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格的影响因素,影响人格形成的遗传因素

人格的影响因素,影响人格形成的遗传因素

时间:2023-04-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权威型”父母在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

人格的影响因素,影响人格形成的遗传因素

影响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遗传,二是环境,包括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早期童年经验以及个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和主观能动性等。二者交互作用,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遗传主要决定了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如气质的形成,包括兴奋性强弱、主动或被动、反应速度快慢、活动水平高低、反应强度等。环境因素则决定了人格的后天发展,如自我概念形成、态度和价值观念、道德感、人际关系特征、习惯等。

一、影响人格形成的遗传因素

心理学家对“生物遗传因素对人格具有何种影响”的研究已经持续很久了。由于人格具有较强的稳定性特征,因此人格研究者也会注重遗传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心理学实验研究结果(主要指同卵、异卵双生子研究)表明: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但遗传因素对人格的作用程度因人格特征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智力、气质这些与生物因素相关程度较大的特征上,遗传因素较为重要;而在价值观、信念、性格等与社会因素关系紧密的特征上,后天环境因素更重要。人格发展过程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影响人格发展方向及形成的难易。

人既是一个生物个体,更是一个社会个体。人出生后,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就开始了,并会作用于人的一生。后天环境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小到家庭因素,大到社会文化因素。而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人格的发展更为重要。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涉及成长和生活的环境,如民族、文化、家庭和父母的抚养方式、学校、同伴、社会变迁和生活事件等因素。

(一)社会文化因素

人一出生,便置身于社会文化之中并受社会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文化对人格的影响伴随着人的终生。社会文化具有塑造人格的功能,这反映在不同文化的民族有其固有的民族性格,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文化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化认同。

例如,米德(M.Mead)等人研究了新几内亚的三个民族的人格特征,结果表明:来自于同一祖先的不同民族各具特色,鲜明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个体的影响力。居住在山丘地带的阿拉比修族,崇尚男女平等的生活原则,成员之间互相友爱、团结协作,没有恃强凌弱、没有争强好胜,一派亲和景象。居住在河川地带的孟都古姆族,生活以狩猎为主,男女间有权力与地位之争,对孩子处罚严厉。这个民族的成员表现出攻击性强、冷酷无情、嫉妒心强、妄自尊大、争强好胜等人格特征。居住在湖泊地带的张布里族,男女角色差异明显,女性是这个社会的主体,她们每日操作劳动,掌握着经济实权。而男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其主要活动是艺术、工艺与祭祀,并承担孩子的养育责任。这种社会分工使女人表现出刚毅、支配、自主与快活的性格,男人则有明显的自卑感。

社会文化对人格的影响力一直被人们所认可,它对人格的形成与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如性格、价值观等。社会文化因素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民族性格等。

(二)父母的教养方式

对同卵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在不同环境中长大的同卵双生子,气质特征非常相似,而性格却明显不同;而且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分开生活的时间越长,性格的差别也就越大。神经系统的遗传特性可以影响到一个人接受刺激的能力、动作反应的速度和灵活性,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在一个家庭内,父母与子女之间,兄弟姐妹之间,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生活道路,出现完全不同的性格,这显然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道德观念的集合点,也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并长期生活的场所,因此,家庭被称为“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家庭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对儿童性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研究证明,父母教育方式不同,儿童会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见表3-2)。

表3-2 父母教育方式与儿童性格的关系

img12

家庭生活气氛和父母的性格特征对儿童的性格也有明显的影响,例如家庭成员互助互爱、民主团结、通情达理、和睦相处,则有助于儿童良好性格特征的形成;反之,家庭生活气氛紧张,家庭成员经常争吵、打斗,则易导致儿童不良性格特征的形成。还有,家庭的政治经济地位、父母的文化素养、为人处世方式、儿童出生顺序等因素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性格特征的形成与发展。

心灵氧吧

什么类型的父母最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心理学家鲍姆令德(D.Baumrind)曾经进行了长达10年的研究,他的研究已经成为发展心理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研究之一。

鲍姆令德把教养方式分为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四种。“权威型”父母在对孩子的要求方面有适当的“高”和“严”。他们有明确合理的要求,会为孩子设立一定的行为目标,对孩子不合理的任性行为做出适当的限制并督促孩子努力达到目标;同时,他们并不缺乏父母应该有的温情,能主动关爱孩子,能够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述说,而且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激励孩子自我成长。简言之,这类父母施行“理性、严格、民主、关爱和耐心”的教育方法。在这样的教导之下,孩子会慢慢养成自信、独立、合作、积极乐观、善社交等良好的性格品质。而父母的“专制型”教养方式将导致儿童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事优柔寡断,心理上产生抑郁和焦虑,缺乏学习的灵活性,例如不会灵活运用学习方法等;“溺爱型”教养方式会使儿童缺乏创新能力,影响儿童创造性思维和个性的发展;“忽视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具有较强攻击性,很少替别人考虑,对人缺乏热情与关心,这类孩子在青少年时期更有可能出现不良行为问题。“权威型”的父母教养方式下,孩子思维活跃,富有想象力,自控力强,做事有主见,还能够听取意见并积极改进,学习上灵活而刻苦,善于和同学交流。

(资料来源:http://baby.qq.com/a/20140410/007870.htm,腾讯网。)

(三)其他因素

1.同伴的影响

随着儿童的成长,他的社会交往日益扩大。除父母和家庭成员之外,与儿童交往最多的可能是同伴,包括幼儿园的朋友、学校的同学、邻居的小孩、团体中的成员等。同伴对儿童人格形成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影响。(www.xing528.com)

