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搞好计划管理,让计划化成为现实的关键

搞好计划管理,让计划化成为现实的关键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实行计划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体系,以及管理组织体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寻找与建立起一个恰当的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用指导性计划为主的计划管理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

搞好计划管理,让计划化成为现实的关键

制订计划,只是计划化的起点,更重要的是要将先定的计划付诸实施,这就要求有贯彻计划,使之落实于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活动之中的经济管理机构。这一经济管理机构,不仅要能够按照计划的要求,对生产和流通进行指导和规制,对基本物资实行调配,对社会资金实行聚集与集中使用,对国民收入的分配与利益关系进行调节,即实行组织宏观国民经济的功能,而且要通过灵活的信息搜集和反馈系统的作用,对经济活动进行监测,找出对计划化的干扰因素和趋势,即实现监督经济运行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计划的要求(包括经过实践而加以修订和校正过的计划),采取有效的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与控制,以克服经济运行的自发性,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偏离力量,加强经济运行的计划性。上述对经济活动的组织、监督、调控,就是计划管理,它是社会主义国家所固有的一项重要职能。社会主义国家是否能承担起这一职能,是否能找到和采用正确的方法来履行这一职能,是经济活动与经济运行的有计划性能否得到实现的前提条件。

一般地说,计划管理需要有:(1)与社会经济性质相适应的、有效的计划管理手段与方法的体系。大体说来,对商品经济实行计划管理的方法,包括行政方法与经济方法;以宏观经济总产值、商品流通总量、货币流通总量、销售总量、工资总量、总就业、总人口,等等)为对象的计划管理和以微观经济(企业及个人的经济活动)为对象的计划管理;下达指令性计划,运用行政手段进行管理的方法与下达指导性计划,运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的方法。社会主义经济,特别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它具有不同层次的结构,因而,与这种经济机体相适应的是一个运用各种方法和杠杆的调控手段体系,要采用包括直接的控制与间接的控制等多样形式。(2)实行有效的计划管理,还必须寻找和建立一个恰当的和高效的计划调控体系。以上实行计划管理的手段和方法体系,以及管理组织体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寻找与建立起一个恰当的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体制,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的计划性,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条件。社会主义的计划管理的体制有不同类型:(1)严格用指令性计划来进行计划管理,这就是苏联型的传统的计划体制的特征。(2)用指导性计划为主的计划管理体制,这是社会主义国家计划体制改革的目标。(3)基本放弃国家计划指导的市场经济体制,这种体制在实践中并未获得好的效果。看来,一个完备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是一个还需要经过实践来加以验证的新的探索。(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