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信息茧房形成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优化

信息茧房形成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信息茧房的成因可以看出,信息茧房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主观需求、客观条件和中介推动。首先,主观需求虽然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其形成受制于需求或偏好的强度。三是心理感应抗拒一定程度上会抵消信息茧房的形成。图8-5信息茧房成立的制约因素和条件总评信息茧房,是企业在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中出现的极化现象,而企业在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类似的极化现象。

信息茧房形成的制约因素分析与优化

以信息茧房的成因可以看出,信息茧房的形成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简单来说,就是主观需求、客观条件和中介推动。

首先,主观需求虽然是信息茧房形成的根本原因,但其形成受制于需求或偏好的强度。虽然有需求或有偏好,但强度不足以让其忽略其他的偏好和需求,从主观上形成信息茧房的概率就会较低,它不极化于某一种偏好,就不具备形成茧房的根本条件。

其次,注意力稀缺和有效信息获取之间的矛盾。人类的注意力稀缺本身就具备客观性,即使没有进入信息社会之前,客观世界也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有限的精力也只能去专注于某一件或几件事情。受制于信息产生和传输的渠道和方式,人们有效信息的获取也存在矛盾。信息社会,在程度上加剧了这一矛盾,即相对于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人们的注意力更显得稀缺,这种改变只是程度上的改变,而不是根本上的改变,在这样的条件下,是否能够必然形成信息茧房,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最后,中介组织的筛选和推送。这个的制约条件比较多,一是能否精准确定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虽然借助于大数据和平台以及其他技术手段,一定程度上能够判断或定位消费者的需求,但这种变化的需求能否精准把握,并不是所有的企业或媒体都具备这样的能力。目前的技术和算法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还无法智能化地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和心理需求,这是制约其形成的一个客观因素。二是即使能够精准地把握消费者需求,能否形成有效的目标市场定位,也有诸多因素限制。也就是说,你选择了目标市场,确定了服务定位,如何让消费者认识你、使用你、信任你,也受制于市场的竞争因素等相关的环境制约,尤其是在相互的竞争中,可能会抵消掉一部分消费者的关注度和信任度,从而降低了形成信息茧房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三是心理感应抗拒一定程度上会抵消信息茧房的形成。心理感应抗拒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布林在其专著《心理感应抗拒理论》中首次提出的,侯玉波在《社会心理学》一书中指出,心理抗拒理论指的是,人们相信对于自己的行为拥有控制权,当这种控制自由受到限制时,人们往往会采取对抗的方式,以保护自己的自由。

在前面分析网络时代消费者需求变化的时候曾经指出,消费者具有专业性、理智性和互动性的需求,出于对自由的期望,以及对自由剥夺的威胁,以及自由的重要程度很高,或是否会影响到其他自由,当出现这些价值判断的时候,心理感应抗拒会启动,产生抵触,并试图寻找方法来解决当前的限制或威胁。而消费者心里抗拒的产生,是企业不可承受之重(图8-5)。(www.xing528.com)

图8-5 信息茧房成立的制约因素和条件

总评

信息茧房,是企业在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中出现的极化现象,而企业在增强自己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类似的极化现象。本书重点研究时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时尚企业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向着精准定位的目标顾客去展示其文化内涵,与其他类型的企业相比,更容易产生类似于信息茧房的极化现象,如伪创新、主旨不明、为创新而创新、过度文化消耗、过度沉浸在文化元素之中,以及在精准客户推送中形成的信息茧房等现象。一旦形成这种极化现象,首先,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形成信息孤岛,偏离本身的需求,形成囚笼,不利于消费的升级,有悖于消费主权时代的宗旨。其次,从企业的角度看,一旦让消费者产生心理感应抗拒,就意味着营销的失败和市场的丢失。所以企业在凝练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要把握适度和科学的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