数大于1时,表明该部门的感应度或影响力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该部门的产业波及程度较大。表6-11和表6-12分别计算了2002—2012年期间中国和美国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以及中国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1.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1)整体上来看,从2002年至2012年服务业整体的感应度系数在起伏中有所下降,相比于2011年美国的感应度系数还存在较大差距

2011年美国服务业整体的感应度系数是1.108 5,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表明美国服务业的产出成为自身及其他产业发展所必须的投入品,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而中国服务业整体感应度系数却比较小,对其他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较小,这也佐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依然是靠增加物质性投入来提供的事实。从考察期的服务业整体的影响力系数来看一方面系数较小,另一方面呈现下降的趋势。这说明它们对其他产业部门产出的拉动作用较小,即服务部门的前向产业联系较弱。

(2)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首先,从生产性服务细分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来看,2012年交通运输及仓储业(1.406 6)、金融业(1.397 9)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明这些部门对其他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生产性服务部门是确实具有基础性或关键性特征的产业部门,比如一个社会的运输效率、物流成本等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而企业发展所必需的资金获取效率和获取成本也是制约企业成长壮大的主要因素。2012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较之前有了一定提升,表明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逐渐凸显出来。在发达国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在各类服务业门类中是最高的,比如2011年美国租赁和商务服务的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是3.157 9,充分说明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这类生产性服务对其他产业部门发展有重大推动或制约作用。其他生产性服务部门感应度系数较低,说明这些部门影响经济发展的功能还很弱,亟须强化这些产业部门自身的发展。

其次,从生产性服务细分部门的影响力系数来看,2012年,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实验室发展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接近1或稍稍超过1,其他生产性服务部门的影响力系数都比较小。像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影响力系数是0.873 6,而金融业的影响力系数只有0.681 2。2011年美国的这类生产性服务的影响力系数基本不超过1,但比中国的同类部门的影响力系数还是要高些。生产性服务部门影响力系数较小,表明这些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较小,产业间的前向关联程度低,不能有效地导致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相对来说都比较低,也说明了中国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后向产业关联和前向产业关联程度都不高,服务业对其他部门的促进作用或受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都不明显。

表6-11 中国和美国服务业整体及其细分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续表

注:美国服务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根据美国2011年投入产出表计算。
资料来源:根据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2.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制造业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主要力量,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部门。制造业作为工业部门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与其他产业关联程度不同的制造业部门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1)从整体上看,制造业整体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都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基本比较稳定

计算结果见表6-12。根据使用要素密集程度不同对制造业部门进行区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比社会平均水平稍高,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则比社会平均水平高出不少。这三种类型的制造业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且技术密集型制造业高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又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由此,我们可看到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由于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与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和前向产业关联程度较高,因而这些制造业部门的发展不仅会对其他部门产生较大的辐射作用,从而推动或拉动其他产业的较快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加快驱动中国工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有助于增强生产性服务业与这些部门的发展互动。

(2)制造业细分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2012年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部门:化学工业(3.107 8)、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454 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434 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1.373 9)、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1.264 5)、纺织业(1.184 4)、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1.116 5)。2012年制造业影响力系数除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和其他制造业外都大于1。感应度和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的制造业部门具有强制约和强辐射的双重性质,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双重影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部门的产品多具有中间产品或投资品的性质,是其他部门所消耗的中间产品的提供者,同时也是其他部门产品的消耗者。这些部门作为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支柱性或关键性产业在推动和拉动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所以,在经济发展中,应加快这些部门的健康发展、促进这些部门的发展转型、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从而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和稳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表6-12 中国制造业整体及细分行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续表)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3.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

前面主要根据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以及影响力系数的计算结果描述了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部门的产业特征,阐释了相关部门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通过投入产出关系发生着错综复杂的经济技术联系,以中间投入为主要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必然存在着较高的产业关联程度。下面通过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进行分解,来直观地展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互动性情况。