同伴可以是儿童学习和模仿的榜样,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例如,儿童经常与慷慨大方的同伴交往,经常看到他们这种大方行为和别人对这种行为的赞赏,则儿童也会学习这种大方行为,相处久了,不知不觉之中发展了大方的特征。

同伴可以是儿童行为的强化之源。在与同伴交往过程中,儿童的某些行为受到鼓励或赞赏,则他倾向保持这种行为;若某些行为遭受反对,则这种行为可能消退。例如,在某个团体中,利己行为被人看不起,而提倡团结互助,则儿童可能发展较多的合作和助人特点。

儿童从同伴那里接受信息感受,别人和社会对他的期望,别人对他的看法,于是进一步认识自己,促进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的发展,如感到自信或自卑。儿童也从同伴那里获得同龄人对生活、对社会的看法或态度,或对人对事的态度,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这些态度和观点将对他的行为产生较大的影响。

与同伴相处还为儿童提供了一个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机会,他学会了克制、忍让,学会了与人合作。当然,他还学会了竞争、攻击行为等。

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儿童对父母的依赖逐渐减少,独立性日益增加。他在团体中参与不同的活动,扮演或学习不同角色,主动的与被动的,领导者或被领导者,这些活动也影响着他的人格发展。

同伴关系的影响不仅限于儿童,即使是成人,旁人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同事、好友对人对事和对人生的看法会影响他的态度,别人的行为和榜样同样可以影响他的行为。例如,同伴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刻苦奋斗的精神,会影响他对人生的态度。某人在人生转折关头,与朋友一番交谈,可以使他茅塞顿开,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使他明确了人生的意义,改变了他的生活观念,从而整个人的行为也随之改变。

2.学校经验

学校生活是大多数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人们不仅从学校获得文化知识,还获得了社会知识,促进了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

学校是一个小环境,有特定的气氛,儿童在学校里学习知识、学习遵守纪律、学习与人相处、学习社会规范、学习所处社会文化传统,逐渐形成基本价值观和人生观,自我概念进一步发展,有自我理想形成。儿童常常在学校期间确立奋斗目标,要做什么样的人,并且根据自己设立的目标要求自己。

老师也许是对儿童发展至关重要的人物,其影响可能对儿童的一生都有重要意义。老师往往是儿童崇敬的对象、学习模仿的榜样,儿童不仅从老师那里学习知识,而且学习怎样为人。他们观察和模仿老师的举止、言行、态度,老师的思想、信念,对事对人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人生观形成。老师对儿童行为的赞赏或批评,塑造着儿童的行为特征。

Pippert的研究表明,老师对儿童热情和鼓励的态度,促进了儿童的自信心发展,使儿童敢于面对失败,将来更富于创造性。通常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老师,一种是权威的,另一种是专制的。权威的老师有能力、有威信,但他不滥用权力。对儿童进行指导,设立目标,他注意儿童的心理需要,鼓励儿童的求知欲、创造性、自尊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老师促进儿童遵守纪律、自制、主动、有进取心。专制的老师以自我为中心,一切得听他的,批评指责较多。结果会使儿童感到压抑、被动、缺乏自信、缺少责任感。

3.生活事件

生活中的重大变故常常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甚至其人格的形成。生活中的变故或生活事件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亲人去世、父母婚变、家庭不和睦、好友关系破裂、学业失败等。Bowbly指出,小孩长期缺乏母亲的照顾,可能对他的性格,甚至对他的一生,都有深远的不良影响。父母离异、家庭矛盾等因素也会给儿童心灵蒙上阴影,造成自卑、内向等性格特征。此外,生理的问题,如重大疾患或某些慢性疾病、生理残疾,同样会影响儿童人格的正常发展。

4.大众媒体

大众传播媒体在现代社会非常普及,电影电视、广播和书刊到处可以看到和听到,这些媒体传播的内容可以对我们的思想、信念乃至行为产生极大影响,这方面最为典型的研究是关于暴力电影电视内容对人们的影响,研究表明,反映暴力的影视内容确实可以引起人们的暴力行为,或增加对暴力行为的认可。近年流行的激光影碟中的消极内容,也对人们的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如追求生活的享受、意志的丧失、道德观念淡薄等。还有年轻一代对明星的崇拜、模仿,也影响他们人格的发展。

当然,传播媒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如英雄形象的宣传和对英雄的学习与模仿,便可促使人格向有利于社会、有利于他人的方向发展。

5.酒精和药物

酒精和药物滥用是近代的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影响人格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酒精依赖的临床特征是:①饮酒至上,置个人健康、家庭、事业、社会规范于不顾。②如停止饮酒或血内酒精浓度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时便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四肢及躯干震颤、情绪激动、恶心、呕吐和出汗等,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错觉、幻觉癫痫发作、震颤性谵妄。若饮酒,这些症状则可消失。为避免戒断症状,有些酒精依赖者早晨醒来就要喝酒,甚至白天携带酒瓶,随时饮酒。③对酒精产生耐受性,酒量越来越大。④人格改变,工作不负责任,家庭关系恶化,道德败坏。

三、个性是可以改变的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说,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行为遗传学的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但是,人格发展也受个体的生活史以及社会历史条件的重要影响,因此个性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改变的。

心灵氧吧

在本章第一节的“拾火柴”实验中,后来实验者对孩子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虽然孩子有稳定的个性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但他们的个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资料来源: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089174/,豆瓣小组心理案例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