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性格培养方法:探讨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

性格培养方法:探讨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

时间:2023-10-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即遗传。可以说,遗传因素对人的个性形成及其以后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每个人一旦出生后,又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中成长,因此,人的遗传因素作用又都是有限的。总的来说,人是在遗传因素和其他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人的个性也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形成与发展的。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人的个性差异。

性格培养方法:探讨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

影响个性形成的生物因素即遗传。遗传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他们认为遗传中最重要的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它在胎儿的生长过程中,向细胞传达遗传信息,使逐渐成熟的胎儿向着婴儿发展。DNA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它是由4种核苷酸连结起来的长链,每个DNA分子上都有许多基因,而每个基因又由4种数目不同、顺序也不同的核苷酸所组成,贮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它通过控制各种蛋白质合成,决和维持有机体的结构和功能。因为个体的形成是由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母亲的遗传信息混合的结果,因此,儿童在显现父母彼此间的若干差异时,即便是同胞兄弟姐妹也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可以说,遗传因素对人的个性形成及其以后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影响,但每个人一旦出生后,又都有一定的社会文化中成长,因此,人的遗传因素作用又都是有限的。总的来说,人是在遗传因素和其他非遗传因素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人的个性也是在二者共同作用的情况下形成与发展的。

关于遗传因素对个性形成的影响,人们有各种不同的认识。个性天生说认为每个人的身心发展在出生时就已被遗传所决定,其他因素都无能为力,因此,每个人今后的发展是在他出生之前就已被决定了的,是按遗传顺序展开的。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的确发现子女和父母之间不仅面庞、体态相似,而且性格和智力也十分相似,于是有人在此基础上,用家系研究来试图证明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唯一作用。家系研究基本于孟德尔的遗传原理,研究前代人的某种形态的个性特征,在家系内的某个人身上得到显现的情况;研究某种特征出现的频率及其与一般特征相比较是否有所变化。

美国的高尔顿曾进行过天才家系的调查工作。高尔顿根据名家传记和其他方面的著作如《法官列传》、《乔治三世时代政治家列传》和《名人大辞典》等记载的资料,选取包括政治家、法官、军官、科学家、文学家、诗人、画家音乐家等在内的977位名人作为研究对象。他首先对这些名人的家属,如他们的父亲、儿子、兄弟等进行调查,然后把调查结果和一般人的家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这些名人的亲属中,出名的父亲有89人,儿子192人,兄弟114人,共332人,而一般人组中出名的亲属只有1人。

他用同样的方法,调查了父母都有艺术才能的30个家庭,从中发现在这些家庭的子女中有64%具有艺术才能;而对150个一般家庭的调查中,他们的子女中只有21%有艺术才能。

高尔顿依据大量天才家系的调查结果,认为天才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优秀家系遗传特质集结的结果。也有一些具体事例支持了高尔顿关于才能遗传的见解:达尔文(C.R.Darwin)家系是学者辈出的家庭,其孙E.达尔文是植物学家,也是诗人,其后代有许多杰出的人物;有音乐才能的巴赫(Bach)家系在1550~1880年间,出现了大约60名音乐家,其中有20名非常优秀。

继高尔顿对名人家系的研究之后,有的心理学家对“劣等家系”也进行了研究。下面以高达德对卡里克库(假名)家系的研究为例,说明这方面的研究。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卡里克库(假名)在从军中与精神不健全的女子同居,在之后的150年间中,出生的子孙后代约有480人之多。对其中189人的详细报告表明,正常者仅有46人,余下的143人有的是精神不正常的,有的是酒精中毒者,有的是癫痫病患者,有的是犯罪分子,有的是卖淫者。

卡里克库离开军队回归故乡之后,又和一个正常的妇女结发婚。这个家系有子孙后代496人,其中没有一个是不正常的,与前一个妻子所生的后代相比较,有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

许多人对家系研究也提出了疑问,认为家系研究没能把环境因素从遗传因素中分离出来,同量个家系中不只是在遗传方面有共性,在环境条件方面也有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他们有着同一时代的政治、文化生活,在相同的亲人培育下,经常观察和模仿亲人的行动,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在亲子之间必然表现出相似的个性特征。以音乐才能为例,在音乐家家庭训生长的孩子,从小就经常听到音乐,用于弹奏乐器,正是由于他们从小就有接受音乐基础训练的好机会,就更助长了音乐才能的形成。又以性格为例,儿童在神经过敏的父母亲的影响下,他们也会模仿父母的行动,在性格上也容易表现出神经质倾向。因此。家系研究过于强调遗传在人的个性形成中的作用了。

另外,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还进行了双生子研究。双生子有一卵性双生子和二卵性双生子两种。一卵性双生子是由一个受精卵的发育过程中分离而形成的两个个体,于是人们认为这两个人具有的遗传条件是相等的。二卵性双生子是两个卵子各自分别与精子结合而形成的两个个体,他们的遗传条件虽然不相等,但相同程度也非常大。

