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因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因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时间:2023-06-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家庭环境家庭因素对个性的影响,是指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中国与土耳其的家庭近似这种模式。如土耳其的研究发现,土耳其青年既忠于家庭,又注重本人才能的自我实现。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个性特征,使其成员的个性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因素及影响因素分析

个性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的关系与作用。心理学家们认为,个性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遗传与生理因素

所谓遗传,是指上一代染色体中包含的遗传性状传给下一代的现象。遗传包括种系遗传和个体遗传两种,而在心理学中讨论的问题,主要是个体遗传。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发现子女与父母之间往往不只是容貌、体形相似,而且性格、智力、兴趣也有某些相似之处,这主要受遗传的影响。遗传不仅在身体外形方面表现出某种相似之处,而且由于子女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们会经常观察和模仿家长的行为,这样在子女身上会逐步表现出父母身上的某些个性特征。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容易看到,一些家庭为音乐世家、文学世家、教师世家;一些家庭几代人在性格、信仰、能力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这就能说明遗传因素、相同的生活环境、政治文化背景对下一代个性形成的影响。

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家庭、学校社会对一个人个性形成的影响。

(1)家庭环境

家庭因素对个性的影响,是指家庭的经济与政治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和言行、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这些因素对一个人的个性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其父必有其子”,就形象地说明了家庭因素对人的个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权威教养方式的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表现得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个性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出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自尊、蛮横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和积极正确的指导。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能使孩子形成一些积极的个性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由此可见,家庭确实是“人类性格的工厂”,它塑造了人们不同的个性特质。

除了父母的教育以外,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特别是父母的关系对儿童的个性形成有重要的作用。和睦、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和支持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个性有积极的影响;反之,父母间的争吵、隔阂、猜疑乃至关系破裂与离异会对儿童具有消极的影响。

孩子在兄弟姐妹间的排行,对儿童的个性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认为,家庭的长子个性多偏于保守,进取心较弱,缺乏自信心,易受人暗示,不善于表达感情,同时有较强的责任感,善交际,喜欢照顾他人;而家庭中最小的孩子往往得到的关心比较多,容易形成娇惯任性、依从他人等个性特征。实际上,出生顺序对儿童个性的影响并不是由出生早晚决定的,而是由于父母家人对待孩子不同的态度以及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引起的。

延伸阅读

X、Y、Z型:3种家庭教养模式[1]

卡其策巴希(C.Kagiticibasi,1990)依据家庭中两代人之间的“独立—依赖”关系,归纳出了3种典型的家庭教养模式:(www.xing528.com)

X型:家庭中父母与子女在物质与情感上的关系都是相互依赖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顺从,属于集体主义模式。如韩国日本的母亲总是热心于保持与孩子的交互作用,母亲千方百计地要把自己与孩子“焊接”起来,她们认为母子的亲密关系是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家庭教养中,母亲总是力图创造一种“关系上的协调”,但是她们却难于培养孩子的心理独立性。

Y型:将上述两种模式辩证地综合在一起,强调在物质上的独立,在情感上的相互依赖。中国与土耳其的家庭近似这种模式。如土耳其的研究发现(Phalet&Claeys,1990),土耳其青年既忠于家庭,又注重本人才能的自我实现。在具有集体主义文化基础的发展中国家,大规模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背景下,家庭人际关系可能向Y型转化。

Z型:家庭中两代人之间在物质和情感上都是相互独立的,亲子关系的取向是独立的,属于个人主义模式。如美国和加拿大的母亲认为母子间的分离与个体化是孩子个性健康发展的条件。因此,母亲尽力把自己与孩子分离开,以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性,母亲在家庭关系中创设的是一种“个体上的协调”。但是,这也会带给双方情感上的孤独与失落。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人的个性形成,特别是对社会、事业、人的看法和态度的形成,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理想、奋斗目标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校对人的影响不同于家庭和一般社会环境,不是偶然的、零碎的,而是系统的、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包括学校领导、老师提出的要求、方向,加上必要的奖惩措施,课堂上传授的知识内容,学校环境和班集体的影响,同学之间的相互交往,还有老师对学生的态度等。中学阶段是青少年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的文化知识、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来自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班集体的风貌、师生关系与同学关系等。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和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培养起着直接的和潜移默化的作用,不同的班主任和班集体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的个性往往就会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对一个学生的一生都会有影响,因此,选拔好班主任、建立好的班集体在学校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3)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对一个人个性培养和发展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而且可以说是最终决定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当一个人从家庭、学校到最终走上社会后,为了适应日益扩大的生活领域和人际交往,在反复学习担当各种新角色、新工作应有的行为方式和对事物的态度的同时,形成和改变着某些个性特征。职业的种类、劳动报酬、荣誉、与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都会对个性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如人际关系协调、领导信任、事业得心应手都会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情绪饱满,容易显示出积极、主动、活泼、热情的个性。职业的不同也直接影响人的个性,如教师热情、冷静、有口才、思维敏锐、有条理;文艺工作者活泼、开朗、情感丰富、富于创造性等。

(4)社会文化

每个人都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之中,文化对个性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个性特征,使其成员的个性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又具有一个维系社会稳定的功能。社会文化具有对个性的塑造功能,还突出地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都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上。

(5)自然物理条件

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个性的形成与发展。比如,气温会提高某些个性特征的出现频率:热天会使人烦躁不安等。但自然环境对个性不起决定性的作用,在不同的物理环境中,人可以表现不同的行为特点。

除了上述这些因素之外,年龄也会对一个人的个性产生影响,不同的年龄段,个性都会有明显的区别,这与人的思想发展、知识面扩大、经验丰富有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