首先将2002、2007、2010和2012年的投入产出表覆盖的产业分为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其他产业三个组成部分;然后按照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将其分子分解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和其他产业;最后计算出分解后的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以及影响力系数,其中就包括体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性的感应度和影响力。[19]

根据表6-13的计算结果可以做出以下判断:(1)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不太明显。从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计算结果来看,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不大,且来自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0.091 9)比较小,只占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12.83%。来自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贡献占65.03%,生产性服务业自身的累积效应较强。(2)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不强。从2012年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的分解结果来看,对制造业的影响占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力系数的比重略超过10%,而对自身的影响则在50%以上,这也充分说明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拉动作用比较微弱。(3)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显著。从制造业的感应度分解结构来看,一直以来制造业自身是其感应度的主要贡献者,占有绝对大的比重,而来自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则很小,都不足10%。这也说明一直以来制造业以物质要素投入为主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对生产性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比比较低,因此对制造业发展质量和产业素质的提高效果微弱。(4)制造业发展对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还没有凸显出来。从制造业影响力系数的分解结果来看,制造业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作用不大,基本不超过10%,受制造业发展影响更多的还是制造业自身。从纵向来看,近十多年以来,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化。所以,通过以上的经验分析,可得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还没有形成显著的互动关系,这也进一步佐证了要切实增强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良性互动、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乃至整个产业结构服务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表6-13 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分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三)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正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潮流,目前制造业的服务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化就是二者融合发展的现实反映,二者的融合发展也是未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借鉴胡晓鹏等(2009)[20]曾使用的指标来刻画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程度。根据1997—2012年间相关年份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21]另外,通过构建投入融合均衡度[22]和消耗融合均衡度[23]指标来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投入和消耗(需求)方面的融合均衡程度。理论分析表明融合均衡程度越高,制造业融合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程度越深,如果指标接近1,则表明二者是相互依赖的对称性关系。所以,如果两个指标更接近1,则说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相对融合的均衡程度更高。具体计算结果见表6-14。

表6-14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度(%)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相关年份投入产出表计算。

通过分析表6-14的计算结果,可得知:(1)从投入角度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率先上升后又下降,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率变化不大。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中对制造业部门生产的产品投入占比较高,而制造业中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投入所占比重却比较低,相比较而言,制造业融合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程度要高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这也反映了当下生产性服务业对“硬件”投入需求呈现上升势头,生产性服务产业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而制造业部门的中间投入中对生产性服务要素的投入依然较少,这可能是因为制造业所投入的服务仍内置于制造业内部,也反映了生产性服务市场化程度比较低。(2)从消耗(需求)角度看,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在波动中有所下降,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则在波动中呈现上升的趋势。2012年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为25.81%,制造业部门所消耗的生产性服务较以往反而降低了,整体上生产性服务业还是显著依赖于制造业的中间消费,基本在30%左右。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中间需求率一直比较低,基本维持在5%上下,这说明制造业发展并不显著依赖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即从消耗角度看制造业融合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程度比较低。因此,现阶段生产性服务业更倾向于与制造业融合,而制造业却缺乏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的动力。或者说目前生产性服务业对提高中国制造业发展水平作用有限,但制造业的发展通过供给和需求通道对驱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却十分重要,即在经济发展中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需求遵从”的地位,“供给主导”作用并不显著。(3)从投入和产出的融合均衡度计算结果来看,投入的融合均衡度有所下降,而2002—2010年相关年份消耗的融合均衡度有所上升,2012年出现下降。不管是基于投入还是产出,融合均衡度越大表明非均衡融合形态越大,出现下降则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非均衡融合形态有所改善,正在向均衡性融合形态转变。所以,就目前情况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还远没有成为现实,二者之间的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则仍然较低,也就是说,制造业发展远没有到离不开生产性服务业的程度。在今后的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制政策调整和良好市场环境的营造,一方面鼓励制造业实行“服务外包”;另一方面强化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以及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以降低生产性服务“市场化”交易的费用和风险,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