把两类双生子作为对象研究个性形成,通常有如下两种方法:

(1)就某种特征,把一卵性双生子相互间的类似度和二卵性双生子相互间的类似度作比较,判定遗传因素的影响。例如,某种特征,在一卵性双生子之间的差别小,在二卵性双生子之间的差别大,那么,就可以说这种特征比较容易遗传。

(2)对一卵性双生子间差异的分析。例如,把一卵性双生子放在不同的生育环境,他们两人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特征差异,这些差异的特征可以说是由环境造成的。没有产生差异的特征则被认为是从遗传得来的。

对双生子的研究结果见下表:(www.xing528.com)

对双生子心身类似度的测定结果

除了遗传以外,身体的生理构造也会影响个性的形成。一般认为,身体的器官构造和机能及身体的外表都直接或间接地对个性有影响。首先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两大部分。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位。心理现象的产生和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有关,尤其和大脑关系最为密切,个性也是脑神经活动的结果。研究发现,人的个性差异和人的大脑皮层细胞群配置特点,以及细胞层结构的个体特点有关。这些特点既影响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点,也影响人的能力和个性差异。

脑神经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人的个性差异。在个体胚胎的时期,由于母体缺乏营养,就会影响胎儿细胞数目的增长,从而会影响儿童出生后的心理功能,尤其对智力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

从大脑受操作者的身上,也可观察到人的个性的改变,如适应行动发生障碍,在人际关系方面也有显著变化。对病人进行脑白质切除术之后,由于割断了对自主神经系统的中枢控制,这时病人就会产生严重的不安、压抑、情绪呆板、对社会漠不关心等个性方面的变化。

巴甫洛夫提出,高级神经活动的类型特点和个性有密切关系,它不仅仅是气质的直接生理基础,也影响性格的形成。能力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赖于神经类型特性。研究发现,神经过程强而灵活的类型表现知觉广度大,弱面不灵活的类型则比较小;神经过程强的人在相当强的附加刺激物的作用下能集中注意力,而神经过程弱的人在这种条件下则不能集中注意力;神经过程平衡的人在注意力分配上较好,兴奋占优势的类型有困难,抑制占优势的类型较差;具有最灵活的神经过程的被试比神经过程不灵活的被试在解决问题上快2~3倍,表现出思维的灵活性。

其次,自主神经系统也影响到个性的形成。自主神经系统是指调节内脏功能的外周神经系统,也称植物神经系统或内脏神经系统。这一系统并不是独立自主的,它也接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对机体生命活动过程起重要作用。

自主神经系统分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与人的情绪活动的关系非常密切。恐惧和发怒是一种与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动相对应的感情。在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被动员起来,不断地破坏着均衡状态。如心脏跳动加剧、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瞳孔扩展、血管收缩、消化系统活动降低等变化。伴随着发怒的攻击行为与伴随恐惧而产生的警戒或逃避行动都出自于身体的这种结构的变化。总之,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是对人类斗争和其他紧急活动投入最大能量而产生的。副交感神经系统则与此相反,它抑制能量的消耗,积蓄着能量,担负着为下面的活动做准备的任务。总之,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在机能上是相互对立的,二者起对抗作用,共同控制、调节内脏器官和腺体的运动。如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准备应激,而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之恢复正常,二者对立统一、相辅相成,以保证内脏器官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

自主神经系统完成着人的情绪反应和体内平衡状态。如果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失调,激起兴奋而不容易恢复时,就会产生情绪不安定,加强了心气症倾向和神经质倾向。

再次,内分泌腺也影响到个性的形成。

内分泌腺包括许多腺体,如脑下垂体、甲状腺、副甲状腺、胸腺肾上腺、性腺等。腺体分泌的荷尔蒙过剩或不足都可以引起个性的变化。例如,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脑下垂体等腺体分泌的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过剩,代谢机能亢进,人就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人则容易疲劳,引起行动呆迟。另据研究,男女之间的个性差异,也是由于荷尔蒙分泌的不同引起的。

最后,身体外表也会影响到个性的形成。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体格、容貌、身体的姿态特征等和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条件,如果自己觉得自己体态不如别人,则往往会引起对自身的自卑感。克服自卑,是个体奋发的动力,因此,它具有构成个性形成动因的意义。这些克服形式的不断重复和强化,成为习惯化的东西,就构成了牢固化的个性特征。

生物因素是影响个体个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为人的个性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和可能性。人的生物因素的成熟程度会制约一个人个性发展的过程及阶段;同时,个体生物特征的差异性又会影响到个体间个性的差异。但是,人总是社会中的人,而遗传生理特征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性;同时,人的生物因素本身也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改变;另外,生物基础上的个别差异的作用也不可过分夸大,因为个性发展的个别差异并非完全由先天条件决定,而主要是由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各人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所决定的。总之,生物因素并非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